尽孝,要与时间赛跑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sha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历来讲究孝顺。何谓孝顺?有顺才有孝。即要尽量满足老人的心愿,让老人活得顺心顺意。
  10月23日即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也是我国第一个法定老人节。在老人节到来之际,那些辛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们有些什么想要实现的心愿呢?
  本刊自8月开始启动“圆梦重阳”老人梦想征集活动,编辑部全体同仁进社区、养老站、敬老院等机构调查采访,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数千位读者朋友也给本刊来电来信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和心愿。老人都有些什么样的心愿?作为子女,应该如何满足老人的心愿,尽自己的孝心?
  金钱可以少一点,疾病还要更少一点。
  ——关永林(重庆,65岁)
  迫切希望能摆脱终身服用降压药的麻烦。
  ——陈志芬(重庆,70岁)
  希望国家与社会更多补贴贫困的农村老人。
  ——张俊文(黑龙江,74岁)
  国家尽快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办敬老院、托老所,为老年人解决后顾之忧。
  ——严子旋(江苏,88岁)
  希望获得节日礼物:1台苹果iPad。
  ——杜晓峰(山东,71岁)
  希望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
  ——郑积清(浙江,75岁)
  当我停止呼吸之时,请子女们迅即通知红十字会,将我的遗体全部捐献给社会。
  ——福建(叶逢林,76岁)
  结婚时由于家里穷,没有办婚礼,也没有照婚纱照,希望能在重阳节拍婚纱照。
  ——山西(张博,67岁)
  希望趁着夕阳时光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周广兴(江苏,77岁)
  想拥有一台方便老年人使用的电脑。
  ——王立文(四川,69岁)
  ……
  以上这些,是我们从上千封读者来信和记者采访当中撷取出来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老人“节日心愿”。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今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仅仅是衣食无忧并不能表明老人获得了高质量的生活,事实上,老人们更希望得到尊严,拥有阳光心情,在社会上更受重视……
  上篇?老有所医,还得老有所乐
  生病是老人最大的担忧
  调查中发现,78%的老人靠离退休金生活,个人收入在800~1500元的比重居多,占60%,经济生活有基本保障,日常花销主要集中在生活日用品上,少数老人略有结余进行储蓄、投资,或资助子女等。
  相当部分老人不满意自己的收入情况。尽管政府每年都会在离退休工资这一块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由于物价特别是副食品和菜价的上涨,那点增长很快就消弭于无形。
  在老人日常生活开支之外,最大的支出是医疗费用;其次是养生保健的需要;第三的是旅游观光。
  参与本刊调查的多为60岁以上、80岁以下的老人,身体状况都还不错,身体状况一般以上的占82%,因此在穿衣、吃饭、上厕所、洗澡等个人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表现出太大困难。但去医院看病、买菜做饭、打扫房间等活动,多数老人需要帮助。特别是生病,是老人们最担心的问题。面对一天天变老的现实,很多老人很担心自己突然生病入院,有子女在身边的老人担心自己生病住院会牵扯子女的精力,让全家人身心疲惫,又花费很多钱;而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则最担心突然犯病家人不在身边,无人照顾。
  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老人傅忠实说:“老年人健康是全家的福气。若是老人生病了,小辈担心、陪侍是免不了的,费心费神又影响工作。而且,现在看病很贵,生起大毛病,医药费真的吃不消。”调查表明,大部分老人由于担忧昂贵的医疗费,身体有了不适多选择自己先去药店买药,或者自我诊断,吃些家中准备的药物,实在抗不过,才去医院治疗。
  而希望医疗保险改革能进一步深入,让大家都能老有所医,几乎是所有老人共同的愿望。
  娱乐场所还是不够
