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像类人物文章的教学探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像类人物文章是指不以写某一个人物为主,而是写一群人,很难说文中的哪一个人物是主要人物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通过群像人物的不断叠加、重合,表达某类人物精神层面的共同特质。
  这类文章有如下的阅读障碍:若干个人物如何组织在一起,这是构思选材的问题;如何通过不同的人物表达同一主旨,这是写群像类人物的什么侧面、怎样写的问题;这些不同的人物彼此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是平面关系还是主次关系,这是剪裁的问题。
  在阅读此类文章时,由于文中人物众多,事件又多是片段式的,似乎支离破碎,学生往往理不清文章的头绪,导致对文章的理解片面、肤浅。找出这类文章的特点,给学生一个抓手,学生就容易进入文章的核心。
  首先回忆学过的夏衍的《包身工》,提问:文中的“芦柴棒”和“小福子”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吗?显然不是,文章要写的是包身工这个特殊的人群无比悲惨的命运。文中写了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再通过“芦柴棒”吃饭的情景和“小福子”劳动的情景,不断地叠加、重合,就把包身工的难以置信的吃、住、劳动条件的恶劣,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从而愤怒地控诉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再以宗璞的《这是你的战争》为例:这篇文章有老师孟弗之、萧子蔚;有学生——跟孟弗之一同从校门走出的几个学生,工学院三年级的几个学生,中文系四年级的蒋姓学生,生物系三年级的学生澹台玮。前前后后不少于10人,谁是作者要着力刻画的人物?恐怕没有答案。这是一篇典型的写群像人物的文章。
  下面我们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入文本:
  一、文章的背景和构思框架
  文章背景:学生认真地阅读文章后,可以很快明晓文章的背景——中国抗战部队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大学已召开征调动员大会。
  行文框架:三次对话,同中有异。一是孟弗之教授与爱国学生的两次对话(因共性较多,姑且合并为一次对话),这两次对话从正面表现了广大青年学生爱国的高涨热情;二是孟弗之教授与蒋姓学生的对话,凸显蒋姓学生卑劣的灵魂;三是萧子蔚老师与澹台玮的对话,再次从正面,高度赞美了学生空前的爱国热情。
  到这里,学生可以看出众多人物是统一在同一事件上:学生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奔赴抗战的前线,还是贪生怕死,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也可以看出文章的主旨是肯定、歌颂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不是某一个爱国学生,并让我们从广大爱国学生的身上,看到抗战必胜的希望。
  二、描写人物的内容和方式
  文中的两位教师显然不是作者要重点写的人物,在文中,他们主要充当线索的作用,是他们将不同的学生串在一起。要表现的是这些不同的学生。作者采用片段式的材料,这些学生与这次征调无关的事情一概不提,单选他们对征调入伍的态度。所以文中的三次对话是围绕征调入伍展开的。
  三次对话,主要是运用对比的手法,首先是人物出场的背景不同,蒋姓的学生在描写广大学生踊跃报名的热烈场面后出场,可以很好地反衬他行动的可耻;而澹台玮在蒋姓学生之后出场,不仅可以突出他人格的高尚,同时也因为他是孟老师的外甥,巧妙地反驳了蒋姓学生“你们先生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的不实之词。其次是二人出场的方式不同。蒋姓的学生是在孟老师大步向前走时,从后面追上来,用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澹台玮则是和老师坐在桌前讨论学术问题,用的是静态的画面,二者动静结合,错落有致。再次是师生谈话的方式不同。蒋姓的学生从后面追上来,说话吞吞吐吐,难以启齿,孟老师原以为他也是想报名上前线,没料到他竟然是想拉关系逃避应征,事情的发生出人意料,二人的谈话以不快收场;澹台玮的谈话虽然也是吞吞吐吐,难以启齿,却是害怕老师伤心难过,带有安慰老师的情味,在老师的意料之中,二人的谈话在互相理解、心气相通中结束。
  三、人物之间的关系
  文中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爱国的,而且文中主要是通过对话表现人物,很容易写重复。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剑走偏锋的。三次对话,两次表现学生的爱国热情,一次表现个别学生个人利益至上、贪生怕死的行为。这一正一反,正是为了表达文章的主旨,歌颂广大的爱国学生,鞭挞极少数的自私学生。而孟弗之老师与众学生的对话与萧子蔚老师与澹台玮的对话,又是互相重合、叠加,同中有异。孟老师与众学生的对话,展示的是中国人民爱国的热情,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在大学生身上的体现,是抗战必然胜利的坚实基础。只有广大的人民都站起来,挺起腰杆,拿起武器,才能把侵略者赶出去。萧老师与澹台玮的对话,则是把学生的爱国热情定格、放大,澹台玮的爱国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既不在征调之列,又是难得的生物奇才,连老师都舍不得他上前线,然而,在民族危难面前,他毅然决然地坚持上前线,正体现了广大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爱和责任感。众学生和澹台玮相互补充、强化,最后融合为一个强大的、坚不可摧的民族。他们之间通过叠加、重合,起到互相映衬、强化的作用,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中国人民爱国、勇敢、强大,抗战必定胜利。
  显然,对群像类人物的文章进行这样的梳理,可以更好更快地读懂文章,把握人物彼此间的关系以及人物的精神特质,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
  写群像人物典型的文章还有孙犁的《荷花淀》、萧乾的《朦胧的敬慕》等,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自行欣赏这些文章。
其他文献
  孔乙己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文化背景、特殊社会生活的产儿,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距离学生太遥远,其遭遇对学生而言太陌生。小说《孔乙己》所展示的社会生活、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作品所笼罩的悲凉氛围、作者寄寓其中的悲悯情怀和深刻思考等,都是初中学生难以理解的,这给阅读教学带来了难度。因此,教授《孔乙己》这类作品的具体方法也必须有所改进,力图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在教读这篇课文时,我引进了一些时尚元素,
