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在实践课改新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如何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95-01
  小学音乐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大多数音乐课堂往往存在着对音乐课重视度较低或者课堂缺乏趣味性等弊端。所以,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了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应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导入是新课教学的第一步。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复习导入法。
  新的知识往往都和旧知识会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先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如对之前教过的歌曲进行复习,或扼要总结出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引出与它们相联系的新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2.舞蹈引入法。
  如《青春舞曲》,可以先由教师或者有舞蹈基础的学生表演一段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让学生欣赏新疆舞蹈中扬眉动目、晃头移颈、拍掌弹指的动作。另外,昂首、挺胸、立腰也是新疆舞蹈的基本造型,显示女性婀娜的体态线条。
  3.创设情境导入法。
  小学生可塑性强,他们不光喜欢新奇直观的画面,更喜欢参与一切娱乐活动。在教学中可根据新课内容,充分利用音乐、视频、环境布置、道具等元素创设情境,烘托气氛,使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犹如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事,从而陶醉在这情境之中,使学生兴趣达到最佳状态。
  4.故事导入法。
  在教学中,我经常用讲故事的形式(如典故、传说、历史故事等)导入对新知识、新课题的讲解。故事导入突出了情趣性,最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使其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去。但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内容与课题要紧密相连,做到贴切、典型,才能更好地起到激活学生学习思维的作用。
  5.谜语导入法。
  猜谜语是少年儿童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喜好,根据歌曲内容或题目设计有趣的谜语作为课堂导入。如在教唱《小燕子》一课时,我问同学们:“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向南去,春天回来早,猜一猜它是谁?谁能上台表演一下它的样子?”学生顿时就来劲了,课堂气氛随即活跃起来,同时还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有效教学,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課堂氛围
  小学音乐课的课堂三部曲是由发声训练、节奏练习,唱歌训练三部分组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理,是十分重要的。我精心组织各种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音乐课堂教学既生动又活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快乐的心境中进行即兴创编,引导学生利用肢体动作,准确地感知、记忆、创编各种节奏。这些活动可以训练学生通过身体动作,由外及内地帮助学生感悟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觉得把学生教会就完成了任务,后来我发现让学生改一改、编一编歌词,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的上课积极性空前高涨。常用的方法是:改变歌曲中的名词、动词等部分。孩子们唱着自己编的歌,内心一定非常开心快乐。还可以通过加入生活中的小故事,加入学生的名字等方法改编歌词,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获得乐趣,获得学习的动力。另外,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歌曲小联唱、个人的即兴表演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对表现活跃的学生提出表扬,对不太爱唱的学生多多鼓励,使学生热爱音乐课、热爱音乐教师。
  三、有效控制,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一节课堂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控制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应该将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的把握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有效控制教学时间。其具体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小学音乐老师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使老师做到心中有数,而且教学目标也会引导着老师进行高效的教学。
  (2)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合理安排教学量。音乐老师应当充分考虑到每个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然后在尊重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备课,不能够贪多。例如,老师可以提前安排好练唱的时间、次数等,这样就可以做到课前心里有数,课上提高效率。
  (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老师应充分展开课堂,全面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老师需要做到有效地传授知识、课堂上巧用提问的技巧、有效地倾听学生的讲话,这样才能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有效评价, 注重有效的课堂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好的、积极的评价可以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个别差异、对孩子做出客观的、准确、激励性的评价,这就需要老师掌握好分寸,让评价起到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
  2.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他们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音乐课堂上的评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评价,使自己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给自己提供表现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机会,同时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能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发挥孩子们的主体评价意识。
其他文献
<正> 1985年统配煤矿对国家实行了总承包,办法是可行的。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力争兑现、抓好落实。在此过程中,如何解决好超产煤的运输、销售问题,刻不容缓。否则,煤矿超产不能
目前学术界蔓延着一股否定剩余价值理论的思潮。某些照搬西方经济原理的攻击性言论,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负面影响。针对"充分竞争条件下不可能有剩余价值"的观点,可从理论—依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州市告别了乡镇企业时代,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构成了"苏州模式".本文分析了"苏州模式"的特点和产生原因、运行环境和机制,还分析了它对苏州经济的影响和
当企业集群形成品牌后,集群品牌具有一定范围的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的性质,企业中的个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给企业集群的品牌经营带来风险.本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得出:当企业
课堂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接受基本的艺术熏陶、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衡量一个老师、一所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美术课程不
<正> 可行性研究作为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论证的科学方法,已受到各行各业的普遍重视,并被国家确定为基本建设程序的一个重要阶段。煤炭工业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坚持这样的指导思想,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班级管理,才更能让学生主动接受教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十节的内容,它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在学习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后有应用这一规律解决
<正> 在贝乔拉煤田沃尔库塔煤炭生产联合公司的“伏尔加绍尔斯克”矿,由A.T.丘米切夫领导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光荣矿工掘进队,自1983年2月20日起,在十一掘进区
【摘 要】在网络环境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被提出新要求,如何指引学生科学使用网络,在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更好地成才成长是班主任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路径。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班主任管理工作;创新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