  尽管老年人有对健康的担忧,有经济上的羁绊,有对子女的牵挂,但是,大多数老年人还是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尤其是一些低年龄段的健康老人,他们可能有着比上班族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或者是跳舞唱歌、书法美术,或者是麻将太极、结伴旅游,他们三五成群,活动说话,身体放松,心情愉悦。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老人的快乐主要来自于他们的兴趣爱好。在文艺型娱乐活动中,通过看电视或听广播来充实晚年生活仍是主要方式,占被访老年人的58%。文艺型娱乐活动还体现在:养植物或动物、唱歌(戏)跳舞、打牌下棋、书法绘画等诸多方面。在运动型娱乐活动中,散步跑步为主要方式,占被访老人的50%。这部分老年人大都参加全民健身项目,每天晚饭后,统一着装在小区附近的固定习练点,随着音乐韵律舞步健身,很多老年人坚持运动,颈椎病、腰椎病得到有效缓解,让广大老年人体会到了健康和快乐。运动型活动还体现在晨练、打球、旅游或登山等活动中。调查中,有28%的被访老人选择旅游或登山作为平时的运动方式,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趁着自己身体好,退休又有时间,每年几乎都会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甚至还出国旅游。
  值得赞赏的是,不少老年人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调查显示,接近7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学习一些老年人生活健康的知识。
  不过,虽然现在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很丰富,但大多是以自娱自乐为主,社会的文化娱乐服务网络还不健全,特别是社区娱乐活动功能不完善,68%的被访老人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社区活动,但认为社区活动存在数量少、活动设施差、活动内容单一等主要问题,很难满足老年人的文化娱乐需要。
  记者来到重庆市沙坪坝区劳动路社区,采访了生活在这里的顾音章夫妇。老人说:“和以前比起来,现在真是太幸福了,吃喝不愁,老两口种花养草,闲来吟诗作画……就是老人活动的地方太少,建议社区、单位多建一些老人活动室,安装些健身器材,买些书报,让老人有个玩的地方;二是政府多组织些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让更多的老人参与其中,有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我们老有所乐。”
  渴望倾诉被理解
  中国人是注重家庭的,所谓天伦之乐一直是大众追求的一种幸福境界。调查显示,能和儿女一起生活且又相对独立的老人无疑是最幸福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人希望有人能够倾听他们的心声,无论是快乐还是烦恼。当被问及如果有什么好吃的或高兴事,愿意与谁分享,接近70%的受访者选择自己老伴,然后是子女和亲戚朋友。
  老人希望自己被理解,尤其是被子女所理解,然而调查显示,子女和老人经常进行沟通交流的不到6成;大约3成多的受访者虽然有交流,但未必满意。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那么,父母的幸福呢,也能作为儿女幸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吗?然而,采访中很多老人告诉记者,孩子太忙,把父母都忘了,希望孩子多回家看看、陪陪自己。
  家住重庆市渝北区黄泥磅社区的张恒冀告诉记者,儿子和儿媳结婚后,她就自己生活。儿子平时工作忙,周末的时候喜欢和几个朋友一起聚餐,平常差不多一个月才来一次,每次都也是匆匆来匆匆走。张婆婆说,儿媳由于不和自己住一起,话很少,儿子不在乎这些家长里短,很多时候坐在一起没有话说。端午节的时候,两人到了晚上才来看她,坐了一个小时就回去了,她心里跟被什么掏空了似的。
  中篇 ?新“24孝”说出老人的心愿
  ⊙ 付秀宏
  2012年8月,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等单位共同发布了新“24孝”行动标准。为宣传当代孝道、践行社会孝举、培养晚辈孝心,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参考。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敬老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新“24孝”的发布,应是倡导良好民风的积极信号。为使新时代孝老行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新“24孝”的强势推广,将功不可没。
  新时代,新孝道
