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肉眼所见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糜烂肉眼所见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方法:对临床肉眼初步诊断似宫颈糜烂患者200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进一步诊断。
  结果:肉眼初步诊断的宫颈糜烂疾病构成原因:38例宫颈炎,42例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45例CINII,43例CINIII,32例宫颈癌。
  结论:通过肉眼所见宫颈糜烂病变比例较高,单凭肉眼无法分辨出早期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糜烂。
  关键词:宫颈糜烂肉眼所见病理诊断比较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167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109-02
  有文献表明,大约有90%的女性一生中会有宫颈糜烂,是女性宫颈中最常见的状态[1]。宫颈糜烂是否属于疾病?是否需要治疗?治愈好宫颈糜烂后是否能够防癌?等问题一直都是专业妇科医生存在争议的问题[2]。因此,我院以医生肉眼所见拟诊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再行阴道镜下活检,发现肉眼所见与病理诊断结果有显著差异,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肉眼观察临床初步诊断为宫颈糜烂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5.4±11.4)岁。
  1.2方法。所有患者全部行阴道镜检查,检查仪器为美国威龙公司生产的Wallach2000光学电子阴道镜。通过阴道镜检查出的病变者,对病变部位行多点活检;未查出病变的患者同样对宫颈做四象限多点活检,所有患者在行活检的同时行宫颈管诊刮术,最终的检查结果以组织学检查为准。
  2结果
  肉眼初步诊断的宫颈糜烂疾病构成原因:38例宫颈炎,42例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45例CINII,43例CINIII,32例宫颈癌。患者宫颈肉眼观察光滑,而在阴道镜下生理性鳞柱交界上移至宫颈管内,经过醋酸试验,可见厚重、界清的醋酸白上皮。3讨论
  当患者宫颈管外观呈红色细颗粒状,且外移至宫颈外口称为宫颈糜烂。宫颈上皮脱失或形成溃疡被称之为宫颈真性糜烂,通常是由创伤或炎症所致。迄今为止,宫颈糜烂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一些生理情况会使宫颈柱状上皮增生,使得原始鳞柱交界外移在宫颈外口呈现出红色细颗粒状,出现生理性糜烂[3]。因为柱状上皮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形成炎症,所以有很多文献认为宫颈糜烂属于慢性宫颈炎中最为常见的病理改变。宫颈上皮内瘤变是指患者宫颈出现病变,其中包括了原位癌以及宫颈非典型增生。在患者出现宫颈癌前会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上皮内瘤变从肉眼上看不出,但组织学以及细胞学上会有明显变化,其程度分别为CINI、CINII以及CINIII。
  在阴道酸性环境的作用之下,宫颈阴道部的柱状上皮会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化生会慢慢变得成熟,成熟的化生对致癌物不敏感,但对于不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而言,代谢活跃,在乳头瘤病毒的作用下,能够发生细胞分化不良,从而导致CIN的形成。所以在很早之前人们便确定了宫颈癌前病变的易发部位并不是在糜烂处的柱状上皮,而是化生上皮[4]。
  现如今已知导致宫颈癌以及诱发CIN的关键因素是高危型HPV感染,如果患者CIN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20%的可能会恶化成宫颈癌。所以能够断定的是若是没有HPV感染,就不会出现宫颈癌。目前有大部分文献认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之间有密切联系。
  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若是单纯的只凭肉眼观察,早期宫颈癌、CIN以及宫颈糜烂是很难区分的。若是仅凭经验诊断,则很可能将宫颈癌或CIN误诊为宫颈糜烂。若是通过阴道镜检查,则能够在碘试验以及醋酸试验的指示下,将宫颈糜烂、宫颈癌以及CIN进行区分。通过阴道镜检查就会发现宫颈癌与宫颈糜烂之前并没有太大联系。
  现如今有很多阴道镜学家均认为女性宫颈都成糜烂状态。有些教科书上认为,对于那些无病原体或无症状的宫颈糜烂而言,并不需要治疗,对于那些有症状或有病原体的宫颈糜烂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也并未将防癌作为治疗宫颈糜烂的目的。柱状上皮异位是指柱状上皮伸向宫颈阴道部围绕宫颈,临床上将这种情况称为宫颈炎、假性糜烂,是治疗的主要目标。柱状上皮分泌物较多,时常会出现血性白带,医生在治疗的同时会通过物理方法破坏柱状上皮以及化生上皮,使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阴道,使不正常转化区减少,从而达到防癌的目的。
  通过本次研究表明,肉眼所见宫颈糜烂病变比例较高,单凭肉眼无法分辨出早期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糜烂。因此,医生在对患者宫颈糜烂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并不能单凭肉眼,应当与阴道镜检查的病理诊断结果相结合,分辨宫颈癌、CIN和宫颈糜烂。
  参考文献
  [1]杜丽敏,陆春雪,赵巍.宫颈糜烂267例肉眼所见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18:2807-2809+2811
  [2]刘丽.宫颈糜烂表现的病变特点与HPV16/18 E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118-120
  [3]张红军.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163-165
  [4]金英杰,王小敏,陈玲.多种方法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1603例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07:170-17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问题。  方法:顾性分析38例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个月,2例克氏针松动,1例钢丝断裂,2例畸形愈合,1例骨不连(主要为粉碎性骨折)。肩关节功能:优36例,良1例,可0例,差1例。  结论: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可