1前言  AdaBoost因良好的分类能力,简单易实现,在数据挖掘、人脸识别与行人检测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AdaBoost算法的理论、训练方法与本文基于特征量化的改进算法。  2AdaBoost简介  AdaBoost算法(自适应增长算法),由Yoav Freund和Robert Schapire提出并进行理论完善。AdaBoost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每经过一次迭代,增加一个新的弱分
[摘 要:胡景涛在2006年《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中曾经指出,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次的讲话不仅指出了对于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明确强调要大力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立德树人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对于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些
2012年是扬中市的“教育质量提升年”,我校也提出了“任务引领,学做合一”的活力课堂教学新模式。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要想使我们的课堂富有活力,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备课有活力、有激情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倦。”因此,教师是否投入巨大
[摘 要:自然角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场所之一,在这里幼儿不仅可以观察、探索动植物的生长特性,还可以亲自管理、细心照料它们的成长。自然角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之一,自然角的创设要以幼儿为主体,自下而上师幼儿共创幼儿需要的自然角。教师要突破仅局限自然角活动,应注重课程融合,让自然角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自然角;探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而自然角作为大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吸收古代文化的精髓,感受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传承中国历久弥新的文化。作为当代中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在语文学习和考试中都占有重要的分量。如果我们细心分析近年江苏省中考文言文的命题,不难发现中考文言文考查的特点。  一、文言文命题特点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课外为主。以2012年为例,江苏省十三大市的中考语文试卷,课内文言文有
[摘 要: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当中,数学是不可缺少的,其作为人类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科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必须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本文就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途径方法]  在新课改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应当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丰富学生知识体系以外,还应当充分引导学生利
[摘 要: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对中学生创新方面的能力与意识、信息技术专业素养及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兴趣予以有效培育,而支架式实教手法,能够对目前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予以改变,使初中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实操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提升与培育。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支架式教学;核心素养]  随着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初中生进行信息技术科目核心素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此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记诵大量古诗文,对学生的治学修身无疑是有益的。笔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不但学生写作时的文化品位提高了,而且学生的文化“底子”也扎实了。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要想传承经典文化,就必须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但古典诗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1936年10月号《中学生》(第68期),是作者当年9月24日及26日面向教育部中等学校的播音讲演稿。文章主要针对当时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学习国文“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方面”,注重学习语文的实际功效,从“教”与“学”两方面阐发语文学科教育的“工具性”,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其独到见解可作当今语文教学的有益参考。  上  中学生诸君:这回我承教育部的委托,来担任关于国文科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