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介导的PTEN基因体外作用于人DBTRG胶质瘤细胞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y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将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转染间充质干细胞(MSC),检测MSCPTEN细胞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培养上清对人DBTRG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人脐带MSC,将PTEN基因表达质粒pDsRed-PTEN转染MSC,培养48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将转染后MSCPTEN作为实验组,单纯MSC作为对照组。RT-PCR、Western blotting、ELISA分别检测2组细胞PTEN基因、蛋白及上清液中分泌性PTEN蛋白的表达;将体外培养的DBTRG细胞分为4组,分别加入MSC上清液和比例为25%、50%、100%的MSCPTEN上清液,继续培养24 h,细胞活性/细胞毒性试剂盒(CalceinAM/EthD-1染色)观察4组细胞的活性;将体外培养的DBTRG细胞分为3组,分别加入MSC上清液和比例为25%、100%的MSCPTEN上清液,实时细胞记录仪(RTCA)检测DBTRG细胞的生长曲线。

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大量红色荧光位于MSCPTEN细胞胞内;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实验组细胞PTEN基因、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ELISA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上清液中PTEN含量[(1.514±0.389) ng/mL]高于对照组[(0.508± 0.19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ceinAM/EthD-1染色显示,25%、50%、100% MSCPTEN上清液组DBTRG细胞死亡数量较MSC上清液组明显增多,且随着MSCPTEN上清液比例的增加,死亡细胞的数量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CA检测显示,在加入不同上清液20 h左右,与MSC上清液组比较,25% MSCPTEN上清液组DBTRG细胞指数明显下降,100% MSCPTEN上清液组DBTRG细胞指数显著下降。

结论

PTEN质粒转染MSC后MSCPTEN细胞能够稳定表达目的基因,其培养上清液明显促进人DBTRG胶质瘤细胞死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MSC介导的PTEN基因可能成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失的老年(>70岁)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聊城市脑科医院血管神经外科自2008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26例患者行CEA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7例分期行双侧CEA,以2例单独病例计算,共计行CEA手术133例次。按照术前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神经功能的结果将133例次患者手术资料分为2组,其中mRs评分<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暴露于谷氨酸中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正常培养)、谷氨酸损伤组(暴露于含15 mmol/L谷氨酸的DMEM培养基中以模拟神经元的氧化应激损伤)、姜黄素保护组(暴露于含10 μmol/L姜黄素和15 mmol/L谷氨酸的DMEM培养基中)和姜黄素单独处理组(暴露于含10 μmol/L姜黄素的DMEM培养基中)。细胞孵育24 h后,采用MTT
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炎症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CLIPPERS)是新定义的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和复视是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脑干和小脑为其常见受累部位,组织病理学常表现为小血管周围T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胡椒粉样"增强病灶是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大剂量的激素冲击治疗可获得快速的临床及影像学的缓解,而过早停用激素或减量过快易导致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的复发。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DM)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吞咽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08年8月至2015年11月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四科收治的年龄在45岁以上的75例AL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无Ⅱ型DM组患者67例,Ⅱ型DM组患者8例。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肌萎缩侧索硬化严重程度量表之吞咽部分(s-ALSS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功能评分量表(ALSFR-R)评估及吞咽造影(VFS)检查评估ALS
目的系统评价辛伐他汀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辛伐他汀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各建库时间到2015年10月,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2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数据,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结果纳入5项研究,共9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辛伐他汀不能降低脑血管痉挛[相对危险度(RR)=
目的探讨术中脊髓血管造影和术中选择性亚甲蓝造影在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12月将术中脊髓血管造影和术中选择性亚甲蓝造影2种技术结合用于瘘口切除术治疗SDAVF患者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术中脊髓血管造影,其中3例患者还采用了术中选择性亚甲蓝造影。在2种术中造影技术的帮助下,术者通过半
目的观察烟雾样脑血管病(MMA)患者大脑中动脉近端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介入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MMA的患者46例(MMA组)和健康志愿者12例(对照组),均行颅脑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扫描、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扫描,记录受试者大脑中动脉近端管壁最
目的探讨并发梗阻性脑积水的卒中型垂体巨大腺瘤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并发梗阻性脑积水的卒中型垂体巨大腺瘤患者23例,本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术22例,经翼点入路开颅切除术1例。术中见23例垂体腺瘤均呈囊实性,其中7例有淡黄色或透明囊液,16例有酱油色或淡暗红色囊液;肿瘤实质部分质地均较软;肿瘤近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s)及其下游信号分子mRNA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收治的90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TLR4、TLR3、TLR7、TLR8和TLR9以及下游信号分子Toll样受体相关分子(TRAM)、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