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唱“红歌”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首歌或许能代表一个时代和体现在当时时代下人们的精神面貌。每个人其实心中都有一首红歌,因为我们都知道,红歌之所以能一直流传下来,是因为它特殊的感染力和其所在的精华部分。有时候一首红歌就像一个隐形人,在你不知觉中发现它渐渐走近了你的身边。在当今人们思想多样化的情况下,红歌会能凝聚人心,让人们在红色的激情中感动不已。它能使革命传统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是新形势下运用现代传播方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成功之举。
  关键词:认知红歌;红歌教育功能;红歌教育意义;推广红歌的课堂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33.9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56-02
  一 了解“红歌”的意义
  “红歌”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红色革命歌曲”。红色代表着吉祥、胜利、成功、喜气、热情、奔放、激情、斗志、革命红为赤,即忠诚之意。红色也为表示爱的颜色,爱国、爱党、爱家、爱人民、爱军队、爱亲人、爱朋友、爱生活、爱劳动、爱大自然、爱和平、爱共产主义事业等。通俗地讲,红歌是指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积极向上的歌曲,此外,还应包括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革命和团结友爱的歌曲等等。这些歌曲的歌词以抒发爱国和革命情感为主;旋律优美、易于传唱;节奏刚健、催人向上。我们在教唱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讲解每首歌曲背后的故事。一定要及时向学生讲解歌曲含义,引导他们有思想有感情地去演唱,声音可以不大,但是要做到“以情感人”,把“红歌”精神唱出来。
  二 红歌的教育功能
  1.历史教育功能。
  每一首红歌都记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抒发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几乎都在一曲曲红歌中获得真实、生动、感人的再现。如《秋收起义歌》《游击队之歌》等红歌再现了革命先辈投身革命,奔赴战场,冲锋陷阵,欢庆胜利的场景,也让后人身临其境般地感知民主革命的历程。我在带领学生学唱《游击队歌》这首歌时,学生都会不自发的想象出、说出游记队员是怎样灵巧的穿梭于树林、山野间的。《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则突出了全国人民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建设美丽富强的新中国这一主题,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美好向往,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情,勾勒出全国人民怀着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和万众一心建设社会主义的恢弘场景。而《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等红歌表达了人们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衷心拥护、对改革开放成果的无比喜悦、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自由创造。唱着这样的红歌,使人置身于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之中,体验着改革开放的辉煌轨迹。
  2.德育功能。
  作为我国红色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歌与红旗、红军、红领章、红帽徽、红飘带、红色年代等等灿烂红色折射出我国特有的红色精神和民族精神。这些孕育了新中国的元素已根植于中华大地与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并以一种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展现出强大的德育功能。首先,红歌中饱含着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蕴藏着为理想和事业不畏艰险、大公无私、团结友爱的内涵,示人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产生巨大的导向力量,因而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其次,红歌有助于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高尚的音乐培育高尚的情操,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文化背景之下的红歌比任何其他类型的音乐都更能唤起和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热情,因为红歌的主题就在于此。像《团结就是力量》《社会主义好》等,它们曾激励亿万中华儿女踏上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行列,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洪流。这样的红歌力量无比,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激发出人们无比高涨的爱国主义热情,培育出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情怀和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的万丈豪情。再次,红歌是不可替代的德育手段。红歌德育功能的发挥,靠的不是说教,不是灌输,而是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和简明深刻的唱词来发挥作用。而且红歌不仅有优美动人的旋律和寓意深刻的歌词,它一旦与某种适当的表现形式结合,则将产生无限的感召力。如已进行了四年并正在如火如荼般进行的由江西电视台主办的“中国红歌会”,不仅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阵的“红歌热”,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红歌会”的形式,唤起了一种精神,凝聚了一股力量。 不光70、80、90后的人喜欢看,连现在许多的00后的中学生也喜欢看,因为许多红歌经过现代通俗音乐的改编,再加上他们不常见的歌词类型,反而吸引了他们的眼球。
  三 红歌的教育意义
