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源片场下跪 闫学晶落泪

来源 :北京电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51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西某医院,上周日,医院里的一座新楼5层,电视剧《家有一老》正在这里拍摄。本刊记者前往探班。
  来到5层,记者就看见了很多医生护士,还以为这里还在真正的看病医疗,但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一些是剧中的演员,一些是群众演员,今天,要拍摄在医院里发生的几场戏。一笔巨款引发各种矛盾
  《家有一老》由北京典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拍,沈燕林执导,闫学晶、杜源、张少华、赵芮、郭东文、句号、褚峰、丁建钧等人主演。该剧以一笔四十万巨款神秘失踪开场,巨款消失导致余志刚一家陷入巨大的经济与情感危机中,余家长子立夏,长女立春以及次女立秋在这场危机来袭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小娇生惯养的立秋面对患病的老爸与变脸的丈夫以及各怀鬼胎的亲戚朋友,毅然承担起家中一切,虽然经历不少磨难与挫折,立秋却毫无怨言一肩承担。在“仇人”赵东方疯狂报复下,老爸被迫抖出立秋的真正身世。出品方负责人杨晓明表示:《家有一老》给观众传达一个道理:子女要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问题,父母也需要充分理解子女的难处,两个辈分的人互换角度相互理解才能让家庭和睦和谐。
  闫学晶眼泪来得快
  记者看到了杜源和闫学晶,闫学晶介绍,她在剧中饰演余立秋,她拍摄这部戏最愉快的是剧中有两宝,“老爸和老妈。老妈张少华是剧组的大美妞,而老爸杜源则是老顽童。”
  虽然戏外愉快,但是马上要拍摄的却是一场冲突戏。为了让大家明白要拍的是什么,杜源亲自担当解说,给记者详细介绍了这场戏。记者终于听明白了。这场戏是:面对一直折磨家人的“仇人”赵东方,闫学晶饰演的余立秋与杜源饰演的父亲余志刚为了家人,还是到医院亲自向赵东方道歉,但却遭到赵东方的百般刁难。父亲余志刚因此而向对方下跪。
  这场戏开机前,杜源和闫学晶等人又好好地商量了一下剧本,然后开拍。在病房中,杜源和闫学晶马上进入角色,杜源情绪激动,突然跪下,而闫学晶大声说:“爸,您不用跪。”拉起杜源,脸上流下眼泪。闫学晶哭着冲出了病房。导演一声“过”。围观的记者不约而同给了他们掌声。而病房外的闫学晶还在抹眼泪。
其他文献
37岁是许多西画大师的命坎,拉斐尔、卡拉瓦乔等在37岁结束了生命。近代油画大师凡·高在37岁时用手枪向自己的胸膛开了两枪。他们都是在这个年龄达到了艺术的顶峰而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但37年的时间对国画而言是连起步的门槛都不会跨过的。齐白石57岁开始衰年变法,90岁达到艺术的辉煌。八大山人、黄宾虹等艺术大师如果没有时间的积累就没有他们技艺的完善和艺术的最终成熟,更没有国画大师名分的确立。  有人说西
期刊
展览时间:1月8日至3月31日  展览地点:荣宝斋大厦二楼美术馆  笺谱是指以传统雕版印刷方法印在宣纸(信纸大小)上的浅淡图饰的成册样稿。那些印有图饰的宣纸供人们作诗、写信之用,可称为诗笺、信笺。荣宝斋自1896年设“帖套作”就开始印制笺纸,许多画家专门为荣宝斋印制笺谱挥毫作画。经过多年的积累,笺谱画稿成为荣宝斋藏品中一个特殊的艺术品类。
期刊
展览时间:3月8日-3月18日  展览地点:炎黄艺术馆  本次展览邀请了40位青年女艺术家参加,展览作品包括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不同的门类,风格、形式和内容都各具特色,在整体上这些作品是鲜活的,有朝气的,有生机活力的。  参加这个画展的女画家们都是70、80后出生,并接受过良好的学院教育,极具艺术才华,是当下这个绘画群体中的一部分优秀者,她们在“当代艺术”风靡世界和艺术教育成为当前时尚的时候
