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单引物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发酵乳制品中沙门氏菌的研究

来源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ong1984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可视化单引物等温扩增技术(Visual single primer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Visual SPIA)检测发酵乳制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方法.针对沙门氏菌侵袭蛋白(Invasion protein A,invA)基因设计引物,验证该方法特异性,同时对人工污染发酵乳制品的检出限进行测定.分别采用国家标准方法(GB 4789.4—2016)和可视化SPIA方法对235份发酵乳制品样品进行检测,确定可视化SPIA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结果显示,12株沙门氏菌呈阳性结果,29株非沙门氏菌均呈阴性结果.荧光可视法的检出限均为3.2×101 CFU/mL,沉淀可视法的检出限为3.2×102 CFU/mL.可视化SPIA方法的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98.15%,符合率为99.15%.该方法特异性强,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并判定结果,实现了对沙门氏菌的可视化检测,对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果蔬中20种农药残留方法.果蔬样品采用QuEChERS法进行前处理,经过乙腈提取,无水MgSO4和NaCl盐析,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SA)净化,采用GC-ECD分析.结果表明,20种农药在1~1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回收率为75.67%~118.51%,相对标准偏差为0.27%~8.71%,检出限为0.0002~0.0040 mg/kg,满足痕量分析需求.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高
通过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4种柚皮精油并比较精油得率,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析了4种柚皮精油的主要成分d-柠檬烯,通过抑菌试验,探究这4种柚皮精油对于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4种柚皮精油得率为文旦柚>梁平柚>香柚>沙田柚,其中文旦柚得率为1.97%,沙田柚得率为1.56%;4种柚皮精油中主要成分d-柠檬烯含量为香柚>沙田柚>梁平柚>文旦柚,其中香柚和沙田柚的d-柠檬烯含量超过90%,梁平柚和文旦柚精油的含量为50%~60%;4种柚皮精油对4种受试菌均表现
以富硒平菇粉和高筋面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法,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探究富硒面包的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并对成品进行TPA质构分析和硒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富硒面包的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为烘烤时间30 min,烘烤温度210℃,富硒平菇粉添加量0.06%(即配方中150 g面粉添加0.09 g富硒平菇粉);富硒面包的硬度为217.27,弹性为0.83,咀嚼性为152.19,回复性为0.56,总硒含量为0.416 mg/kg.利用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研制出的富硒面包口感松软细腻,气孔细密、分布均匀
以小米和蛹虫草子实体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β-环状糊精和山梨糖醇制作一种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速食粥.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取响应面法对速食粥的配方进行优化之后,以复水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产品外观为指标,对小米粥的不同干燥方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速食粥的配方为每49.6 g小米中添加蛹虫草子实体粉1.5 g,β-环状糊精4.3 g,山梨糖醇2.9 g,最优的干燥方式为真空冷冻干燥.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小米速食粥复水率好、类胡萝卜素含量稳定、口感细腻独特.
对食用菌的保健功效及食用菌与水果复合饮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和展望了食用菌水果复合饮料的研究前景,为拓宽食用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食用菌产品价值提供参考.
分析不同时间段抹茶主要成分含量变化.运用UPLC-MS法对抹茶中提取成分茶氨酸(L-The)、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进行含量同时测定.结果表明,EGCG,EGC和L-The含量较高,随着茶叶生长时间延长,茶氨酸下降得比较快,是茶口感降低的重要原因.该方法同时较好地测定茶氨酸和儿茶素类成分,方法便捷和准确.
针对多烯磷脂酰胆碱分离纯化工艺,重点阐述了多烯磷脂酰胆碱分离纯化的几种工艺,并且对现有分离纯化工艺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提出可将溶剂法提纯与柱层析法纯化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得到一条制备高纯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工艺路线.
以藜麦为原料,分别采用蒸、煮、焙炒、挤压膨化4种加工方式处理,对样品进行基础成分、总酚、黄酮检测分析和风味辨别.结果表明,4种加工方式未对藜麦的基础成分产生明显影响,加工后的藜麦总酚及黄酮含量都有所下降,采用煮的方式加工的藜麦总酚、黄酮损失率最大,分别为28.64%,39.63%;蒸藜麦能较大程度地保留总酚,保留率为91.82%;焙炒的方式能较大程度保留黄酮,保留率为86.43%.电子舌味觉分析显示,加工后的藜麦与原藜麦相比,酸、苦味均降低,鲜味均提高;挤压膨化加工的藜麦甜味值最大,酸味值最低;煮后的藜麦
为建立一种HPLC法测定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山梨酸钾含量的方法.采用色谱柱为岛津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75:25),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2 nm,柱温为40℃.结果表明,山梨酸钾质量浓度在8.136~81.36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该方法准确灵敏、操作简便稳定,可用于测定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山梨酸钾的含量.
苏丹红属于亲脂性偶氮化合物,具有致癌的可能性,因其呈红色且不容易褪色,常被非法添加入辣椒等食品中使之保持鲜亮的色泽.综述了现有食品中苏丹红检测技术的方法与机理,以期为实现食品中苏丹红检测的简单、快速、高效、准确提供一定参考,促进国家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