  社会教育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看,红歌体现出集体主义和刚健向上的精神: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昔日的靡靡之音重新泛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物质享受中迷失自我。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甚至于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口唱出的,却是一些他们连词意都不明白的诸如《老鼠爱大米》等趣味低俗的歌曲。红歌正好可以弥补我们时代面对多元文化冲突的彷徨和迷失,让我们更加积极向上地追求美好,红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红歌不仅歌词美,而且一首红歌就是一段历史,唱红歌可以使,学生受到红色教育。一首首红歌教育着一代代人成长,使大家在唱红歌中受到教育,在红歌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和伟大祖国好,坚定了我们跟党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红歌能使人们得到艺术的享受。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音乐旋律,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我的一个学生在家哼唱红歌,家长很是吃惊,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还会唱红歌,真是难以置信,继而父子俩很融洽的交流起来,从而能改善、加深父子感情。
  四 课堂——展开红歌教育的新型平台
  1.要端正“红歌”推广中的实施态度。   老师不能急于求成,做表面功夫或怕麻烦,不能跟着一纸文件,一种模式到底,轰轰烈烈开始,吵吵闹闹收场。红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一首首红歌教育着一代代人成长,使大家在唱红歌中受到教育,在红歌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和伟大祖国好,坚定了我们跟党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念。我们去实施的时候必须要端正态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实施,不要怕麻烦。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红歌艺术特色,组织的形式应灵活化,彻底地把红歌纳入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发挥“红歌”的积极作用,不走过场,认真对待。
  2.演唱形式要多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唱“红歌”的活动中来,从被动的学唱变成我要唱。
  以班为单位,制订学习“红歌”的计划,利用早读和课余时间,由班里的同学每天轮流教唱一首“红歌”,激发学生争当小歌手的自豪感,回到家中自学“红歌”,感受红歌带来的成就感,利用班会的时间不定期的举行班级的“红歌”演唱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演唱中去,看看谁会唱更多的“红歌”,可以评出“最佳歌手”,名额不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在音乐课上要表扬唱歌唱得认真的学生,不一定要唱得很大声,很动听,但是唱“红歌”的精神一定要有在里面。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够只从他的表面去评价,有的学生天生五音不全,往往很认真地去唱了,但是还是被同学笑,不能够说他唱得不好而否定他,只要他认真去做了就应该肯定他的付出。所以,建议在期末音乐考试的时候给予平。
  五 红歌的现代意义
  红歌与其他歌曲相比,有更为深刻的思想性,表达的情感也丰富多彩,首首深入人心能唤起歌者的强烈共鸣。在广为传唱的红歌中,有表达爱国之情的《我的祖国》,有表达爱党之意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歌颂英雄和军队士兵的《英雄赞歌》,有渴望团结与和平的《团结就是力量》,有歌颂人间大爱的《生死不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当重新唱起那些书写先辈们坚贞与不屈、描绘先辈们激情与梦想的歌曲时,当沉浸在那些优美动听、激越豪迈的旋律中时,用真心去感悟先辈们曾经战斗过的黑暗岁月,去体味先辈们曾经的奋斗激情,去认识人们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不忘记那些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而抛头颅、撒热血,奉献青春与激情的革命先辈,不忘记那些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们,因为今天的生活来之于他们,来之于他们的一腔热血和一颗坚贞不屈的碧血丹心,来之于千千万万的先烈用他们的热血与头颅铺就而成。让我们一起传唱红歌,唱响革命激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加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纪念大会,他指出,“推动唱红歌是个好形式,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办法,希望能够通过唱红歌,把广大青少年都吸引到弘扬井冈山精神、弘扬党的革命传统这个方面来。”事实证明,红歌会是新形势下运用现代传播方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办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060-01  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英特尔未来教育就是这火焰的火种。  英特尔未来教育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打开了一扇窗口,是国内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它让我们看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无疑对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
期刊
商业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因素,而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则是体现商业特色价值最直接的载体。其更是城市开放空间中的独特分支与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倘若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空间环境脱节,使得它无法承担相应的城市职能;以及城市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商业建筑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将会面临同质化严重、存量过剩等问题。需要适时对既有商业建筑进行优化更新重新整合。故本文主要以既有商业建筑为探究对象。对其外部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原则和策略进行探究。