  河南省民政厅老龄处处长田开胜说,“24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闻雷泣墓、卧冰求鲤……这些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今天用传统方式尽孝并不现实。相对于老“24孝”,新“24孝”为年轻人“尽孝”竖起了行为标尺,使亲情反哺在新时代下有序延续。新“24孝”重新定义孝道,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主要作用是鼓励人心向善、向孝,形成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对于新“24孝”标准,网友评论和微博转帖最多的字眼是“惭愧”和“不足”。从外地来广东江门读书、就业的小林,对照新“24孝”行为标准,发现自己只做到了12项,他以百分制给自己打了80分。他认为,虽然自己只做到一半,但已尽力了。他表达了自己的心愿:“现在刚刚毕业,收入各方面还不到位,等以后成家立业了,一定尽全力做到这些行为标准。”浙江省东阳市民张浩读了新“24孝”也发出感慨:“与自己平日里的行为一对照,才觉得自己做得真是不够。”
  不过,尽孝不一定要局限于这新“24孝”的标准,只要能让父母高兴,就是做子女最大的孝。新“24孝”行动标准里,有一些比较新潮,未必都适合所有老年人。行孝的关键,还是要多体谅老人的心愿。譬如有位老人说:“我对电脑一点儿都不懂,其实孩子不用教我上网,陪我听粤剧或是聊聊天,我就很开心了。”
  新“24孝”实施,老人很高兴
  “说实话,陪父母看一场电影,带父母参观工作的地方,教父母学会上网,这些我女儿都对我做过。但这方面,我对自己父母做得就比较少。就算做了,估计他们也接受不了。”55岁的中年人王玉凤,上有老下有小,她觉得平时多与老人沟通、顺着老人的心意,就是孝顺。而对于子女对自己的回报,王玉凤则表示,“他们有空的时候,多回来看看,就很好了。”
  而69岁的吕瑞凤,作为近古稀之年的老人,也吐露了自己对晚辈的行孝心愿:“我觉得孝顺,要分思想上和生活上两个方面。思想上,子女要与父母多交流、多谈心,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想了解孩子们工作、生活的情况。在生活上,子女要多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家居安全。”
  73岁的万明珍老人,一说起儿孙的尽孝话题,就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带着我这个孤老婆子到处去玩,小女儿还出钱带我去法国旅游。最近,我还去长寿之乡巴马小住了一段时间。”虽说自己独自居住,但万明珍很谅解儿女们,她觉得儿女们能在周末轮流陪她喝茶、吃饭,常有电话问候,已经很不错了。
  提起新“24孝”,68岁的梁叔连连称好,“儿子对我挺好的。去年他教我上网购物,现在有空我也去网上淘宝,想买什么东西自己先看好,然后发网址给他,他付好钱后,就直接送货到家里了。”说起这事儿,梁叔乐呵呵的。他说:“儿子还体贴地将操作步骤写在小纸条上,还特地把字写大,看起来很方便。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幸福着呢。”
  浙江金华的胡大爷,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女儿在美国,两个儿子都在城区工作。胡大爷和老伴在乡下过日子。胡大爷认为,人老了,就想在儿女身上寻求一种安全感。对于新“24孝”,自己的儿女做得虽然不够,但只要孩子心里装着自己,经常打打电话,有时间能回家看看,心里就会觉得非常幸福。他感慨地说:“我不会以儿女能为自己付出多少,作为孝顺的衡量标准。但我心里还是非常喜欢和儿女团聚。”
  在每一个老人心里,都有自己对“孝”的一份理解,最核心的依然是多探望、多交流。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道是每个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还能奢谈其他什么吗?从童年到青年,我们不断享受推开家门的幸福,而当我们不断把孝心送给长辈,同样也能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幸福。
  相关链接
  新“24孝”行动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下篇?尽孝要趁早   ⊙ 付秀宏
  兰兰是独女,也是一事业型女子,二十几岁的年纪就经营着一家100多人的公司,一年到头忙得只有过年才会回家。父母想见她还得和她的秘书预约。
  见了面,父母自然像孩子般欣喜,带着兰兰喜欢吃的手工包子、冬瓜羊肉片汤。兰兰则不耐烦,直说父母这样做扰乱了她的工作,起身就走。母亲追出去,把保温饭盒递到车里。车已经开出老远,母亲还在叮嘱着:“天寒多加衣,一定要把汤喝了……”
  朋友也劝她注意休息,多和父母一起呆呆。她经常一笑带过,说:“我现在就是要多赚些钱,孝顺他们的日子以后多着呢!”还说她的梦想就是若干年后,与父母环游世界、尝遍天下美食……
  可一纸诊断打碎了兰兰所有的梦想——她不到60岁的母亲竟然得了癌症,而且是晚期,再无回天之力。
  兰兰忏悔着说:“以前,我怎么就不能抽出时间陪母亲?母亲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这病?我好希望时间回头,给我机会,好好陪陪家人……”
  兰兰说,她已经停下所有工作,专职陪伴母亲。她要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面,尽一个女儿的孝心。未来的日子里,她会好好照顾父亲。
