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与广西高校反腐倡廉教育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中,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不但丰富了教育素材,拓展了教育载体,而且提供了实践基地。因此,广西高校在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时,应将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活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以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廉政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 广西高校 反腐倡廉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37-03
  当前,高校在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时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师生的兴趣不高,部分人认为内容过于枯燥。那么,如何增强高校反腐倡廉教育的吸引力,以有效推进廉政教育?笔者认为,如果反腐倡廉教育能够贴近师生的生活和实际,他们才愿意主动去学习和实践,这对他们来说才更具有吸引力,效果会更好。习近平指出:“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在高校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时,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廉政文化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在广西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中的意义和运用进行探讨。

一、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概述


  壮族红色廉政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壮族地区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廉政文化。它包含着物质红色廉政文化和非物质红色廉政文化两种形态。
  (一)壮族物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
  壮族物质红色廉政文化是指中共领导壮族人民在革命活动中留下的遗址、遗迹及后人建立的纪念设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西壮族地区一直是中共进行革命活动的重点区域,留下了许多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又建设了众多的纪念场馆,这些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是壮族红色廉政文化的重要物质资源。
  在桂西北地区,形成了以百色为中心的右江流域和以东兰县为中心的红水河流域壮族物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聚集区。如百色市有红七军军部旧址、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碑,乐业县有红七军红八军会师纪念馆,河池市有红军标语楼,靖西县有红八军攻城遗址,东兰县有壮乡将军纪念馆、韦国清故居、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故居、韦拔群纪念馆等。
  在桂西南地区,形成了以南宁为中心的壮族物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聚集区,如南宁市有中共广西省委机关旧址、烈士陵园、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龙州县有红八军军部旧址、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纪念馆,等等。
  在桂中地区,形成了以柳州为中心的壮族物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聚集区,革命遗址有中共柳州支部干事会旧址、共青团柳州支部旧址、中共柳州支部旧址、中共桂柳区委旧址等。桂北、桂东北、桂东南等地,尽管壮族人口较少,但壮族先烈也在这些地方战斗过,如红七军到达江西后,后来参加了长征,他们在湘江战役中做出重大牺牲,兴安、灌阳等地至今留有当年的战斗遗址,兴安县湘江战役纪念馆也收藏了大量壮族红军官兵战斗的图片、文献和实物资料。
  壮族地区的这些物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既是著名的红色景点,也是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已成为广西对高校师生进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壮族非物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
  壮族非物质红色廉政文化是指中共领导壮族人民革命斗争过程中的廉政事件、人物、精神和艺术等的无形廉政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廉政组织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壮族人民武装和政权机关在革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民服务等工作作风及廉政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措施。如1929年10月,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发布的《最低政纲草案》有“官兵待遇平等”“军队财政公开”等规定。中共在右江根据地建设中,非常重视政治思想和作风建设,提出了“注意集体领导”“实行民主化”“严格执行纪律”等组织建设大纲,规定了党的建设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十万山区地委在给全地区党员的通知中指出:“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关门主义、军阀主义等脱离与背弃群众的残余歪风与恶习,为使党真正成为群众性的先进领导的革命政党而斗争。”这些廉政组织文化,对今天的反腐倡廉教育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是廉政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壮族革命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淡泊名利、从政为民等高尚风格。韦拔群是广西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突出代表,是杰出的壮族革命领袖和红七军将领。毛泽东称他是“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农民领袖”,“党的好干部”。邓小平称他“他一贯谨守党所分配给他的工作岗位,准确地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2013年6月,彭清华指出:“韦拔群烈士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铸就了‘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追求真理、百折不挠、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拔群精神,树立了一座巍巍丰碑。”“拔群精神”无疑是对韦拔群奋斗历程和廉政情怀的高度概括。
  壮族革命前辈不但为革命胜利做出杰出贡献,而且也是廉洁奉公的风范。他们不但对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有许多理论建树,而且率先垂范,言行一致,注意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并能关心群众,在思想上、作风上堪称廉政楷模。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廉洁白律的从政品质,为高校师生树立了良好的廉政榜样,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是廉政艺术文化。即壮族人民在反腐倡廉和动员群众中宣传党的廉政政策、培育社会廉政风气等方面采取的文化艺术形式。如1930年东兰县苏维埃颁布的《目前宣传标语》中有“肃清苏维埃委员豪绅化官僚化”“反对苏维埃政府变团局衙门”等内容。东兰县苏维埃政权还采用山歌、戏剧、漫画、标语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力宣扬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政策,对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壮大红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对广西高校反腐倡廉的重大意义