期刊
摘要:目的:为探究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病患的临床特点,有效提升对病患的认知与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病患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措施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病患大多不存在明显症状,首发多以基础性疾病症状加重。因原有疾病且缺乏典型的气胸体征而极易被漏诊或误诊,这就需要通过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作用。  方法:围绕ICU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高存在的问题,分析查找原因,成立CQI小组,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效果评价。  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较改进前显著降低(P<0.05)。  结论:CQI的应用明显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关键词: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持续质量改进  Do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耳道异物的临床诊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100名2009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耳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采用外耳道冲洗法、直接夹取法、负压吸引法、黏合剂粘取法以及静电吸附法取出外耳道异物。  结果:通过以上诊疗措施,所选取的100名患者外耳道异物均被成功取出,没有发生鼓膜穿孔、外耳道损伤以及听力下降等情况。95名患者成功在门诊治疗室取出异物,另有5名小儿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镜在胃肠早期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接受腹腔镜手术并应用内镜检查的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消化内镜在胃肠早期肿瘤腹腔镜手术中的诊治应用价值。  结果:所有应用消化内镜诊断患者中,指征为定位病变的患者有32例,31例患者找到病变;指征为评价吻合口的患者有6例,手术治疗后均无发现吻合口狭窄状况;1例患者术中出血,
期刊
摘要:目的:对补骨脂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2012年4-2013年4在我院就诊的120位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骨脂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NB-UVB治疗,两个月后进行治疗结果比较。  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是:治疗组有效率是63.33%,对照组是33.33%,数据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其危险因素和相关的预防对策。  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350例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相关因素。  结果:共监测手术患者32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5例,感染率为7.2%。年龄≥60岁、肥胖、有糖尿病、手术时间≥2h、手术切口≥10.0cm类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年龄<60岁、非肥胖、无糖尿病、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泪道阻塞采用泪道置管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因素因素。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泪道阻塞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有134眼存在泪道阻塞,全部患者均施行泪道成形手术结合泪道硅胶引流管治疗。术后观察患者泪道再通率及相关疗效影响因素。  结果:全部患者中有130例患者共有134眼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治愈率达到了83.6%(112眼),好转率为13.4(18眼),无效者3.0(4眼
期刊
摘要:目的:对宫外孕患者临床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治疗宫外孕患者提供可靠选择。  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80例宫外孕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98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82例实施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宫外孕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导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在超声影像图下的特征,进而评价彩色多普勒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0年2月~2011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乳腺癌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肿块的大小和恶性程度分成两组乳腺癌组以及良性病变组,乳腺癌组有38人,良性病变组有46人,对两组患者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丰富程度进行分析。  结果:和良性病变组相对比,早期乳腺癌有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