期刊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览时间:3月1日-3月28日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发展祖国的美术事业。国家决定公派留学生赴前苏联学习美术。从1953年第一批青年美术家“留学到苏联”至今,时间已过去了整整60年。这一代青年在留苏的日子里与祖国共命运。肩负历史使命和事业重托,刻苦学习、研究和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留下了难忘的青春与艺术岁月。归国以后,这批艺术家为新中国的美术创作、理论建构和美术教育事业辛
期刊
从凤凰卫视的《说吧》到旅游卫视的《那小嘴》,那威凭着一张巧嘴说乐四方、吃遍天下,被观众亲切地称作“京派侃爷”。这位身材肥硕、语言幽默的名嘴小时候却是身材苗条、不善言谈。“我小时候是一个不善于言谈的人,老挨欺负,不知道哪天突然闻就能说了。而且我小时候很瘦,之所以变胖是因为饮食习惯不好,我喜欢吃凉的,吃饭快,饮食不规律。”  上世纪80年代,那威加入了学通社(北京市中学生通讯社),还当上了东城分社社长
期刊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具体这句口号是在哪一年,什么背景下,由谁提出来的7我都不记得了。我只知道,在我的印象中,的确是有这么一句口号。如果有谁坚持说根本就没有这句口号的话,那就算是我提出来的好了。至于为什么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呢?因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可以修身养性,可以增长见识……  我今年已经50岁了,如果说我在40岁之前,多少还会读一些对提高我的工作能力有所帮助的书的话。这10年,我读的就都是
期刊
丙戌秋日,余赴太行作水墨写生,住石板岩村,随行有弟子二十人。  太行巍巍,仰之弥高。巨石顶天,做大块之文章;沟壑纵横,传空谷之回音。高家台上炊烟,飘散几缕;桃花谷里人家,瀑挂九连。鸡犬之声相闻,道路行人不绝。我与诸生,访唐塔,读古碑,入林虑,探洪谷。遥想荆浩当年,布衣芒鞋,悠游其间,好一派道骨仙风。  于是,我师古人,仰观俯察,我师造化,待细把山川图画。一周之中,得稿二十余帧,有感有悟,有所体会。
期刊
上周四晚浙江卫视《壹周立波秀》节目中,油头粉面的周立波继续表演着他满口娘娘腔的脱口秀,继续拿捏着他莲步轻移、分花拂柳般的身姿,继续伸出他标志性的表演手势兰花指,轻声轻气地把我们,或许也包括他曾经的童年嘲弄了一番:“小时候的学生作文没实话,比如今天我过马路搀扶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说谢谢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我回答不用谢,我叫红领巾。你看那时的孩子多傻啊!真够傻的!”  台下的一帮观众跟着周立波这句连
期刊
由严歌苓担任编剧。专门为蒋雯丽量身打造的电视剧《娘要嫁人》正在北京卫视播出,该对讲述了蒋雯丽饰演的寡妇齐之芳在带着三个孩子的情况下,面对三个年龄身份不同。但对她都是一往情深的男人的追求。一直坚守内心对于爱的渴望。以不凑合的态度面对情感,经历种种磨难。最后到了70岁还是没有把自己嫁出去的故事。该对播出后。引发观众热议,一些观众肯定齐之芳的做法。而一些观众却表示齐之芳太矫情。  张信哲在《爱如潮水》中
期刊
在海内外极具盛名和影响力的“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2-2013”日前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行。本刊记者有幸在现场拍摄采访了这一世界华人的颁奖盛典。凤凰卫视、凤凰网及海内外的众多华人媒体与全球的华人精英们齐聚“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的现场,记者在后台看到一个个获奖人的熟悉面孔:星云大师、莫言、郎朗、王俊、陈其钢、孙大文、林心瑜、关惠群、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科学家、神舟九号的3名宇航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