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14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不停地、坚韧地团团转。一连七天七夜,它们最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亡。
  ②法伯于是在他的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会立刻避免死亡的命运。”
  ③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千米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3个昼夜的时间。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想离开那儿,而是尝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肯·莱文觉得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3天半就走了出去。这时的比塞尔人才惊悟: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出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也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④你能走多高,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重要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上去,则有望达到“顶峰”。
  ⑤美国作曲家盖什文成就卓越,闻名遐迩。可是他还想跟法国作曲家、歌剧《茶花女》的作曲者威尔第学作曲。他远渡重洋,来到巴黎,没想到威尔第竟不领情,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求,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你已经是一流的盖什文了,何苦还要成为二流的威尔第呢?”
  ⑥学别人,无论学得多像,也只能成为别人第二。走别人走过的路,将会迷失自己的脚印。生活中的我们太习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从未发现,当自己这么想的时候,总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
  ⑦很久以前,一个国王为挑选继承人,给两个儿子出了道难题:“给你们两匹马。白马给老大,黑马给老二,你们骑马到泉边去饮水,谁的马走得慢,谁就是赢家。”老大想用“拖”的办法取胜,而弟弟则抢过老大的白马飞驰而去。结果,弟弟胜了,因为他骑的是老大的马,自己的马自然就落在后面了。
  ⑧无独有偶。一家俱乐部招聘两名工作人员,最后进入角逐的是四男一女5名应聘者,他们被分别领进5个单间,单间里各放着已经牢牢地绾结在一起的两条尼龙绳子。主考人员宣布:谁先将两条绳子解开,谁就可以进入老板的办公室,接受老板的面试,超过30分钟仍不能解开绳结者将免除面试资格。时间过了15分钟,已走了两个男性应征者,时间过了30分钟,还有两个男性应征者仍在耐心而努力地解着绳结。而那个女子则早已坐在老板的办公室里喝茶了,老板拿出用工合同,时间一到就与她签约。原来,那名女子5分钟不到,就走出单间,向主考人员借了一只打火机,将那个非常牢固的绳结果断地烧化了。
  ⑨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中大多数人正是因为走了与众不同的路才获得成功的。人生漫漫旅途中,我们应该勇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走出自己的风格,才能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选自《哲理·文摘版》2010年第2期)
  
  阅读训练
  
  1.仔细品读文中第②段和第⑤段中“耐人寻味”的话语,说说这两句话分别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
  
  2.为了论证作者的观点,文中例举了多个人物的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
  
  3.选文从“‘毛毛虫’实验”说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
  4.以下选项中能最恰当地论证文中画线语句的事实论据是( )。
  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B.姚明用好自己身高的天赋,充分发挥自我的优势,并勤学苦练,最终成为NBA巨星。
  C.台湾魔术师刘谦选择了很多魔术师都不敢尝试的近景魔术,他在春晚的表演精彩绝伦,迅速红遍全中国。
  D.苏轼摆脱传统的婉约词的束缚,以他挥洒自如、自由奔放的创作个性,大胆革新词体,将词带入“豪放”时代。
  5.结合选文,联系以下链接材料,试给当代中学生的“求学与建业”提出建议。
  链接材料: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生活意识比较研究》中指出,中国和其他国家学生的对比,中国学生在学习上的模仿能力很强,上进心强,得分能力强;但创新能力弱,实践能力弱。
  ☆☆生态学家、诺贝尔奖评委、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拉斯·奥尔夫·彼昂认为,中国人太过迷信权威,做了很多模仿性的研究,原创性的工作做得太少,这导致了国内研究一直得不到国际的认可,至今无人填补中国本土专家夺得诺贝尔奖的空白。
  
  (赖积华设计)
  
其他文献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是词中的一首小令,通过一个深居闺中的青年女子对于花事的探询,抒发了她暮春时节因见海棠“绿肥红瘦”而生的感傷情怀。有对易去春光的留恋,也有对凋零花朵的怜惜,更有对自己即逝青春的愁闷与苦恼。  “昨夜”两句,写昨天夜里雨点稀疏,狂风急猛,“我”从一夜酣睡中醒
期刊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②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④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选自《郁离子》)    賞析  注释:①盍:何不,为什么。②乎:于。③垣墉:墙。④于:比。    阅读训练: 
期刊
仿 佛  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在空气中浮动,  庙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  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  母亲凝住在我脸上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期刊
鸟飞向了树的怀抱,我张开年轻有力的双臂,像树,迎接着飞向我的那群唧唧喳喳的“小鸟们”。  暑假开学,校园里人声鼎沸。一群着红装、蓝裤、绿裙的学生,仿佛五彩斑斓的鸟群,又飞向了我的课堂。上课铃声“呤呤”作响,这群“小鸟”陆陆续续地、你笑他言地拥进了我的教室,讲台上站定的我,微笑着。“报告”,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隔门而来,随着我“进来”的应答,两个女孩子推门,见我舒展着眉,吐了吐舌头,相视而笑,飞着奔向
期刊
周末,一位在报社做记者的朋友邀我去观看一场特殊的比赛。那是一场为社会残疾人募捐而进行的足球义赛。  如果没有注意到足球场边那个大型电子屏幕显示出的两排醒目的红字:“为了使比赛顺利进行,请您保持安静!”谁也不会相信,那些在足球场上娴熟地奔跑、拚抢和盘带的球员们,竟是一些双目失明的残疾人。  我和朋友坐在一个紧靠球场的位置上,隐约能够听到那个特制的足球在球场上空飞旋,或在地上滚动时所发出的哨音。那些双
期刊
魏家小学的刘培根同学得了脑瘤,需要住院开刀治疗,医疗费至少要四五十万。然而刘培根的父母是土里刨食的农民,根本拿不出这样一大笔钱。眼看刘培根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他的父母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件事被冯校长知道了,他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募捐活动。  这天晚上,冯校长坐在办公室里正在思考募捐的具体方案,教导处张主任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冯校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听说我们要给一个得脑瘤的同学募捐,市电视台决
期刊
作文真题: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以“曾经错过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期刊
从前,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老人和他两个年幼的儿子。孩子的母亲已经去世了。老人要护理稻田,所以就把家务活交给了他的两个孩子。但他的两个儿子都非常懒惰。  经常,老人从田里回来发现家里的家务活一件也没干,甚至连饭都没做。  “你一天都在做什么,泰?”老人问大儿子。  “学习,还有思考,爸爸。”大儿子总是这样回答。  “你呢,海?”父亲又问小儿子。  “替你看着房子,爸爸。”小儿子总是这样回答。  一个邻
期刊
①让学习快乐起来,人们就会喜爱、向往学习,就能积极参与学习。实践证明,让学习快乐起来,是激发人们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  ②如何让学习快乐起来?儒家经典《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说得很明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这就启示我们,学习的快乐在于“学”,更在于“习”。这里所谓的“习”,是练习、实践、运用的意思。《说文·习部》中指出:“习,数飞也。”“数飞”,就是禽鸟练习飞翔,其引申义为人们进行实践和
期刊
很多年以来,大伙都一直对“牛顿的苹果”津津乐道:17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无风无雨,蓝天丽日,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沉思,一个苹果突然掉下来,不偏不倚地砸在牛顿的脑袋上,这让他顿生灵感,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从概率来说,每个人都有被“牛顿的苹果”砸中的机会,特别是那些经常在苹果树下走动的人,但因此而发现万有引力的人,只有牛顿一人。想想我们如果有幸被苹果砸中后会怎样表现吧:  一个生性乐观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