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地区麻疹住院儿童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_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12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82例麻疹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了解麻疹病毒基因分型,为进一步控制麻疹的流行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82例麻疹患儿的性别、年龄、流行趋势和发病季节、麻疹疫苗的接种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并应用RT–PCR方法对随机采样的麻疹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麻疹病毒检测,PCR扩增阳性的片段进一步行麻疹基因测序分型。

结果

(1)临床流行病学资料:182例患者中,男125例,女57例,男∶女=2.2∶1;年龄3~89个月,<9月龄127例(69.8%);4至8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4、5月份为发病最高峰;182例麻疹患儿中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11例(6.0%),其中5例接种疫苗2周内发病,无接种史者167例(91.8%),接种史不详者4例(2.2%)。流动人口(144例)中适于麻疹疫苗接种者的麻疹疫苗接种率8.5%(6/71),与本市户籍人口中适于接种年龄的患儿接种率(29.4%,5/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P=0.004)。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24例(13.2%),接触史不详者153例(84.1%),否认接触史5例(2.7%)。(2)临床表现:182例均有发热及皮疹(100%),体温高于39 ℃者145例(79.7%),热程2~38 d;典型麻疹165例(90.7%),不典型麻疹17例,轻型麻疹14例,重型麻疹2例,可疑异型麻疹1例。(3)常见并发症:肺炎96例(52.8%),喉炎80例(44.0%),支气管炎38例(20.9%),肝功能损害15例(8.2%),心肌损害11例(6.0%),高热惊厥3例(1.6%)。96例麻疹肺炎患儿中92例进行痰病原学检测,细菌培养阳性者38例(41%),最常见的病原分别为肺炎链球菌(11例,29%)、流感嗜血杆菌(6例,16%)、卡他莫拉菌(4例,11%)、大肠埃希菌(4例,11%)、假丝酵母菌(4例,11%)、肺炎支原体(4例,11%)、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8%)。(4)54例麻疹病毒基因型检测均为H1a基因型。

结论

春季为上海地区儿童麻疹的高发季节,9月龄以下婴儿及流动人口中适龄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为易感儿童,绝大多数表现为典型麻疹,肺炎仍是儿童麻疹的常见并发症。麻疹病毒基因型为H1a基因亚型。提高易感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率,是预防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远期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31例 (62只眼),所有患儿均接受了同期双眼白内障吸除、后囊膜切除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进行密切随访,对末次检查时的单眼视力、双眼视力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患儿末次随访时的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与随访时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丹参素通过血眼屏障的能力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方法实验研究。72只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6只) 、血浆组 (6只,再分为10个亚组,每亚组6只,对应给药后10个时间点) 及房水组 (60只) 。对照组0.85%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其余两组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的丹参素,于注射后不同时间取血浆和房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丹参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采用DAS2.0版药物代谢动力学
目的探讨中文阅读视力表设计的可行性和基本表达。方法阅读视力表中文字水平确定为小学三年级水平,字体为宋体;句子为包含30个字符的连续文本,每个句子中包含27个常用汉字 (即2个标点之间的汉字个数为9个),3个标点符号;所选的80个句子之间无上下文线索,具有独立的意义;字体大小有13种,增率为0.1对数单位,即1.2589,与标准对数视力表的增幅与增率对应;字体大小以2.5点数 (pt) 为临界阈值。
期刊
目的探讨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 (MEWDS) 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 (FAF) 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邢台市眼科医院检查并确诊为MEWDS的8例 (8只眼)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9~ 48岁,平均33岁。就诊至发病时间为2~ 12 d,平均6.5 d。采用共焦激光扫描仪同步眼底血管造影模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眼底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