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河南省焦作市技工学校学生为对象,对他们的学习心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目前技校生学习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为改进技工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和策略。
一、技校生学习心理问题调查
1.调查对象
焦作市三所技工学校的机电维修、化学检验、计算机应用、化工工艺、电气维修、化工仪表、北大青鸟、电工、钳工等专业共22个班,648名学生。
2.调查目的与方法
了解技校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现状,论证技校生不良学习心理的危害与后果,进一步探讨克服学习心理问题的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集中答卷,独立完成。调查共发放650份,收回648份,获有效答卷640份,有效率为98.5%。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动机、策略、兴趣、评价等学习心理。
3.研究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调查采用对《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心理调查问卷表》进行归纳、汇总、整理,从两方面着手调查:一是对入校时的个人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期望找出影响学习心理的家庭因素;二是对入学后学生学习心理的各方面的要素进行调查,期望能从深层次找出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关键因素。本调查问卷侧重于对入校后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主要归结为五个方面: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学习评价。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1.入学时基本情况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
统计显示技校生农村户口占主体,接近4/5。技校生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毕业为主,占83.0%,初中以上占12.6%。父母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初中以下占50%以上。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其学习心理有一定影响。影响最为突出是技校学生入学前的文化水平,初中以上的学生学习心理普遍要优于初中以下学生的学习心理。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也对学生学习心理有较大影响,文化程度高且经常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的家长,孩子的学习心理越健康。农村户口的学生总体上在学习情绪、学习意志品质方面要略优于城镇户口的学生,而城镇户口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及学习策略上要略优于农村户口的学生。
2.学习动机方面的表现
一是大多数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数据显示,63.4%的学生认为学习目的是“获得一技之长”,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到一些有用知识将来用得着”,还有超过1/3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的动机较强。
二是1/3以上的学生对学习动机理解有失偏颇。具体表现为:不知道自己到学校来是干什么的,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不让父母失望”、“交友玩耍”和“没事做随便上个学”的分别占14.0%、1.6%和3.3%,此类的回答所占比例过大。有的学生在消极心理指引下认为学习是一个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系统,所以他们拒绝接受;还有的学生不愿意听到对他们的负面评价,所以就用逃避来回应老师、家长的指责和批评。
三是学习动机水平并非越高越好。认为学习要注重 “考试成绩”“操作技能” 和“文化素质”的分别占10.2%、58.2%和19.8%。这些学生学习动机水平偏高,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但是学习效果并不好。学习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动机,学习才具有最佳效果。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就表明了这种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倒U形的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才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技校生一方面承受着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改变他人对自己印象的焦虑,一方面又承担着因基础不好而不能理解艰深的理论知识的焦虑,最终丧失了学习动机。
3.学习兴趣方面的表现
调查显示,认为影响学习情绪在于“班风的好坏”的占38.6%,认为 “课程内容枯燥无味”的占45.7%,认为“引起学习兴趣”在于“能学到自己有用的东西”的占 52.9%。学习兴趣偏低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给学生管理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4.学习策略方面的表现
一是缺乏好的学习习惯。调查显示,课外不学习的占30.6%,仅学习一小时的占42.5%。这说表明多数学生课外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偏少。
二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数据显示学期初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仅占33.2%,为实现学习目标制订了系统的学习计划的仅占15.6%。大部分学生学习是盲目的被动的,没有计划,不考虑学习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要求,随心所欲地凭自己一时兴趣去学习,而不考虑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学习盲目性强,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调查显示拥有固定的学习方法的学生只占24.2%,很少学生采用固定的科学的策略,学习效果不好。调查还显示作业遇到难题时“能先独立思考,再请教别人”的仅占48.2%。可见近一半的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5.学习态度方面的表现
调查显示,有近一半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要求不高,约1/4的学生有旷课、上课有睡觉,一半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积极思考和应对。调查还显示一些学生不愿意去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课,即使去上课也不愿意听讲,不积极发言,有的干脆上课睡觉。这些表现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6.学习自我评价方面的表现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将学习的最大障碍归因于“基础太差和缺乏学习动力”,超过2/3的学生认为不能认真听讲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容太深,学不懂”和“管不好自己”,有一半的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归类为“中等”。实际上大多数技校生对自己的评价不够客观公正,的确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会出现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偏差大,会让自己的学习进一步恶化。
三、启示与对策
1.技校生学习心理复杂,但良好学习心理养成有章可循
学习心理问题与学业成绩,乃至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再学习的成败都具有很重要的关系。当前,解决技学生学习心理问题需要按照遵照影响其的几个原因逐步加以解决。
2.帮助学生建构健康的学习心理
教育工作者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向学生介绍技工人才教育的具体内涵、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理。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专业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
3.要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一致关注,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要增强家庭心理健康意识,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学校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要加强学校周边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监管,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心理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
