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思考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8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深入实践进程中,涌现出诸多创新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合理、广泛、频繁应用,为改善我国教育教学现状做出了突出贡献。以语文学科为例,多文本阅读教学方法正在被广大的师生认可,其教学价值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基于此,围绕多文本阅读教学展开探索,进一步阐述和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策略,希望可以给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带去教学上的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文本阅读教学;写作能力
   多文本阅读教学,主要指围绕一个议题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最终达成共识的一种阅读手段,与以往的阅读教学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也体现出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关注和重视的教学手段。想要借助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未尝不可,需要以教师合理筹划、安排、实施为前提条件。以下为个人见解下的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一、合理选文,将文本聚合
   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良好开展有利于达成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选文工作,这项工作至关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有效提升,所以,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重点关注和把握。
   这里建议初中语文教师结合教学需求、选定的议题搜索符合要求的文章,如此教学才具有针对性,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也将更强。待文章选择完毕后,需要进一步将文本聚合,一般来说,文本聚合方法可酌情选择以下几种:
   1.根据文章主题找到切入点来进行聚合。同样是描写和刻画人物,可将传颂人物品质、精神的文章串联和聚合到一起,如《邓稼先》《纪念白求恩》;可将描述小人物的文章串联和聚合到一起,如《老王》《回忆我的母亲》,如若可以做到如此搭配,效果甚好。
   2.根据同一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聚合。可将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聚合起来,可以带学生走入鲁迅先生的内心深处。
   3.根据文本表达的相同情感将文本聚合起来。如《观沧海》《黄河颂》等,都表达了对我国壮丽河山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中认知多种写作手法,开阔眼界
   以往学生的写作作品之所以没有趣味、没有欣赏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写作过于单一化、机械化,并没有较多的新意和创意,这与学生本身没有积累较多写作手法相关,想要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升,还需从写作眼界入手。
   这里建议学生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结合教材每个单元所选相同主题的作品,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但体裁、写作手法都不同,我们可以为学生准备与写作手法相关的学习问题,如“文章中共采用了几种写作手法”“这些写作手法的优点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入思考并实现有效阅读,既可保障学生在阅读中加深对各种写作手法的认知和了解,又可开阔学生眼界,对学生日后实现多样化写作有较大帮助。
   三、适当指导与点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升华情感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时常会强调写作内容要积极、充满正能量,同时,也在不断告诫学生带有情感去写作,只有如此,才可保障写出的作品有价值、有内涵,但是学生往往做不到这些,这与学生没有对比、没有学习对象存在必然关联,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并助力学生提升写作水平,语文教师还需在学生多文本阅读中适当指导和点拨。
   简单来说,就是要在学生不解之时进行启发,而非将正确论点直接抛给学生,属于“授人以渔”的教学行为,如在学《卖油翁》时,陈尧咨和卖油翁的精彩对话,关键词“睨”“颔”“忿”“笑”等的分析,便可让学生积累思考、分析经验,既可更好地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又可更好地掌握解读要诀,以便之后阅读更晦涩难懂的文章更顺畅。此外,还要在学生对文章情感理解出现偏差之余及时纠正,確保学生可以正确看待各种复杂情感并产生共鸣,为了确保学生有更深的体会并升华情感,教师可借助表演活动、情境渲染等手段让学生受益匪浅,从而保障学生之后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四、结合多元阅读文本展开仿写、续写、扩写,强化写作素养
   待学生将文本阅读完毕且对文本内容、情感有更深认知,教师可结合提供的文本素材展开别开生面的仿写、续写、扩写活动,以便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想要写出更令人满意的文章将会轻而易举。
   在仿写中,主要将重点放在学生掌握写作技能层面,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分析作者怎样描写紫藤萝花,从形状、色彩、香味等方面描写,以花瀑、花穗、花朵为描写顺序,化静为动的写法。帮助学生回忆概括以前学过的《春》《观沧海》等描写景物的方法,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相关写作技能并做到合理应用,即可在日后写作中灵活应用,以便提高写作作品的综合价值;在续写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皇帝的新装》等文本,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联想,进而激活学生思维、挖掘学生写作潜力,可为写作作品附加多种魅力;扩写活动,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写作更规范、更得体,方可在写作中犯较大过错,也可保障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多文本阅读教学属于一类创新教学方法,借助这类教学方法提升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存在较大可能性,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花费较多精力和心血,更要全权做好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最终必将收获理想成果。
   参考文献:
   [1]郝海峰.让多文本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J].文学教育(下),2017(4):132-133.
   [2]彭朝霞.培养群文阅读素养 提升“三度”写作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2):87.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学开始看图写话,到初中、高中几百字的作文,再到大学的论文,都需要学生写作,时刻都在考验着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和写作水平,同时写作在语文考试中占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写作水平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语文学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可见写作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伴随着学生时代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都要求
摘要: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而且有利于放松身心。虽然初中阶段的课业任务偏重,但也不能忽视体育锻炼。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主动性,并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立足初中体育课堂,重点分析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有关策略。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课堂;初中;方法;研究分析   体育课程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其在初中课程体系中所占地位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是学生通过锻炼强化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初中学生在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当具有一定的自身发展前瞻性和拓展性,在乡土地理教学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过程中,逐渐渗透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可以通过本土地域特色以及文化教育内涵形成重要的自我发展方向。教师在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家乡特色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远大志向。在探索生涯规划教育有效策略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好
摘要:大量研究证明,约有10%~3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良好的同伴关系和适应能力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各个方面有直接的正向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使初中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MSSMHS;心理健康问题;同伴关系;适应   一、背景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所谓健康,不仅在于
摘要:英语写作(English Writing)是学习英语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所掌握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遣词造句等综合运用能力。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思维导图(Mind Map)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已被实践证明效果显著。通过什么是思维导图、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如何用思维导图三方面来阐述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写作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摘要: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历史事件中蕴含着家国主要情感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能力目标体现,初中历史课堂中家国情怀理念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从学科内容中挖掘家国情怀元素,培养学生形成家国情怀素养,也是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学生;情感;家国情怀;教学;课堂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明志,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家国情怀是一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注重单元课例的设计,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与应用,提高数学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整体把握单元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抓住单元教学重点,强化数学思想的方法应用训练;注重单元复习,提炼与概括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知识的特点,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中心,设计教学课例,促
新订正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为此,初中化学课堂要根据学科特点,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全方位实现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以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不仅是一种专业的态度,更是一种历史的使命和责任。   一、转变化学课堂教学思路,树立化学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理念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不应该只将提高成绩作为唯一的目标。初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在记忆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作为重点,认识历史,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有效性,让学生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自身素养建设,进一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都十分单调和枯燥,对学生拓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