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温暖的阳光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fa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一、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为什么以"太阳"自居,而对他人冷漠处之。我想这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我们的孩子"睁着眼睛"看自己,"闭着眼睛"对他人(当然包括自己的父母)。
  正因为他们只关注自己,只是考虑自己想要做什么,想达到什么愿望、目标,当这种需要"碰壁"时,孩子便会烦躁不安、埋怨甚至仇恨阻碍一方,有时还会有一些攻击性行为。孩子冷漠、自私、脆弱等人格弱点的形成,关键在于缺乏对他人、社会、自然和负面经历的感恩心态。而缺乏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知恩,不知恩又如何感恩?因此,感恩教育中,识恩是最重要的步骤。
  因此,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自己的父母:他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处理家庭关系中,还倡议每星期写一件自己最开心的事,或最伤心的事。对于伤心的事情,还要分析伤心的理由,审视在这件事情中,父母是怎么做的?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让孩子思考一下,父母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由此,就可以明白父母的苦心,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促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使之更显融洽。通过这个努力,也使孩子明白为人父母的艰辛,从而更能加深孩子的感恩之情,让感恩之苗逐渐成长为小树。
  二、生命教育:引领学生体验真爱,学会感恩
  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有的学者认为所谓"学生",就是要学会热爱生活,学会体验生命。生命教育的缺失,让当代儿童麻木、冷漠、自私、脆弱。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首部公益广告片《橘子》就揭示了"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的主题。因此,每当我接到一届新生时,我总是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帮父母做一件事,并给父母写封信,感谢他们多年来对你的养育之恩。我就是让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体验一下真情、真爱,学会感恩。我班有个女生,家中姐妹多,她认为父母对她不好,经常郁郁寡欢,经常抱怨父母的不是。我得知后,特意拿了几篇歌颂父爱、母爱的感人文章让她读一读,告诉她回家后注意与家人交流的细节,并用心体验一下。后来,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多余人,没有人疼爱,现在我才发现,原来爸爸也会为我生病而着急,妈妈也会在我临上学时把煮好的鸡蛋塞进我的书包,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通过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感悟,让学生体验到人间真情,他们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三、从小事做起,回报感恩之情
  引导学生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孝心事,而且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刚开始,同学们的积极性比较高,还没放学回家,就已经想好了今天给父母做些什么事情。但是几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就厌倦了,跟我来交流:"老师,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帮爸妈洗菜、烧饭、洗碗、擦桌、捶背等事情,已经重复了好多次了,做着做着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于是我跟他们一起分析:"那是因为你们还只是把这件事流于形式,并没有从内心出发,来关心爸爸妈妈。仔细想想爸妈的辛苦,想想他们的好,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聪明的你们,好好去想想吧?"经过我的启发,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之中。没几天,孩子们的日记上就反映出了一个很好的势头:有的孩子在父母劳累的时候,能给他们说说笑话,讲讲故事;有的孩子在晚上会陪着爸妈散散步、聊聊天;有的孩子在跟爸妈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把选择节目权交给爸妈;有的孩子会把自己在学校里的进步,讲给爸妈听,还跟他们说说自己今后的打算......渐渐地,孩子们不再觉得这些是"芝麻绿豆"的小事,逐渐养成了习惯。一些家长碰到我,不断地称赞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自己再累、再苦,也值得;也有一些父母说,孩子现在很喜欢跟他们交流生活中、学习上的烦恼和开心事,有时候还主动请教该如何解决?更有一些家长发来短消息:感谢老师的教育,让他(她)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好话说了一大筐,孩子才会去做作业、做事,而且作业明显比以前认真多了......从家长欣慰的话语之中,我也感受到了为人师者的快乐!似乎看到了感恩之树正悄悄吐出花苞,含苞欲放。四、拓展延伸,辐射感恩之情
  人是社会的人,作为小学生,与之最亲近的是父母,但同时又跟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个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育之恩,朋友有知遇之恩,社会有关爱之恩......正如《神童诗》上所说:"感天地盖载之恩,感日月照耀之恩,感父母养育之恩,感国王水土之恩。"一旦孩子对父母有了感恩之情,慢慢的,会把这份感恩迁移到师长、朋友、社会、祖国......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他一定会胸怀坦荡,会自觉地帮助他人,助人为乐,而他自己也会是无限快乐的。
  感恩,是温暖的阳光,照到哪里都会灿烂辉煌;学会感恩,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会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广,会让我们心无旁骛地享受生活!
其他文献
一、教学缘由及概述  案例教学法的思想源于古代哲学家、教育家的实践和思考。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有"罕誓而喻"的教学思想,即讲解、分析例子,让人明白一定的道理。在西方,案例教学法要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案例译自英语"Case"一词,原意为状态、情形、事例等,就其概念而言,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权威的、公认的概念。就高中政治学科而言,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
期刊
期刊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这课主题有"从儿童眼中看战争""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通过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上完这课后引发了我的思考,品德与社会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该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对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优秀校园文化开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如何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中指出: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力推动下,高中政治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政治教学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 解决策略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果。但是面对新形势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在投身于新课改的工作进程的同时,也应对新课改的实施进行
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福祉、促进经济繁荣和保持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鲜有实证研究考察中国民生福利建设与民众信仰之间的关系。本文对社会保障与宗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系统包含监控、通信、收费、照明等多个系统,而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都要求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机电工
摘要:幼儿道德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及道德行为的教育。3—6岁的幼儿思维期具有直觉行为和具体形象性,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可塑性大,易受外界影响和支配,特别具有易感染、易暗示等特点,因此,在幼儿期进行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为他们一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道德教育可以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德
本篇依照发展是执政兴国是第一要务,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提出地方政府能力的构建。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在中世纪要达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初中学生的意识开始由他律向自律阶段发展,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和结论,而是有了一定的自己判断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主观分析行为。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常常冷不丁会冒出一些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小"意外"。有的老师会觉得这是某些学生在故意"找碴儿",也有的老师会转移话题避而不答。殊不知,这些小"意外"往往为老师制造了一个稍纵即逝的点拨的机会,只要我们从课堂实际出发,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要求,及时地调整教学安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