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为什么不能放进冰箱中保存

来源 :阅读(科学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w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把吃不完的水果放进冰箱里保鲜。不过,可不能把香蕉也放进冰箱里面保存,否则只会使它更快地变质。那么,这其中有什么科学道理呢?
  香蕉是热带水果,冰箱里的温度要比香蕉原来生长环境的温度低很多,为了努力适应冰箱的低温,香蕉只好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所以腐烂的速度反而要比沒放进冰箱时更快。
  除了香蕉之外,许多热带水果也比较“怕冷”,不适宜放在冰箱中冷藏。如果水果的果皮发生凹陷,出现一些黑褐色的斑点,就说明水果被冻伤了。冻伤的水果不仅营养成分遭到破坏,还很容易变质。再过几天,水果果肉的颜色就会变成褐色,并开始腐烂。
  日常生活中,热带水果最好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贮藏,如果一定要放入冰箱,应置于温度较高的蔬果槽中,保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天。有些买回来时还未成熟的热带水果,耐寒性更差,因此最好别放入冰箱中。否则,它们不仅不能正常地成熟,还会腐烂导致无法食用。热带水果从冰箱取出后,在正常温度下会加速变质,所以要尽早食用。
其他文献
英国的一个科学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特殊的衣服,它可以让不能说话的残疾儿童“说话”。  这种衣服由普通布料与能导电的碳纤维制成,与语言合成器连接。按压衣服的不同部位时,通过导电纤维的信号形式会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触发语言合成器,让残疾儿童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一位科学家说:“这种衣服洗涤或折叠后都不会损坏。”科学家们声称能够低成本大批量地生产这种衣服。  1.这种衣服的性质能在实验室里通过科学研究
期刊
这是一个多少带有些恐怖因素的科学幻想故事——  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毛德皇后地,美国科学考察站的两名探险队员外出考察,但却迟迟未归。考察站的其他成员不得不外出寻找,结果他们在空旷的雪地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深坑。  从深度来说,这个深坑已经远远低于海平面,透过它那透明的洞壁可以看见外边的大海。队员们依次下去,穿过洞底的隧道,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居然是一片开阔的地下世界,而且还布满了各种人类建筑,俨然是一座地
期刊
真正让眼镜蛇跳舞的不是笛声,而是吹笛人的动作,和手中晃来晃去的笛子。在眼镜蛇的眼里,吹笛人和笛子就是敌人。每当吹笛人吹起笛子,眼镜蛇便会本能地立起自己的前半部分身体,并警惕地随着笛子的移动而摆动自己的头部,以便自己能迅速地作出反应。由此可见,眼镜蛇不是听到音乐就会翩翩起舞,而是感觉到动静后,本能地開启防御模式。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吹笛人和眼镜蛇能很好地合作,大多只是表象。其实在眼镜蛇和吹笛人合作
期刊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啊!有凶猛的老虎、顽皮的猴子、憨态可掬的熊、脖子长长的长颈鹿。  后来,我们来到了鸟类展厅,我看到了一群披着洁白羽毛的丹顶鹤。突然,我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丹顶鹤不是用双脚站立的,而是只用一只脚站立。这是为什么呢?我感到很奇怪。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从中找到了答案。原来,丹顶鹤的这种行为很像人在长时间站立时,调整身
期刊
在夏天,食物难以保存,很容易就变质了,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食品中不仅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水,还含有很多酶类。在温度适宜而潮湿的空气中,这些营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不断发生一些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能使食品中的营养物质损失,而且极易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如蔬菜、水果腐爛变质大多是由这种反应造成的。  有些食品中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芳香物质、色素等不稳定物质,它们能很好地体现食物独特的风味和口感,但是这
期刊
星期天早上,妈妈准備煮鸡蛋给我吃。她先把鸡蛋放进锅里,再加入自来水,使水漫过鸡蛋,然后开小火煮鸡蛋。不一会儿,水烧开了,妈妈关掉火,用勺子把鸡蛋捞起来,浸入了冷水中。  我很奇怪:“妈妈,你为什么要把鸡蛋浸入冷水中呢?”妈妈笑着说:“鸡蛋在冷水中泡一下,鸡蛋壳才容易被剥下来啊。”“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问道。妈妈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你外婆告诉我的方法。”我虽然很好奇,却也没有继续追
期刊
同学们,相信“转基因”这个词你们或多或少都听过,自从它出现以来,围绕它进行的争议就从未间断过,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今天,这两个阵营将要对“转基因食品”发表自己的见解。  你们知道“转基因”是怎么回事吗?别急,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基因”。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些都是基因在遗传中所起的作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支持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
期刊
酒精学名叫乙醇,是医院里消毒杀菌用的常備药品。比如,护士给病人打针时,首先会给病人打针处的皮肤消毒。而消毒通常用的方法是,用一个或几个蘸了酒精的棉球在皮肤上擦一擦。酒精抹在皮肤上,会使人有凉爽的感觉,能减轻打针时的痛感。酒精还有易挥发的特点,皮肤涂上酒精后,酒精不一会儿就挥发掉了,不留痕迹。学校里一些动物标本,如蛇、青蛙、鱼等,都浸泡在酒精里,就是因为细菌无法在酒精里生存、繁殖,这些标本才不会腐烂
期刊
谢灵顿(1857—1952),英国生理学家。  1857年,谢靈顿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伊斯灵顿。他于188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1891年,谢灵顿担任伦敦大学兽医院布朗研究所所长。1894年,谢灵顿发现支配肌肉的神经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和引起肌肉收缩的运动神经纤维。他证明在反射活动中,当一群肌肉兴奋时,相对的另一群肌肉就被抑制。这种交互神经支配理论被称为“谢灵顿定律”。  1906年,谢灵顿出版了专著《神经
期刊
看上去“安静生长”的植物,在看不见的地下世界里却有着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一项由中国、德国、英国三国学者共同参与的最新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通过根部释放的化学物质互相“对话”。这种由化学物质主导的“交流”,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的微环境,调节养分供给,甚至影响产量。  据研究人员介绍,植物根系从土壤中汲取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也释放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改变了原本土壤里的水、气、生物等微环境,这些改变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