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温润的爱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t83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85-02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用心写下忠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是对教师这一职业最好的写照。
  教师就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呵护每一份纯真,用真诚开启每一个心灵,只有用心写下忠诚,才能让爱在我们的孩子心中茁壮地成长。“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可是有时候,对学生的爱却把老师推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记得某报曾刊登过一封两位离家出走的少年写给老师的信: “可敬的老师,请原谅我们的不辞而别。我们知道您爱我们爱得很深,可是我们却恨您,您为了我们升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了解,但不能谅解。因为您在牺牲家庭、牺牲自己的同时,也牺牲了我们。在您废寝忘食的教育下,我们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星期天,没有了看电视、欣赏音乐的时间,同时也没有了感情,没有了个性,没有了思想。我们只是您手下操纵的机器人。如果读书和牺牲是分不开的话,我们宁可不读书……”
  这封信的言辞可能有些夸大,看问题有些简单,但却提出了一个让所有老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的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爱,教师应该如何真正地去爱自己的学生。
  首先,爱是一种坚持。
  在那一组组“最美乡村教师”的镜头里,让我忘不了那讲台前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那课堂上孜孜不倦的叮咛,忘不了那课余时嘘寒问暖的关怀,更忘不了那离别时祝福期望的真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是什么让他们——最美的乡村教师在那样偏远的山区,落后的小村,缺氧的高原,人烟稀少的孤岛,经受住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环境的恶劣,工资待遇的低下,几十年如一日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呢?是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是他们内心深处助人的善念,让他们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
  “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一日一日的累积,为了学生们上学能顺利一些,少走一些危险山路,挥刀砍树砍草,就算手因长时间挥刀而残废了,却还在行走于山间。那一人一马的背影,注定变成最让人为之感动的美丽身影。就是这美丽的身影引领着孩子走出大山,一批一批的孩子,这30载岁月是怎样的强大内心可以支撑着做到的。
  风雨不变的坚持是难得的,那些点点滴滴的岁月,能将一切绚丽的虚华都对比的毫无色彩。
  但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麻木、躁动、浮华、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和学生之间,于是耐心渐渐没了,爱也慢慢打折扣了。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真不像话,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学生怎么还不如我们小时候能干呢?……老师对学生不满、责怪、苛求,“想说爱你不容易”。而学生则感叹:“谁知我心啊!” 师生间缺少理解沟通,缺少“心心相印”的和谐与默契。于是,逃学厌学者有之,离家出走者有之,殴打教师者有之,更有甚者,居然把刀口对准他们的老师,“师爱”陷入了一种窘迫的境地。
  其次,师爱是一种平等。
  是无私广泛没有血缘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也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的功利的爱,而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爱。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感受。然而在现实中,也许是由于太忙太累,也许是因为“师道尊严”,老师们并非都能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走过一些学校,不难见到这样的情景:早上,值日的学生干部整齐地站在校门口,见到老师就鞠躬问好:老师好!老师好!而老师呢?有的视而不见,昂首挺胸走了过去;有的礼节性地点点头,却不曾仔细看看是谁在向他问好;只有少数的老师会充满真诚地回应:同学好!看似平常的画面,从中折射出的却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缺失,理解缺失,没有把学生当一个“大人”来平等看待。如果教师心中有“平等”,就应该懂得学生同样渴望被爱被尊重,向教师问好并非学生的义务。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基础,是为人师者起码应该做到的。
  在现实的教育中,并非所有的老师都能拥有一颗平等真诚的心。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某些课堂上,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氛围;在某些老師那里,学生就是学生,就得听老师的,“我讲你听”、“我管你从”。在教师的潜意识中往往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存在着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这样怎么能培养出未来中国的主人和21世纪所呼唤的新人?
  爱是一种平凡,因为平凡,所以伟大更散发光彩。强大的责任感和伟大的奉献精神让平凡的老师变得不平凡。面对这样的时代,一个老师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透过过剩的媒体制造的信息垃圾,透过浮躁的社会泡沫,去体验观察浸透了人类情感的朴实生活。只有朴实的平凡的生活才是生活的主流,在这样的生活中默默涌动着真正的情感、真正的创造性和真正的人的精神,而这样的生活,才能孕育出真正的爱。
其他文献
智能人工腿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性能的新一代假肢,与普通假肢相比,它能根据外界条件变化和工作要求,自动地调整假肢系统的参数,使其运动自如,工作可靠,因而具有更好的仿
【摘要】随着新目标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推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重要动力。创新教学能够更好的推动初中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加入对课堂的投入程度,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此同时,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也能够推动初中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这是互相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津春5号(原代号:76157) (一) 选育经过: 本品种是我所1973年用辽春6号做母本,D351做父本人工杂交,F_173年冬在海南加代,F_274年在天津播种,出现超亲分离,母本抽穗期为5月16
翼城县南梁公社庄里生产大队,是一个十年九旱的丘陵区。沟壑纵横,山岭起伏,海拔六百五十公尺,地下水位三十四公尺。年降雨量五百五十公厘左右,土壤肥力很差。但是,由于地处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而在教育中课堂高效性与否是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对于高中化学来说,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时代教育对广大高中化学老师提出的重要考验。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81-01  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学习基础上的延伸,教学内容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学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把“开放式”教学落实到生物课堂中,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使其全面个性发展已成为初中阶段教学中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难题。本文围绕农村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生物教学 问题 教学方式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
小波是许多领域不同概念形成的一种集合、浓缩和升华。将小波分析这一实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引入土木工程物理结构损伤识别当中,能大大地提高识别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无损探伤技术的首要前提是不损伤被检测对象,并且利用材质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而引起的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等的变化,来实现探测各种工程材质、零部件、结构件等内部或表面的异常或缺陷,并对异常或缺陷的类型、性质、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做出判别
记得我初学写稿时,看到全国性报刊上登的报道中也有不少平凡的小事,便陆续采写了十几篇投去,可是篇篇石沉大海。为什么自己写的稿件没有见报呢?我把自己写的稿件,与报纸上相似的稿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电力公司必将面临投入市场的问题,此时迫切需要一套调度优化、报价决策系统。系统边际电价是电力市场中反映电力商品短期供求关系的统一价格。当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电力市场都是以此为核心进行结算。在电力市场中边际电价预测得准确与否,对于发电厂的竞价决策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几类预测方法,提出以小波神经网络为模型进行预测。小波神经网络是基于小波分析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种分层的、
【摘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适情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其优势,能够大大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鉴于此,本文从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出发,重点分析了做好高中物理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途径,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 多媒体教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83-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多媒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