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万人收听的中国文化课》自序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

  我的生命基调,是以最大的安静,穿越最险的峡谷。
  这是老子的教导,由“与世无争”,抵达“人莫与争”。
  眼前这本书,就是穿越几个文化峡谷的见证。
  第一个峡谷。
  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主持的博士生专业,特别难考。眼看那些优秀的青年人文学者怅然离去,我比他们更加怅然。于是决定接受喜马拉雅网站的邀请,把博士课程向全社会公开讲授。这就出现“峡谷”了:一边是最难考的学业,一边是最辽阔的山河。这两者,如何穿越?想来想去,我把心放平了,预计课程开张时会有几万人听,随着内容加深,渐渐会减少到几千。几千就几千吧,能持续,就不错了。
  第二个峡谷。
  博士课程不应降格为大学本科那种常识性、常规化的教学,而应该让导师端出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我的研究成果都是具有整体突破意义的学术著作,例如《中国文脉》《极品美学》《君子之道》《修行三阶》等等,很多基本思路完全不同于传统观念和流行观念,即便是高层文化界的人士读起来也会感到有些费劲。我怎么能让几千名不同学历的收听者都能接受?怎么做到既被他们接受又不丢失学术深度?学术著作也能成段朗诵吗?朗诵那些艰深语句时该用什么样的声调和节奏?每句之间的停顿该有多长?……可见,要跨越这个“峡谷”,难度也是不小。
  第三个峡谷。
  第三个峡谷的难度就更大了。这个课程,必须涉及中国文化史上的多数经典文本,但这个课程只有音频,没有视频,也就是说,只能听,不能看。这就遇到了大麻烦,千年前的书面文句,一旦离开了文字呈现,连古人都听不懂,更不必说当代人了。因此,我就面临着一个必须穿越的“峡谷”,那就是把所有重要的古代经典全部翻译成现代口语,让当代学员一听就懂。由于这些古典作品都具有文学性,我又必须把现代口语变成现代美文,以便在讲课时交替朗诵,交相辉映。然而,这个工程的规模实在太大,各种古典作品的性质又千差万别,几乎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而且,我对现代美文的标准很高,广大读者也熟悉我的文字品级,因此不可能引用他人的译本。怎么办?我不敢悬想辽阔峡谷间的万千云霾了,只是夜以继日地埋头翻译。终于,工程完成了,我居然系统地翻译了老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的代表作,以及佛教经典和君子之道名言。后来很多学员反映,这让他们第一次真正领悟了这么多古代经典的奥义。回头一想,这个“峡谷”实在穿越得比较壮观。
  第四个峡谷。
  除了讲述自己和古人的著作之外,世上最好的博士课程,一定是“导师漫谈”。任何一个明智的导师都明白,那些从书上、网上都查得到的通行知识,千万不能再多讲,学生们一定讲得比我们更好。如果有足够自信,一个合格的博士专业导师应该把话题集中到独一无二的亲身感受中。难道亲身感受能贯通文史?这显然又是一个“峡谷”了,因为一边是区区单身,一边是浩浩时空,似乎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我本人却是特例,曾在“文革”灾难结束前后体验过中国文化的屈辱和再生,又早早辞职考察过全中国和全世界的重要文化遗址。当我把这些人生经历自然融入,课程也就有了体温。这相当于把自己的生命当作栈桥来联结一座座文化峰峦,以便学员攀缘。但是,个人的经历毕竟带有种种偶然的局限,能够获得多少学员的信赖?
  ……
  ——我在穿越上述一个个“峡谷”的时候,心里总想,跳荡如此之大,后面的跟随者一定越来越少了吧?他们一定累了,让他们离开吧。
  每次去讲课,喜马拉雅小小的录音室里有一堆机器,机器后面坐着一个胖胖的女孩子。我进去坐下,她点一下头,表示已经开机,我可以讲了。讲完,我点一下头,表示可以关机了,就起身离开。这情景,完全没有我以前熟悉的课堂气氛。为了给自己找一个讲下去的理由,我设想,眼前似乎坐着两个博士研究生,譬如,李健韬、韩少玄,我在给他们讲。其实他们都远在北京。
  课程是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开始的,消消停停终于讲到了年底,也就是到了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跨年之夜,喜马拉雅的顾文豪先生告诉我,现在收听这个课程的人数,是二千零七十万。
  才二千?有点少。但似乎听到有个“万”字,那就是二万了。有点多。
  顾文豪先生笑着重复,“是二千零七十万”。看着瞠目结舌的我,他又说,收听的人数每天还在大幅度增加。
  果然,到我写这篇序言,收听人数已超过三千四百万。
  三千四百万?三千四百万!
