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读书史

来源 :北京电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cfje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具体这句口号是在哪一年,什么背景下,由谁提出来的7我都不记得了。我只知道,在我的印象中,的确是有这么一句口号。如果有谁坚持说根本就没有这句口号的话,那就算是我提出来的好了。至于为什么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呢?因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可以修身养性,可以增长见识……
  我今年已经50岁了,如果说我在40岁之前,多少还会读一些对提高我的工作能力有所帮助的书的话。这10年,我读的就都是些闲书了。我比较爱读的是小说、历史人物传记、诗话、词话、野史和我认为有趣的一些感悟人生的散文、小品文。读这些东西,还真不是为了要研究点什么,就是爱看,觉着好玩。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聊聊我的读书史,从哪儿说起呢?就从我上幼儿园时说起吧:比起很多和我同龄的孩子幸运的是,我曾有过一大箱子小人书,应该不少于两百本。不仅有全套的“三国”、“水浒”、“岳飞传”和“西汉演义”;有“雷锋”、“王杰”、“黄继光”、“欧阳海”、“董存瑞”、“邢燕子”…有“鲁班”、“张衡”、“祖冲之”有“秦始皇”、“商秧”、“王安石”有“大泽乡”、“绿林”、“赤眉”、“黄巾”、“三元里”……这些要都留着的话,现在应该能发笔小财了。可惜。后来我随父母去了宁夏干校,居然也将那一箱子小人书都带到了宁夏。去了以后,我就进了干校办的一个子弟幼儿园,那个幼儿园里什么都没有,我也忘了当时是什么情况,反正是一股脑地把那一箱子小人书都捐给那个幼儿园了。
  1971年,我回北京上小学,住在姥姥家,姥姥家有一个小书架,上面有全套马恩列斯选集、毛泽东选集、鲁迅杂文外,还有小说,我有印象的,有《青春之歌》、《三国演义》、《呐喊》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氓》。大约用了三年的时间,竟让我把这些书都读了一遍。我自己第一次买书,应该是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还记得当时我一共买了六本书,其中五本是林汉达、曹余章合著的一套《上下五千年》,一本是法布尔的《昆虫记》。
  《昆虫记》我甚至都连50页都没看到,就因没意思而不想再看了。《上下五千年》我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头看到了尾,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它是特别经典的一本书。因为我觉得,对于一个不是专做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人来说,这套书所能给予你的,应该足够你在日常生活中应付各种与中国古代史沾边儿的聊天了。它的文字非常直白,凡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顺畅地把它读下来,如果要我给当下的广大青少年推荐一本书的话,这套书我肯定要大推特荐的。
其他文献
于震,地道的北京爷们儿,在荧幕上塑造众多硬汉形象;马少骅,儒雅的上海男人,多次成功饰演革命先驱孙中山,被公认为演艺圈最像孙中山的演员。他们一个高大冷峻,一个风度翩翩,首次携手合作电视剧《一个鬼子都不留》,就成为奠逆之交。于震、马少骅为您解密南北男人的双面生活。北京爷们儿于震,脾气火暴,心底柔情,节目现场,于震笑对传言,表示胆小的自己“不仅没打过导演,中戏毕业后没打过任何人”。海派男人马少骅:儒雅外
期刊
主演:邵峰 李菁菁  故事发生在山西汾河边的一座小镇上。在“植树造林,清洁垃圾,保护母亲河,建设新农村”的大形势下,本已退居二线的乡镇干部万跃进帮年轻书记马彦芳分担了清洁垃圾的工作重担,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圆难,家人和工作伙伴的支持和帮助,终于让小镇成为县里植树造林和垃圾清洁工作的先进。当年与老万传过绯闻的乔锁兰到镇里参与植树造林工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老万处处躲避,没想到还