  针对儿女工作忙,老人无所依托的现实,全国老龄委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指出,居家养老仍是我国老年人养老的第一选择。子女不在身边,情感交流日趋减少,老人会越来越感到孤独和寂寞,对自己存在价值表示怀疑,容易陷入无趣、无助的状态。这些负面情绪长期存在,会使老人的衰老速度加快。每个做儿女的必须懂得,孝顺老人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孝在当下,是使老人幸福快乐的必由之路。
  孝顺,老人也不能被动等待
  有一位退休的外交官,因腰椎间盘突出生活不能自理,但不愿意告诉远在美国求学的儿子,怕影响孩子学业。父母不让子女知道自己身体不适,不给孩子关心和孝敬机会,不让子女尽义务,这便阻断了孝的链条。身为子女,也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前程和工作,一定要学会关心父母。
  作为在外学习和工作的子女,应定期打电话和父母聊天,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担心什么,有什么不愉悦的事情,通过聊天得到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慰。
  如果子女从电话里感受不到老人乐观的精神面貌,一定要挤时间回家看一看。趁着老年人还能守望团聚这种幸福,晚辈应尽量创造机会回家。千万不能以工作忙、脱不开身等理由,错过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其实老人不在乎儿女挣多少钱、当多大官,只要平安、幸福,能和自己多呆上一段时间,就是平生最大的心愿。
  “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老年人不愁吃、不愁穿,可是情感的需要却容易被忽视。无论是子女、家庭,还是社会,都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关爱和情感呵护。”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对此深有感触。他举例说,有一位部队首长的女儿,把孝在当下做得非常好。老首长年近九旬了,开朗健谈,思维敏捷。一有时间,女儿就给他读书读报,还把单位的事告诉他,请老人帮忙拿“主意”。其实,女儿一切都处理好了,只不过是让老人锻炼一下思维能力,为预防痴呆而故意做出的。
  孝在当下,贵在与时间赛跑
  作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写道:“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行孝要及早。一要有心,有心才能体贴老人的心灵,发现老人的所需,才会为老人的幸福出主意想办法。二要有为,行孝要舍得投入精力、财力和物力,做到为老人的吃穿住好不惜花钱,为老人的健康不惜花钱,为老人的幸福快乐不惜花钱。三要有恒,人贵有恒,行孝也一样,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日常家务,最难得的是要长期坚持不懈。
  孝敬父母,不仅仅是让他们饱暖,还要给他们快乐。愿天下每一个人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老人尽力做到真正的关爱和体贴。全国老龄办副主任肖才伟说得好:“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由13.26%增加到16%,老年人生活、健康和福祉对国家关系重大。从政府角度来讲,开辟各种老年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场地,能使老年人找到精神港湾,并有可能找到知音;从家庭角度来看,儿女早一点敬老尽孝,能使老人的生命经验和精神世界更加丰盈;从另一方面来看,身为老人,更要善于打破衰老界限,拓展旺盛生命的成长空间。”
  孝在当下,儿女要趁早。千万不要盘算等你赚到足够的钱,再来孝敬父母,因为生命的无常告诉我们,孝,只能在当下,未来不可知。如果有一天老年人突然生病了,儿女连与他们在一起吃饭的机会都没有了。到那时候只能两眼含泪,那种辛酸、后悔,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所以说,我们不能再留后悔和遗憾,把“尽孝在父母明白时,常回家看一看”始终记在心间,落实到行动中。
其他文献
老人吃鱼并常锻炼健身效果翻倍  英国科学节上宣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老人补充鱼油并经常锻炼,可使锻炼效果翻倍。  阿伯丁大学研究人员对两组60多岁的参试妇女进行了对比研究。在为期12周的研究期间,两组妇女都进行相同的锻炼,每周锻炼2次,每次30分钟。但是一组妇女同时补充鱼油,而控制组妇女则不补充鱼油。结果发现,补充鱼油加上经常锻炼,参试老年妇女的肌肉力量提高20%,而控制组妇女的肌肉力量仅提高11
期刊
奇雅子是芡欧鼠尾草的种子,直径2毫米左右,呈扁平椭圆状,分为白色和灰黑色两大类,带有斑点、条状的花纹。由于芡欧鼠尾草只生长在墨西哥及西南美洲地区海拔4000英尺(约1200米)以下的沙漠和荒漠地区,而齐雅子富含52种营养元素,包括蛋白质、钙、铁、ω-3、以及十余种抗氧化物。浸泡后食用可以起到代餐减肥、持续供能、润肠通便的作用,可谓“荒漠之宝”。  奇雅子当作食物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有资料记载,在