  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中共领导的壮族人民武装和政权廉洁自律和严于律己精神的真实写照,为反腐倡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道德教育,开展广西高校反腐倡廉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提供鲜活和生动的案例素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民情,都有为国家和民族进步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和值得瞻仰的历史遗址遗迹。高校师生往往对自己家乡和本民族的人、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时,适当补充一些地方和民族史料,会使师生感到十分亲切,从而使大家认为反腐倡廉教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事情,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现实存在。
  广西壮族地区的高校师生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壮族,对他们来说,民族和地方历史大都源自于自己的家乡,杰出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就出现在他们附近,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的好奇和亲近感,他们也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其他民族的师生因在壮族地区学习和生活,往往也对壮族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从这方面来说,这些资源为广西高校反腐倡廉教育提供大量生动翔实的素材。因此,将这些资源融入广西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不但会引起壮族师生的极大兴趣,而且能通过壮族师生影响其他民族师生,有利于改变廉政教育的枯燥面目,激发师生对反腐倡廉的关注,增强廉政教育的亲和力,使教育更容易为师生认可和接受。
  (二)拓展教育载体及教育形式
  高校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时,积极挖掘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有利于营造浓郁的校园反腐倡廉文化氛围,如通过组织大学生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板报展、图片展等形式,能拓展反腐倡廉教育载体和形式,从而寓反腐倡廉教育于校园红色廉政文化活动之中,能极大提高搞教育的实效性。
  将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融入反腐倡廉教育,不但可以从情感上缩短师生与理论教育的时空距离,而且还能起到由此及彼的作用,易于引导师生把对地方和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极情感和兴趣转移到对反腐倡廉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上,从而到达激发师生学习廉政理论的目的。其他民族师生因在壮族地区高校工作和学习,若让他们了解这些文化,对提高他们的廉政意识,增强廉洁道德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提供实践教育基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场教学是高校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壮族大量的物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为高校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践教育基地。因此,广西高校可将壮族物质红色廉政资源用于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建设,如组织师生前往基地接受党风廉政教育,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在基地的学习和参观,追思前辈廉政事迹,感悟先烈廉政精神,了解当年壮族先烈在艰苦环境中的廉政事迹,能使师生实现由地理距离的接近到心理距离的接近,这种心理上的亲近感容易使师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在愉悦中加强对反腐倡廉的认识,提高道德情感,增强廉政意识。