  有三千四百万人同时在收听一门有关中国文化的博士课程,而且,是一门始终无法降低标准、无法缩小格局的课程,是一门始终没有嵌入逗趣、惊悚,没有迎合世俗潮流的课程,是一门始终未曾脱离文化最高等级的课程。这么大的收听人数,无论考之于历史,还是考之于国际,都算得上是世间奇迹。
  对此,我没有“小得意”,却有“大骄傲”。因为这一奇迹证明,中国文化至今拥有充分的覆盖面和向心力,人们对它的追索劲头和话语兴趣,远未疲倦。
  巨大的人数还会对我们产生一種默默的鼓励:对于中国文化,应该还有许多事情可做。
  我已年高,不想再做什么,但对这次穿越,却心存快乐。
  确实,原以为我在面对一道道巨大的文化峡谷时还像当年独自苦旅、冒险中东一样,只与孤云荒漠为伴,没想到身后竟然跟着三千多万人。他们安静地听我讲最古老的事情,读最深奥的文本,理最混乱的线索,追最踉跄的脚步,整整一年,日日夜夜,不离不弃。我当初最担忧的学术沟坎,他们全都跟着我跨过去了;我当初最烦心的历史沼泽,他们也都跟着我走出来了。
  而且,聚集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大家都不喧闹,按照我所说的生命基调,以大安静穿越大峡谷,安静得把我都瞒过去了。
  这整个事件,已经不是一门课,一本书,而是一场庞大无比的“行为艺术”,一场有三千多万人参与的“文化嘉年华”。人头攒动,密密麻麻,即使航拍也无法略窥大概。
  这种“行为艺术”,由当代传输科技制造,文化只是它的话题,而我,只是其中一个渺小的参与者,渺小到无法辨识,无法寻找。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快乐。我不知道这样的“行为艺术”会如何发展,将产生什么结果。既然不知道,就不多想了,且转身面对三千多万学员,深深鞠躬,道一声谢谢。
  从反馈知道,你们最喜欢我的“嗓音”和“语气”。现在变成了书,“嗓音”和“语气”都没有了,这使我们的交流少了一种感性成分,有点遗憾。书的好处,是可以拿拿放放。你们即使把它放在书架里长久不理,我也会安静地在那里等着。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占领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空前热烈,胡族音乐渗入中原,为中原音乐注入了刚强有力的异域活力,此后的许多次民族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中国古典音乐。现在,我们能在国内听到各个国家的音乐,在比较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国音乐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家国情怀,不自觉地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味”。这便很好地诠释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此启发我们,要走出去,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期刊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召开了,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讲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与意义,期间诸多话语,令我辈青年为之震撼。  百年前,中国是只沉睡的雄狮,百年后,雄狮醒了,巨大的吼声惊动整个世界;百年前,中国是残垣断壁的陋室空堂,百年后,中国是金碧辉煌的摩天大厦;百年前,一批五四青年用他们的血泪寄托着对国家的忧思,百年后,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心怀理想,
期刊
我把柔软的笔尖落在气象万千的人世中,书写着一段又一段发生在人生逆旅里的缱绻故事,人们走着,停着,我时而紧跟着他们的步伐,却也从未忘记自己脚步的韵律。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将民风写进故事里;“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白乐天将民生写进故事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东坡将自己写进故事里。人生的创作永远都源于自己或他人步履所丈量的土地,而每一部关
期刊
母亲的槐花  走在校园一角的小径上,忽地听到几声清脆鸟鸣,不禁抬头望去。这时,吸引我的不再是那几只飞舞的雀鸟,而是槐树枝头上三三两两着上的淡色紫红妆容,参差可见的花瓣像一层结扎成型的薄纱,轻盈,又不失华丽。  单调的林子,从我看到花容的第一眼起,蓬勃出生机。  小时候,母亲就告诉过我,红槐花是不能食用的,有毒。为什么有毒呢?大概是鲜艳的带有诱惑性的事物,总不是那么让人轻易接近的吧。  老家栽植的多
期刊
有人说:“人生如同不断誊改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而我们埋首于生活的几案,拾起笔却满心踯躅时,总有纷扰的杂音在背后响起,指点我们将于何处落笔,于是我们心中朦胧的理想蓝图便被涂鸦所淹没。  总有人认为作家心中要装着读者,顺着读者的呼声走;也总有人认为作家要坚持自我,不被外界左右,当我们成为生活的执笔者,我想,我们应将外界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们以笔墨为权
期刊
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外国歌曲不断刷新着热门歌曲的榜单,但是人们通过比较,对国风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因此优秀原创国风歌曲的评论区也从不缺乏支持和叫好的声音。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嵌入《茉莉花》的旋律,希腊作曲家雅尼在《夜莺》中巧用中国竹笛,演绎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童话……当我们在那些中西合璧的绝世之作中找到中国味,总能产生深深的共鸣。经过比较,人们
期刊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意思是说,积累学识在于渊博,选取事例重在简约。从高考作文角度讲,“积累学识”就是积累材料,材料构成作文的基本内容,是表达主旨的重要支撑。可以说,选材是作文的重要环节之一,决定高考作文的成败。有了材料还要会“选取事例”,其基本原则是“简约”。为此,如何让我们的高考作文有“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选材贵“丰”  一般来说,材料包括理论性的,
期刊
达·芬奇是意大利画家,学识渊博,思想厚重,这是他区别于一般画家的重要之处。他不仅以绘画技法行世,而且认识力和洞察力超凡。达·芬奇生于1452年,1519年离世,距今年已五百年了。他对多个学科都有研究,天文学、数学、音乐等传统学科之外,对生物学、光学、解剖学等当年的前沿学科也有独树一帜的发现。我选摘几段他的日记,请作家们也看看他的文学功夫,看看他的眼力和笔力。   空白始于物体的尽头。空白的尽头是物
期刊
《史记》作为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中独具魅力的史书,曾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先生之所谓“绝唱”即为中国古典诗文的无上高度、至美境界;而其所谓“无韵”便是司马迁以“叙”和“笔”的“非文”方式描绘出了一部宏大而绚丽的文学世界。故而,《史记》既有其他二十三部正史历史性的本质特征,又有其他二十三史没有的文学境界,而这种双重性质也是《史记》突显于历代史书的重要因素。一、体例高妙——与
期刊
这是一段尘封的往事。  那几天,学校连续开会,布置教师竞争上岗事宜,他颇为不快,经过多年努力,争得一个中学高级教师的头衔,也要和你们平起平坐,竞争上岗,我还有何优越可言?  晚上,初中同学老李来看他。老李高中毕业,成绩平平,靠关系当上了教师,后来在整顿中被辞退。无奈之下,去一家工程队找了个差事,学会工程核算,后来又单独组建工程队,干得风生水起。席间,他不无忧虑地对老同学说:“倘若下岗,到时候跟你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