  首先,文章对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设计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相关
建筑室外风环境对室外的微气候、自然通风、污染物扩散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影响。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度增加,建筑密度过大与营造良好的自然风环境间产生了相当大的矛盾,尤其是在城市中最普遍的高层住宅建筑中尤为显著。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的发展对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提供技术支持,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CFD技术较为复杂,涉及参数多样,且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城市地区气候不同,季节风环境参数多样。在现有CFD模拟分析方法中,模拟分析标准不一,不同地区缺少因地制宜分析方法及评价标准,从
伴随着近年来卫生事业的兴盛,国家卫计委屡次强调医疗机构建设应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主旨。医疗工艺流程作为医疗服务程序、环节的直接体现,以其为切入点,在建筑学范畴内发挥其专业性价值来指导医疗空间的合理组织设计,对于综合医院在服务效率方面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从医疗工艺流程的内在规律出发将其解构为“服务流程”与“被服务流程”,通过“系统化分级”理论将综合医院医疗空间解读为医疗行为场所,作为医疗工艺流程的设计表达载体。在明确医疗工艺流程与综合医院内不同空间范畴设计关联性的基础上,分别从一级医疗工艺流程和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存在着大量的传统城镇,这些城镇建设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意志,也反映出了中华祖先高超的城镇规划水平与营建智慧,诸如选址顺应风水、功能分区合理且具有优美的空间形态。截止目前,全国已评选了七批31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镇保存文物丰富,并能反应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且拥有厚重的历史文脉。在中国的传统城镇中,宗教建筑是城镇内主要的公共建筑,最能代表一个地区的建筑特色与营建技艺。在过去,宗教信仰给予人们对抗灾难的勇气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宗教活动通常也是社区公共生活的重要主题。传统城
摘要:实行课程改革以来,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灵活。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我逐步加深了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解。在工作中,我不断地进行了各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下面就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简单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兵教兵”;“小组合作”;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25-01  从1996年从教至今,16
期刊
专业教室作为建筑教育空间的核心部分,其空间的环境氛围无形中对受教育者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建筑教育模式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如今的专业教室是否符合建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建筑教育的需求?专业教室设计是否完全符合学生的行为方式?学生对于专业教室是否进行合理利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走访了西安地区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的高校,即西安建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以建筑学师生行为方式为切入重点,运用实态调研的方法,长期观察了专业教室内学生在上课、下课期间的行为活动,
在我国深度推进“厕所革命”的背景下,卫生间的设计与建设不仅关乎到使用者的生理诉求,更关系到与国家发展相适应的热点民生问题。而公共卫生间是体现公共性的“集大成者”,其建设水平不仅能够体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更能衡量一种社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本文在“卫生间”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含义拓展为“卫生空间”,使具有不同行为特征人群的各类卫生需求能够包含于其中。
  商业综合体是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的静态系统,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消费者出行的物质支出与隐形成本,已经成为年轻族群出行、娱乐的首选之地。为吸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力的增强,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已成为这个时代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在音乐艺术方面,以古琴艺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乐器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喜爱。我国当代的音乐厅建筑是直接移植于西方并在我国音乐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传统乐器面向大众的主要场所,西方音乐厅式观演空间自从传入我国后,我们一直缺乏主动的精神,不是将其根据我国的传统音乐艺术的需要加以改变,反而是将我国的传统音乐艺术和传统乐器加以改造去适应西式音乐厅。当今,我国音乐学界已经在重新
【中图分类号】 G623.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80-01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从艺术角度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价值观。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