4.紧扣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增加实训课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化工高级技工学校)
一、技校生学习心理问题调查
1.调查对象
焦作市三所技工学校的机电维修、化学检验、计算机应用、化工工艺、电气维修、化工仪表、北大青鸟、电工、钳工等专业共22个班,648名学生。
2.调查目的与方法
了解技校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现状,论证技校生不良学习心理的危害与后果,进一步探讨克服学习心理问题的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集中答卷,独立完成。调查共发放650份,收回648份,获有效答卷640份,有效率为98.5%。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动机、策略、兴趣、评价等学习心理。
3.研究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调查采用对《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心理调查问卷表》进行归纳、汇总、整理,从两方面着手调查:一是对入校时的个人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期望找出影响学习心理的家庭因素;二是对入学后学生学习心理的各方面的要素进行调查,期望能从深层次找出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关键因素。本调查问卷侧重于对入校后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主要归结为五个方面: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学习评价。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1.入学时基本情况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
统计显示技校生农村户口占主体,接近4/5。技校生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毕业为主,占83.0%,初中以上占12.6%。父母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初中以下占50%以上。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其学习心理有一定影响。影响最为突出是技校学生入学前的文化水平,初中以上的学生学习心理普遍要优于初中以下学生的学习心理。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也对学生学习心理有较大影响,文化程度高且经常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的家长,孩子的学习心理越健康。农村户口的学生总体上在学习情绪、学习意志品质方面要略优于城镇户口的学生,而城镇户口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及学习策略上要略优于农村户口的学生。
2.学习动机方面的表现
一是大多数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数据显示,63.4%的学生认为学习目的是“获得一技之长”,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到一些有用知识将来用得着”,还有超过1/3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的动机较强。
二是1/3以上的学生对学习动机理解有失偏颇。具体表现为:不知道自己到学校来是干什么的,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不让父母失望”、“交友玩耍”和“没事做随便上个学”的分别占14.0%、1.6%和3.3%,此类的回答所占比例过大。有的学生在消极心理指引下认为学习是一个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系统,所以他们拒绝接受;还有的学生不愿意听到对他们的负面评价,所以就用逃避来回应老师、家长的指责和批评。
三是学习动机水平并非越高越好。认为学习要注重 “考试成绩”“操作技能” 和“文化素质”的分别占10.2%、58.2%和19.8%。这些学生学习动机水平偏高,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但是学习效果并不好。学习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动机,学习才具有最佳效果。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就表明了这种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倒U形的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才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技校生一方面承受着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改变他人对自己印象的焦虑,一方面又承担着因基础不好而不能理解艰深的理论知识的焦虑,最终丧失了学习动机。
3.学习兴趣方面的表现
调查显示,认为影响学习情绪在于“班风的好坏”的占38.6%,认为 “课程内容枯燥无味”的占45.7%,认为“引起学习兴趣”在于“能学到自己有用的东西”的占 52.9%。学习兴趣偏低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给学生管理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4.学习策略方面的表现
一是缺乏好的学习习惯。调查显示,课外不学习的占30.6%,仅学习一小时的占42.5%。这说表明多数学生课外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偏少。
二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数据显示学期初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仅占33.2%,为实现学习目标制订了系统的学习计划的仅占15.6%。大部分学生学习是盲目的被动的,没有计划,不考虑学习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要求,随心所欲地凭自己一时兴趣去学习,而不考虑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学习盲目性强,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调查显示拥有固定的学习方法的学生只占24.2%,很少学生采用固定的科学的策略,学习效果不好。调查还显示作业遇到难题时“能先独立思考,再请教别人”的仅占48.2%。可见近一半的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5.学习态度方面的表现
调查显示,有近一半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要求不高,约1/4的学生有旷课、上课有睡觉,一半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积极思考和应对。调查还显示一些学生不愿意去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课,即使去上课也不愿意听讲,不积极发言,有的干脆上课睡觉。这些表现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6.学习自我评价方面的表现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将学习的最大障碍归因于“基础太差和缺乏学习动力”,超过2/3的学生认为不能认真听讲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容太深,学不懂”和“管不好自己”,有一半的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归类为“中等”。实际上大多数技校生对自己的评价不够客观公正,的确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会出现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偏差大,会让自己的学习进一步恶化。
三、启示与对策
1.技校生学习心理复杂,但良好学习心理养成有章可循
学习心理问题与学业成绩,乃至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再学习的成败都具有很重要的关系。当前,解决技学生学习心理问题需要按照遵照影响其的几个原因逐步加以解决。
2.帮助学生建构健康的学习心理
教育工作者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向学生介绍技工人才教育的具体内涵、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理。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专业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
3.要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一致关注,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要增强家庭心理健康意识,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学校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要加强学校周边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监管,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心理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
4.紧扣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增加实训课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化工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