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学生的自主学习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ww0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要研究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是由师生互动,共同交流完成的。而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应该是基础。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把学习当作享受的人,才是一个懂得真正享受的人。”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
  另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为:作为学习的主体,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到这些,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密不可分。它和学生的自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学生在做他们喜欢的事的时候,非常投入,也非常有效率,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所以“主动”二字最重要。叶老早就提出了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为此业内人士提出了自主学习的理论。如果我们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让学生学会学习也应该是我们教师的一种追求。
  一、为什么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的定义可归结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简单说就是学生要有能力去学、愿意学、会学、有志气地去学,其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受到广泛讨论,通过自主学习,不仅能使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而且着力使一部分暂时落后的学生有机会得到教师较多的、有针对
  [2,4]分别取一个数,记为a,b”就已经知道它考查的意图:几何概型的应用,在复习用书几何概型章节中有相似的问题,这道题也类似老师上课讲的几何概型的会面问题。根据1≤a≤5
  2≤b≤4,条件“方程x21a2 y21b2=1表示焦点在x轴上且离心率小于312的椭圆”需满足a2≥b2
  c1a<312,画出对应区域求出面积,即可求出概率。我觉得这道题最关键、最容易做错的地方就是对几何概型概念的理解。在区间[1,5]和[2,4]分别取一个数,记为a,b,满足“事件无限、等可能”的特征,突破这个,这道题就不难了。
  对于这种似非出错的题目,笔者认为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时候教师要放手,给学生讨论的空间。
  误区四:就题论题,错题重做,讲评无“借题发挥”
  学生出错的题目,往往是具有较大灵活性、综合程度较高的试题。这反映学生对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掌握不到位,解题思想方法有缺失。很多教师都能很好地围绕一道题讲好题意,讲清思路,讲明方法。但是这种就题论题,孤立讲解,学生思维得不到发散,视野得不到开拓,这样做费时低效。
  对策四:笔者认为讲评课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对方法的简单再现。对于学生出错的题目,教师应该“借题发挥”,将相关联的知识或题目整合起来,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拓”的发散性讲评,加深学生对关联知识的理解,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要求我们教师脑袋里装的不止是一道题,要把一道题拓宽为同类的几道题,从某一个知识要点,扩展时整个知识章节。
  【案例2】(2013年广州一模理科第20题)过点A(2,3)的直线与抛物线C2:x2=4y交于B,C两点,抛物线在点B,C处切线为l1,l2,且l1与l2交于Q点。(1)求Q点轨迹方程。这道题很多学生在考查过程中根本没有动笔,得分率很低,由此体现学生对“交轨法”求轨迹方程掌握不到位。笔者在试卷讲评中讲好题意,讲好方法,并且将相关题目变式拓展为:抛物线C2:x2=4y上B,C两点,抛物线在点B,C处切线为l1,l2,且l1与l2交于点Q,点P(0,t)。变式1:若B,C,P三点共线,且Q点恰好在抛物线准线上,求证:点P为抛物线焦点,且直线l1⊥l2。变式2:若直线l1⊥l2且Q点恰好在抛物线准线上,求证:点P为抛物线焦点,且B,C,P三点共线。变式3:由上述(1)、(2)可得出哪些一般性结论?教师通过一道题拓宽为一类题,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提高解综合题能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梅州市第七届教育教学科研立项课题《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编号:MZ0702-SZ207)。
  (责任编辑黄桂坚)
其他文献
我国现行征地实践存在着征地范围过宽、补偿标准低、对农民安置办法单一、征地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土地管理制度的缺陷有关,必须加快征地管理制度改革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应用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来神经内科就诊的6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
法律行为概念更名为设权行为,能根治法律行为概念难解病和私法自治论弊病,并能进一步促进法律行为基础理论的发展.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对急性脑梗死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伴发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究分析米诺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在治疗前,两组
新高中物理课程强调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并在内容方面有大的拓展。不仅重视实验、观察、思维等传统技能的培养,还特别重视提问、假设、猜想、解释、交流、合作等问题,更强调科学方法的运用。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际谈谈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引导学生寻找物理规律,让学生思维呈阶梯式上升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且是静态思维多于动态思维。而进入高中后,不仅是物理知识量的增多,而且对学生的抽象
图形在教学中,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一目了然,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本人在浮力教学过程中,以图形为辅助,使得浮力问题跃然板(屏幕)上。下面就浮力的四种情况作些分析。  一、称重法  如图1,先测出物体的重力G=4N,然后把它浸入水中,再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拉=2N,减小了2N,结合试验,并通过图形来直观比较两次读数的变化,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浮力,并且很容易得出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
先进性是党的本质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21世纪,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在现代社会里,对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已成为人们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一种技能,是人们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手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学生进入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入口。所以,中职学校教师应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使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1.基础知识水平偏低
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发生成问题而形成的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它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思维融合碰撞闪现的智慧火花,它可能是灵感的迸发,也可能是思维的叛逆。由于动态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学习者自身的,如果合理而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来引导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过程,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