期刊
我的太太和女儿都特别喜爱小动物,家里先后养过5次狗、3次鸭子、2次兔子,她们还养过仓鼠、巴西龟、小鹌鹑、小鸡……我天性慵懒,不喜欢打理家中的卫生,这些小家伙们垂吃、喝、拉、撒……更是麻烦。反对她们在家养小动物成为了我家政斗争的一项重要主张。  初来乍到时表现很乖  然而,她们在没经过我这个“一家之主”可意的情况下,先斩后奏的又买回一只小狗,小狗刚到我家3个多月,全身毛大部分是黑色的,取名墨墨。墨墨
期刊
很多司机反映当车内空调开启的时候,会出现异味,如灰尘味、霉味,一些司机会出现头晕、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由此看来,汽车空调系统是污染最为严重的部位。所以,首先要在专业的养车机构打开空调室内机的外壳,取下并冲洗过滤网,擦拭蒸发器的表面,但这样不能对空调蒸发器的缝隙及送风系统进行全面的清洗而蒸发器的内部正是灰尘堵塞最严重、细菌、病毒最容易滋生繁殖的地方。而且这种采用高压水冲、气吹、喷洒的清洗方法不仅不
期刊
2013年伊始,刘威葳暂时摘下“工作狂”标签,与朋友一起来了场“要风有风要雨有雨”的澳洲行——“先是去悉尼,然后去了布里斯班、黄金海岸、爱理海滩、大堡礁,再回来去墨尔本,然后再从星尔本到沙尔图,走了大洋路。基本上有名的景点、海岸线、海滩。都去了!”  上次见到刘威葳。是在2012年南京炎热的片场,彼时她正在拍自我感觉最有挑战性的电视剧《推拿》,她演一位全盲的推拿师。那一年,她拍了三部戏,外加辗转于
期刊
37岁是许多西画大师的命坎,拉斐尔、卡拉瓦乔等在37岁结束了生命。近代油画大师凡·高在37岁时用手枪向自己的胸膛开了两枪。他们都是在这个年龄达到了艺术的顶峰而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但37年的时间对国画而言是连起步的门槛都不会跨过的。齐白石57岁开始衰年变法,90岁达到艺术的辉煌。八大山人、黄宾虹等艺术大师如果没有时间的积累就没有他们技艺的完善和艺术的最终成熟,更没有国画大师名分的确立。  有人说西
期刊
展览时间:1月8日至3月31日  展览地点:荣宝斋大厦二楼美术馆  笺谱是指以传统雕版印刷方法印在宣纸(信纸大小)上的浅淡图饰的成册样稿。那些印有图饰的宣纸供人们作诗、写信之用,可称为诗笺、信笺。荣宝斋自1896年设“帖套作”就开始印制笺纸,许多画家专门为荣宝斋印制笺谱挥毫作画。经过多年的积累,笺谱画稿成为荣宝斋藏品中一个特殊的艺术品类。
期刊
展览时间:3月8日-3月18日  展览地点:炎黄艺术馆  本次展览邀请了40位青年女艺术家参加,展览作品包括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不同的门类,风格、形式和内容都各具特色,在整体上这些作品是鲜活的,有朝气的,有生机活力的。  参加这个画展的女画家们都是70、80后出生,并接受过良好的学院教育,极具艺术才华,是当下这个绘画群体中的一部分优秀者,她们在“当代艺术”风靡世界和艺术教育成为当前时尚的时候
期刊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览时间:3月1日-3月28日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发展祖国的美术事业。国家决定公派留学生赴前苏联学习美术。从1953年第一批青年美术家“留学到苏联”至今,时间已过去了整整60年。这一代青年在留苏的日子里与祖国共命运。肩负历史使命和事业重托,刻苦学习、研究和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留下了难忘的青春与艺术岁月。归国以后,这批艺术家为新中国的美术创作、理论建构和美术教育事业辛
期刊
从凤凰卫视的《说吧》到旅游卫视的《那小嘴》,那威凭着一张巧嘴说乐四方、吃遍天下,被观众亲切地称作“京派侃爷”。这位身材肥硕、语言幽默的名嘴小时候却是身材苗条、不善言谈。“我小时候是一个不善于言谈的人,老挨欺负,不知道哪天突然闻就能说了。而且我小时候很瘦,之所以变胖是因为饮食习惯不好,我喜欢吃凉的,吃饭快,饮食不规律。”  上世纪80年代,那威加入了学通社(北京市中学生通讯社),还当上了东城分社社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