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过一个朗读寒假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embl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每个家长都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我们可以将阅读能力看作理解能力的一部分,而写作能力则是一种创作能力。除了这两种能力,小学生还需要培养再现的能力,其中之一就是朗读能力。
  寒假到了,在和孩子一起愉快地读书、玩耍、过春节的同时,我们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努力,就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朗读的能力。所以,我给我的孩子准备了一个朗读的寒假。而且,列出了一个计划。
  听别人读 听别人怎么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开电视机,听新闻播音员们是如何朗读的。新闻稿是标准的书面语,往往长句多、逻辑关系复杂。播音员通过合理的断句、逻辑重音的分配,将长句断为短句,让听众能够很快了解新闻内容、抓住重点。这也是日常朗读的一个要点所在。
  朗读的流畅,要求朗读者不仅要读出正在看到的字,也要扫到或者推测出这个字后3~5个字,这样才不会出现看到一个字读出一个字的“蹦字”现象。练习这个技能,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大阅读量,形成推测后边文字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阅读”,指的是默读,而且不要用手指、笔或者光标指着文字。逐步地由一目一字扩大到一目二字、三字,并慢慢做到朗读当前的字和理解后边的字不相互冲突。
  学会首先抓住关键词 主要是作为主语、谓语、宾语的名词和动词。具体方法是在朗读前尽量事先默读一遍文字,掌握文中涉及哪些人物和事件。在朗读时,目光在某一行移动时,用余光注意下一行涉及的动词和名词,这样在朗读下一行的时候会轻松很多。
  每天练习两段朗读 每天选择新闻和文艺作品各一小段,对于小学中年级同学来说,每段建议不超过400字。新闻作品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当天的新闻,为追求语言的规范,最好是新华社等大媒体的通稿,选择其中没有生僻字的段落。文艺作品可以直接读语文课本。每天按照上述方法朗读各一段,在读的时候,把握好断句和逻辑重音,并在此基础上注意不同文章的语速和感情。
  这是我和朋友们总结出来的一套练习朗读的方法。在平时,已经对孩子用这个方法进行练习。寒假里,孩子的时间更为充足,集中进行朗读训练,效果会更佳。寒假里,我们也计划多带孩子到剧场里观看儿童剧,或者鼓励孩子参与绘本剧、课本剧的表演,这对孩子朗读能力的进步也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朗读中国古典诗词歌赋,可以培养孩子发现语言中的音乐性,这样,孩子的朗读会富有节奏感。
  练习朗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什么速成法,孩子也会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进步。利用寒假时间让孩子養成朗读的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其他文献
今天和孩子去家旁边一个废旧的轮胎厂玩,因为这里有很大的空场地,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废旧轮胎,儿子说这是他的世界,所以我会经常在周末带他过来玩。  往常我都会帮孩子把轮胎一个一个摆好,从低到高再到低,且下面摆放得很结实,想让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毅力和勇气,又怕孩子掉下来,所以都是我搭好了再让孩子在上面爬来爬去。今天一起来玩的还有附近的几个孩子,但我突然觉得身体有点不舒服,可孩子又不舍得回家,我就放手
放学路上,有个家长问我:“我女儿以前聪明乖巧,一天到晚总和父母有说不完的话。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和我们说的话少得可怜。回家以后就在自己的卧室里鼓捣着什么。责问她,她还跟我们犟嘴,说我们不懂她的心,她还把我们的关心说成多此一举,好像我们不是她的生身父母一样,整天待我们像仇家一般,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十三四岁的年龄,正是青少年成长发展阶段的一个“非常时期”,是孩子心理成长发育
“我儿子最近开始说谎了。前几天离园回来,我问他‘老师有没有布置什么任务啊?’他对我说‘没有’。等他妈妈下班回来,我才知道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已告知家长,今天需要与孩子一起认识、了解生活中的汉字。所以今天老师是布置了任务的,可是孩子为什么说没有呢?”这是在和一个已经为人父的朋友聊天时,他对我说的关于孩子的困惑。对话中的孩子5岁半,升入大班3个月,来年就会升入小学一年级。  幼儿园大班处在幼小衔接的过渡
一天,女儿对我说:“今天我们班发生了一件大事,课间,有3个女生趴在教室外走廊的栏杆上,双脚悬空,用双手撑着栏杆,对楼下的人大叫大嚷。班主任看到后,生气地对那3个女生说,你们要摔死了怎么得了?你们再这样玩就让父母来收尸了。听了班主任的话,那3个女生非常生气。老师怎么能这样说自己的学生呢?”  “还有,班主任也知道自己感情用事,每次发过脾气后就向大家保证,说以后不再说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气话了,可是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