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做人。本文联系教学实际,浅谈农村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学校;行为习惯;培养
  在农村学校中,由于学生所在的周边环境较复杂,往往很容易沾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处世做人。一个人一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很多时候学生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好习惯自身就会帮助学生维持好的行为,有了这个行为管理器好帮手,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就会省心省事很多。相反,如果在平时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学生的不良行为越来越多,很容易就会形成坏习惯,发展到最后,教师往往费尽苦心才能扭转局势。可见,良好行为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
  一、“行为习惯”的含义
  所谓的行为习惯,指的是“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习惯实际上是指通过重复或联系而巩固下来变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性。 换句话来说,习惯的养成,是因为存在一定的刺激情境和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连锁系统。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若个体接受了一样的刺激情境,这个反射系统就会自发地出现,个体就会做出相同的动作。
  二、现今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现今在农村学校中,很多学生的家长自身的教育状况以及教育子女的能力普遍较低,对于教育孩子的工作往往都力不能及,因此很难与学校、教师形成一个有力的教育三角,即便如此,这些家长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打工,为数不少的家长只有春节才回家小住几天,他们的子女有的隔代管护,有的由亲戚朋友帮忙看管。这些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把父辈的教导当作耳边风,而亲戚朋友基于种种原因对这些“不听话”“不争气”的孩子在管教上往往是“力不从心”,甚至是听之任之,这些孩子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很多学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做事拖沓,处理事情应付过关,缺乏自觉性及积极性;
  2、没有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而且很多学生都是满嘴脏话,缺乏羞辱感;
  3、做事推脱敷衍,缺乏责任意识;
  4、没有目的、目标,缺乏时间紧迫感;
  5、不爱动脑,往往盲目听信其他同学的话,缺乏个性;
  6、缺乏沟通能力及乐观向上的精神;
  7、不爱学习,缺乏探索精神,不敢质疑;
  8、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缺乏勤俭节约意识;
  以上的问题仅仅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致使学校教学效果不佳,教师教育工作成绩不显著,学生面貌难以改观,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刻不容缓。
  三、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措施
  1、从易到难,逐步提高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必须从点滴抓起,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日积月累,才能达到目的。叶圣陶说过,习惯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把各方面的好习惯积累起来,积少成多,循序渐进,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养成多项好习惯是不现实的。教师必须分散难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取得实效。
  2、模式训练法
  教师事先设计行为规范训练计划并认真实施,使之成为学生的行为规范、自我控制的模式。比如,在班上提出“三个保持”——语言保持文明,教室保持清洁,桌椅保持对齐;“两个不许”——不许拖拉作业,不许乱扔纸屑等,通过这样一个个特定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品行。又如在班上开展“三敬(尽)”活动(尊敬老师,对工作尽职,对同学尽心),让学生见到老师热情地叫一声“老师,您好”;对老师布置的工作认真地去完成等,通过这些行为规范的训练,使得班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一丝不苟,讲文明礼貌,注意清洁卫生等,坚持日常抓紧抓实,日积月累,学生的品行定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3、榜样激励法
  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模仿,如着装、学习方法、某种语言和动作都是学生喜欢模仿的对象。同时,模仿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孩子模仿他们心中的榜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进步。教师应该用心去寻找班级中先进的思想行为,并把它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在班内组织开展争“标兵”活动。每学期结束,在班内通过民主选举推出六类标兵(学习标兵、纪律标兵、干部标兵、卫生值日标兵、爱集体标兵、进步标兵),促进学生的行为习惯朝着这一方向健康发展。当然,教师更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榜样力量,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发展轨道上来。
  4、暗示引导法
  现在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对于老师直截了当的说教方式有时会产生反感,甚至公开抗争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运用暗示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因为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互相影响的一种心理行为,不会引起反感和对立。教师通过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个动作、一种气氛来施加影响,以促使学生接受这种教育,进而使学生的品行发生变化。如五年级某班的周同学,是个很不注重仪表的女生,头发常常乱七八糟的,指甲又长又黑。开学初,学校要求学生做到仪表整洁。任务布置下去后,周一同学们都干净整洁地来上学,惟有这位女同学依然如故。教师看着她,微笑着说:“你今天早晨一定是起得太晚了,来不及梳头发了吧?明天早点起来梳。”并给了她一个眼神暗示。她用手捂着头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第二天她就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地来上学了。又如,我班的韦家旺同学,
  出生刚满月母亲就因病离开人世,现在他和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由爷爷看管,父母到广东打工多年了,每年春节回家住一个礼拜又返程了。该生是十足的“自由狂”,随心所欲,小小年纪尽干“坏事”,爷爷对他无可奈何,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也收效不大。一天 ,我尝试用一个美丽的谎言感化他,我慎重地对他说:“昨 晚你妈妈托梦给老师,说她虽然不在你身边,但她每天都保佑你健康成长,因为她在天上一直看着你,如果你听老师、爷爷的话,她就继续保佑你长大以后当大老板,如果你不听话 她就回天国去了 。”不料,这一招倒管用,韦家旺同学信以为真,此后,他的不良习气慢慢有所收敛,行为上也慢慢往好的方面转变,像换了个人似的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全体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5、学校、家庭相结合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譬如,要想培养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父母就应带头读书、探索新知。平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家访等渠道,及时地和家长沟通。一方面使家长了解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对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请家长全力配合;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家庭来了解学生在学校以外的一些行为习惯,让学生把在学校养成的好行为习惯带回家庭日常生活中去,同时了解到学生在家里的一些不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便于教师及时地帮助引导。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6、个体差异要重视
  教师还应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具有独立与依赖、自觉与幼稚、积极与懈怠等错综复杂、相互矛盾的不成熟的特点。发展与停滞、优点与过错、前进与反复在所难免。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差异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各方面的表现不可能划一,所以对学生行为的要求不能死板地要求千篇一律,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要求。
  7、言传、身教都重要
  未成年人都是在模仿成年人的过程中长大的,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学生言行方面通常受教师的影响较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意义,无疑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之一。因此,对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就要首先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动学生的规范,做到对学生的“身教”。
  总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到各种外在因素和自身素质的影响,作为教师应当充满爱心、耐心地引导教育学生,使学生都能够健康地成长、和谐地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本论文论述了知识网格的发展态势,分析了知识网格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根据以知识网格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论述了开展信息服务的方法。 This paper discusses
期刊
摘要:参加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我很困惑。因为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间短,没有什么独到经验可谈,但我对此次交流会期盼己久。因为这是一次让我大开眼界的机会,学习借鉴的过程,快速成长的阶梯。如果说我的班主任工作取得了点滴成绩,实际上是领导和老师热心帮助的结果。  关键词: 纽伦堡审判; 法律; 正义; 实现;  我初当班主任接的是高二专业班,这无形给了我很大压力。班级管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到高考成绩
本文主要是将一节典型的探究性学习课程进行记录,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探究性学习开展的质量.我根据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的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生物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生物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生物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生物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力求认识生物事物,获得生物知
近年来,会理县就业局以落实民生之本和潭溪河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根本,全面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重点促进高校毕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这门课的教学,任课教师一直在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一下行动教学法在这门课教学中的可行性效果及作用。  一、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现状  1、1、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较大。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施教学前我们对新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何时开始
克里斯汀·拉克鲁瓦的高级时装设计风格总是与奢华高贵、缤纷绚烂、精致典雅等形容词联系在一起.拉克鲁瓦在他的高级时装设计中拥有自己所钟爱的一系列设计元素,并以独特的设
介绍了数字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该问题而进行的开发工作。对当前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案: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模式。结论:通过使用云计算改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