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教育”价值引领下的地理教学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132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地域历史和教育理想,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在21世纪初提出了发展“宜人教育”。何为“宜人教育”?我们的课堂如何彰显其价值追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英国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宜人教育(human scale education)“倡导从以人为本的尺度来衡量教育方面的一切得失,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将每名儿童培养成道德、情感、智力、创造力、社会性等方面充分且健康的‘全人’(whole person)”。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进入了“立德树人”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宜人课堂必然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认知规律,通过知识的建构、方法的生成与情感的孕育,顺应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这些宜人精神的落实需要良好的教学展开而实现。结合比较好的课例,我们概括总结出“情境激趣——问题导学——有效练评”的教学模式,以期这一教学模式成为全区建设宜人地理课堂有力的抓手。
  一、创设情境
  皮亚杰说:“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对地理的认识,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求知欲望的唤醒依赖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深厚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之上的。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而愉快的学习气氛的创设离不开情境的创设。莱夫和温格认为:“学习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构的;这样的学习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渗透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而且这种真实的情境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是学生熟悉的且比较感兴趣的,以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除了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还需要利用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表达手段和方式。在情境的创设与呈现时,可以以微课、图片、文字等载体来呈现,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语言的幽默,声调的抑扬顿挫,往往能很好地控制课堂,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始终被教师吸引。地理教師的语言不仅要科学准确,还要自然生动,情感激越才能做到“春雨润物细无声”。教师还要经常科学地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可视化的直观展示,突破地理教学的难点,给学生地理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不仅来自趣味,还来自挑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如果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增长学生的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根据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根据情境提出真问题,创设促进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探究地理问题时不断发现新问题,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按照“预习自学提出问题——分组合作讨论问题——教师点拨、总结解决问题”的程序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导学,以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来促使学生智力、情感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
  在整个过程中组建学习合作小组对于提高学习的效果非常关键,地理课堂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深入探究,引发深度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达成课堂学习的目标,同时满足学生成功的渴望,在合作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为小组的集体荣誉而战。这样的课堂分组展示产生的竞争将成为宜人课堂全员发展强大的驱动力。每位学生首先了解学习目标以及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接着开始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做到静心、动脑,努力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疑问标注出来,做上记号。然后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掌控全局,问题探究实施小组长负责制,控制好讨论的时间,有效讨论,并做好讨论记录,总结本组好的思路、观点与方法等,以便展示与交流。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类,以备针对性地点拨与讲解。最后小组讨论交流,交流时把小组的成果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评价。评价时要注意四点: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做到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善于归纳方法与规律;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多激励。
  如在讲八年级上学期的“交通运输”一节中,镇江市宜城中学的汤蜜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淘宝购物”创设了淘宝店“诺邓古村”的情境。汤老师依托情境创设了一系列问题:
  1.根据微信界面,介绍诺邓古村的地理位置。
  2.从镇江到诺邓古村选择哪些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考虑哪些因素?
  3.假设你是我朋友店的店主,请你为下列订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然后师生围绕这些问题开展合作探究。教师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引导、点拨和总结。
  三、评估反馈
  评估反馈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评估的手段方式可以改变单一练习的做法,以满足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求。课堂评估应该多元化,可以让学生说今天学到的知识,也可以适度练习,也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题。如镇江市石马中学的金鑫老师在上“交通运输”一节时让学生“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的样子”等。练习的设计也应该多元,既要有地理基础知识训练,也要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技能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适当布置一些地理观察、调查、观测、考察等课外练习。
  总之,宜人的地理课堂,应该创设宜人的地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学习与探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达到发展人的“宜人”目标;对学习结果进行多元评估,实现评估的适切性与有效性。这一教学主张来自实践,还需在“宜人教育”价值的引领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优化,为“宜人教育”的发展作出地理人的贡献。
  (作者单位:1.江苏省镇江新区大港中学;2.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江西大岗山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扩张导致常绿阔叶林逐渐演变成毛竹林,森林生态系统
师(深情地):我们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梦幻般的色彩是人生亮丽的底色。鲁迅先生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捕捉到种种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场景,其中有快乐、有苦涩,也有理性的批判。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走进他的百草园,走进他的三味书屋。  (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请看课题,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从……到……”,这是时间上的跨度。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的疗效。方法:分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与左氧氟沙星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左氧氟沙星对照组
文章对预埋荷载箱法试桩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预埋荷载箱法试桩检测的基本原理目的、基本特点、试验内容、试验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目的:评价宫腔镜下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对98例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其中0型54例,Ⅰ型28例,Ⅱ型16例。术中超声全程监护。
摘要:本文基于意象和具象的视角就生态课堂的构建作校本化解读。从意象的视角来看,生态课堂是艺术的;从具象的视角来看,生态课堂是科学的。  关键词:生态课堂 意象 具象 艺术 科学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致力于“关爱师生成长的生态教育的校本研究”,倡导践行“建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态家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所理解的生态教育就是要在生态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指导下,运用
整本书阅读不是"新生儿",更不是语文学科的"专职"。正如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郑朝晖所言:"正经八百的阅读从来就应该是‘整本书阅读’。"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认为:"整本书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