期刊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四川、陕西、云南、福建等十几个省的山区,早在二三千年前的《尔雅》、《诗经》中就有关于猕猴桃的记载。猕猴桃外表普普通通,但果肉绿似翡翠,而且还长着像芝麻一样的黑籽,吃到嘴里酸酸甜甜,清香诱人,特别爽口。而且,猕猴桃营养极为丰富,它含有十多种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钙、铁、镁、钾、锌、硒等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100克鲜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可高达20
期刊
“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这不是《西游记》中传说的人参果,也不是古代帝王苦苦寻觅的“长生不老药”,它是药食两用的水生补品——芡实,又被誉为“水中人参”。  芡实,又名芡实米、鸡头莲、鸡头米、鸡嘴莲、刺莲藕等,因其茎上花似鸡冠,苞形类鸡,故有“鸡头”之称。芡实有南芡、北芡之分。南芡主要产于湖南、广东、皖南以及苏南一带地区。北芡又称池芡,主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质地略次于南芡。  芡实既是珍
期刊
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收有这样两个专篇,分别对老人的“形证脉候”和“医药扶持”作了论述,颇具参考价值。  陈直在形证脉候一篇中写道:“高年之人,形羸气弱,理自当然。其有丈夫女子,年逾七十,面色红润,形气康强,饮食不退,尚多秘热者,此理何哉?且年老之人,痿瘁为常,今反此者,非真阳血海气壮也。但诊左右手脉,须大紧数,此老人延永之兆也。老人真气已衰,此得虚阳气盛,充于肌体,则两手脉大,饮食倍进,双脸常
期刊
仙人掌治支气管哮喘  我患支气管哮喘多年,近日我母亲给我说了一个土方子:仙人掌去皮刺,蘸蜂蜜适量熬服,每日1次,每次服20~40克,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请专家看看,这个方子究竟有没有效果?  山西太原 龙仕绪  仙人掌的根及茎可食用,也能入药。中医认为,仙人掌性味苦寒,主要有行气活血、消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它“为健脾滋养强壮剂”,有健脾、镇咳、安神之效,可用于治疗胃痛、痞
期刊
胸罩=凶罩?  多年来女性一直被教育要戴好胸罩,以保护乳房,对抗重力以免下垂。然而,一项法国的研究指出,佩戴胸罩对胸部实际上一点好处都没有,并建议女性最好不要戴胸罩。  位于法国贝桑松的弗朗什-孔泰大学的让-丹尼斯·罗伊朗教授耗费了15年时间研究330名女性的骨骼数据,并且得出结论:胸罩并非必需品。而且,胸罩可能成为“凶罩”。罗伊朗教授说:“无论医学上、生理学上、还是解剖学上,让乳房对抗重力,都不
期刊
人体呼出气体可诊断疾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在呼吸时呼出的化合物和人类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医生甚至可以根据这些化合物来诊断疾病(如癌症)。  “我不明白呼气测试法缘何一直未能成为被广泛使用的医学诊断方法,”主持该项研究、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雷纳托·泽诺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生往往通过望闻问切就能完成对患者疾病的
期刊
现代人健康风险高于上一代  荷兰研究人员发现,现代人体质大不如前,比父辈更容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40岁时的健康状况相当于父辈的55岁。研究人员在由《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报告中写道,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普遍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这一点适用于所有研究对象,但总体而言,年青一代的健康风险因素普遍率高于上一代人。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援引报告内容报道,30多岁男性中,40%属于超重人
期刊
人到老年,按理说应该是安享晚年,和儿孙们过着其乐融融的日子。但是老李这几年深受“口臭”困扰:想和老伴唠唠嗑,老伴就直接叫他离远点说话;想和儿子媳妇聊聊天,晚辈不好直说,但是经常借故走开;想逗逗孙子,小孩子童言无忌直说爷爷嘴巴好臭。  老李以前觉得口臭只是个小问题,不会影响生活,但现在就因为这小小毛病而被亲人疏远,心里的苦恼自然是不言而喻。  其实,生活中严重的口臭不但会影响到家人之间的感情和沟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