三、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在广西高校反腐倡廉中的运用路径


  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不但是广西的优质廉政文化资源,而且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的丰富内涵,将其与广西高校反腐倡廉教育有机结合,对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搭建红色廉政文化传播平台,将反腐倡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广西高校可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媒体搭建校园红色廉政文化传播平台,充分发挥壮族红色廉政案例资源在反腐倡廉中的警示、教育作用,将反腐倡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如在校报校刊中开设“红色廉政”专栏,聘请学者对壮族红色廉政文化的内涵、实质、功能等进行解读,宣传壮族先烈的反腐倡廉典型事迹,以增强高校师生的廉政理论水平。又如组织师生开发利用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撰写壮族红色廉政文化文章和调查报告,创作壮族红色廉政文艺作品,编演壮族红色廉政文化戏剧,唱响壮族红色廉政歌谣,寓反腐倡廉教育于壮族红色廉政文化传播之中,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二)拓宽壮族红色廉政文化普及渠道,使反腐倡廉教育走进校园活动
  在广西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中,将壮族红色廉政文化渗透到校园活动中,可以使得理论教育变得鲜活生动、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高校可以开展壮族红色廉政文化宣传月、壮族红色廉政文化宣传周、壮族红色廉政知识抢答赛等活动,组织师生阅读壮族红色廉政文化方面的书籍,观看《百色起义》等壮族红色廉政影片,开设壮族英烈人物红色廉政故事讲坛,举办红色廉政讲座等,以提高师生的廉政意识。
  (三)开发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高校日常工作
  在高校的日常教学中,这些资源同样可以利用。如可以编写适合大学生使用的反腐倡廉教材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壮族红色廉政文化纳入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在专业教学中,亦可挖掘和将这些文化资源并纳入专业教学之中,如音乐专业可收集和整理关于壮族红色廉政文化的歌谣,美术专业可创作壮族红色廉政文化的书画,历史专业可以研究壮族红色廉政历史,这样不但能促进学术研究,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师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在科研项目立项时,区教育厅和各高校也可以设立这方面的科研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通过课题研究,不但能增强研究者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挖掘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而且对研究人员也是很好的廉政教育。
  实践教学是高校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高校在反腐倡廉教育时,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设立展览室,陈列壮族英烈廉政事迹和图片,供师生参观。还可以组织师生走进壮族物质红色廉政资源地,观看和感悟壮族革命家廉洁奉公的文物、资料及廉政事迹,以有效地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师生政治觉悟得到提高,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灵魂思想得到净化,从而达到增强师生拒腐防变意识的目的。
  在广西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也可以利用。如学工部门、党建部门、团委在对学生干部、预备党员、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教育时,可将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融入教育中。还可以将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用于学校日常培训,以提高师生的廉政意识。
  总之,壮族丰富的红色廉政文化资源,是广西高校开展廉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充分挖掘这些资源,能为高校廉政教育开辟出一块新的天地。其他地区的高校和有关单位,同样可以将地方和民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应用于反腐倡廉教育中。由于壮族优质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将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应用于反腐倡廉教育时,还应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适度使用,不能离开中华民族历史的大背景来教育,而且还要注意处理好民族关系,以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 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N].人民日报,2013-04-21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
  [3]中国现代史学会.长征档案: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4]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广西十万山区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M].1997
  [5]揣振宇.万方乐奏[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6]中央档案馆.邓小平题词题字墨迹选[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
  [7]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成员赴东兰开展革命传统优良作风学习教育活动[N].南国早报,2013-06-30
  [8]李庆山.中外军事博览·军衔军服卷之六:中国1955年军衔[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9]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
  [10]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N].光明日报,2014-07-08
其他文献
由于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大理白族自治州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形成了教学点多而分散的局面,严重制约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提高大理州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必须实施现代教育方式;必须
【摘 要】本文论述职业院校如何扎实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问题,提出要有效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需要准确理解什么是诊断与改进,理解和掌握为什么要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怎么样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点带面,以小带大,系统设计、单项分解,通过推进诊断与改进工作,从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诊断 改进 问题导向 系统设计 单项分解  【
为学有风骨  任继愈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望族,他的名字包含了“继承韩愈”之意。  “七七事变”爆发,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的他随校南迁,参加了“湘黔滇旅行团”,这次历时68天、徒步1300多公里的“长征”,让他目睹了中国的现实并叹服于这个伟大民族的坚韧:农村破败,旧屋紧闭,轿夫们吸得起鸦片却戒不起——买盒鸦片1毛钱,戒烟一个月却不能工作,没饭吃。他的人生理想和学术方向由此转变,“我深信研究高深的學问
【摘 要】本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生工作思路:更新工作理念,加强主体意识,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转移工作重心,重视学生自主性的训练和养成,加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转变工作方式,创设情境,加强“智慧学工”建设;建立协同育人的工作体制,倡导全员参与。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育思想 高职院校 学生工作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演唱心理素质训练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地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演唱心理素
期刊
裕固族教育研究是一个只有6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术领域。近5年来,裕固族教育研究最显著的变化和进展,就是以裕固族教育为研究对象的5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产生。本文通过对这5篇
CC是个很努力的女生,一直都是。记得上周三的上午,因为下午化学课要检查八十多个化学式默写的缘故,我和几个要好的女生不安地讲述着各自的担心和忧虑。当其他人或真情或假意
朗朗的父亲在分享他育儿心得时说:“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但我认为,杰出的人才更需要长时间地考验和沉淀。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是的。早成熟的人不一定有成就,晚通达的人不一定不显达。朗朗的现象不是普遍的现象!  遥想司马迁,经历数十年才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间他受過的苦常人难以想象,也正是这些苦,使他的思想、眼光异于常人!让他站在旁
“名不虚传”与“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的意思是名声符合实际情况,不是徒有虚名。用于褒义。例如宋·华岳《白面渡》诗:“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红楼梦》十五回:“北静王笑道:名不虚传,显然如‘宝’似‘玉’。”郁达夫《南游日记》:“立在瀑布下流的溪旁,向上一看,果然是名不虚传的一个奇景。”  这个成语也常常被误用。比如:“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学好全部课程,可是他既不守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