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能源紧张、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国家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经在建筑给排水领域中得到了应用,绿色建筑已经是当今建筑发展的重点课题,具有节能节水功能绿色建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采取节能节水措施,改善现存的建筑给排水中资源能源浪费的情况,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关键词:建筑节能;给排水;节能技术
一、建筑给排水节能存在的问题
建筑给排水节能应包含两方面内容:节水以及节能。随着低碳生活和绿色建筑的提出,建筑节能技术和措施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应用的到不断发展,但总体上而言,我国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状况还不够理想,能源、资源的实际浪费情况虽有所改善,仍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在建筑给排水节能方面,具体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管道及管件阀门造成水量损失。建筑给排水管道使用时间比较长,使用过程中自然老化或因管理不善等原因,会导致管道破损引起水量损失。管件及阀门等长时间被水侵泡出现侵蚀现象,或者部分阀门存在滴水漏水现象,造成水浪费。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许多地下管道由于老化现象在受压不均匀时很容易出现爆管或者漏水,从而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并且严重威胁人们的财产安全。
其次,管网设计压力与实际压力不符造成水量损失及能源浪费。加压、贮水系统问题造成的水电资源浪费。高层建筑给排水为满足高层用户水压需求通常需要水泵机组进行加压提升,另一方面,为保证消防储水量,楼底和楼顶或修筑集水池和贮水池。水泵机组的用电占整个给排水系统投资的70%-80%,但由于设计给水方式和水泵机组选用不合理,会造成水电资源的极大浪费。
最后,废水利用率低造成水资源浪费。绿色建筑的概念提出后,建筑内部废水利用的到重视,也是建筑给排水的发展方向。建筑内部的废水一般会直接排入排水管,对于雨水和一些处理后可会用的水资源是很大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废水处理设施和回收设备的,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污水,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需要再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处理。
二、建筑给排水节能措施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措施一方面要提高节能技术,尽量减少能源浪费,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率,开发和利用一些可再生的新能源,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政策角度而言,制定健的节水政策,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特殊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迫在眉睫,人們的节水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节水的最终效果。在低碳生活和建设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由相关部门制定节水政策,出台节水规划,规范建设行业节能,提高节能技术水平标准,在政策上为建筑给排水节能提供支持。媒体和有关部门加强宣传节能节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全民参与到节约用水的活动中来,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树立正确的用水习惯。
2.从设计方面,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市政管网供水压力,采用变频调速供水设备或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实现分区供水,避免出现超压出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加压水泵,高层建筑优先使用加压系统,低层建筑直接利用市政管网余压,简化建筑供水系统,有效减少水箱面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布置水泵,解决水泵扬程高浪费能耗与易产生噪声问题;为了对用水量进行平衡的分析与测试,需要对水表进行科学的设计,保障水表的准确性,及时发现漏水及时抢修,降低损失。
3.从管网自身角度,在相同条件下,综合考虑到使用者、价格以及节水效果等因素,节能卫生器具节能效果显著优于普通卫生器具。因此,在选择配水器具时,推广使用节水型设备,减少水量浪费的同时减少供水能耗。新型给水管材给排水管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新型给水管材在外型上更加的美观,性能上高于传统的镀锌管材,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接头处不容易锈蚀导致漏水渗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阀门的类型和质量也会对节水产生直接的影响,选用性能好、关闭严不易漏水的优质阀门,以保证使用过程中安全和寿命。建筑消防管网建设时,消防加压贮水系统比单个消防加压系统更加节能,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群或属于小区类型的建筑群,通过采用共用消防水池和加压水泵来兼顾建筑的给水能力和节水节能。
4.从管理方面,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及节能标准,保证施工质量。管网投入使用后,对水表等各种管件进行及时维护,到期后及时的更换,保障水表的准确性,及时发现管件腐蚀破损等问题,及时更换,减少因维护管理不当造成的水量和经济损失。建筑节能新型器具的使用还处于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在使用过程中随时监测,发现和记录使用情况,及时维护和更换,以期发挥其优势,节约水资源。
5.从新能源开发方面,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开发利用太阳能或者采取太阳能与其他新能源结合的方式来逐步取代传统能源,在保证经济卫生的前提下,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除此之外,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可以充分考虑“中水”、“雨水”的利用,通过有效的回水利用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节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一方面降低了用水量,另一方面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
三、结语
目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受制于能源和资源的匮乏,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时刻牢记节水原则,在达到功能、外形等基本要求时也重视节水设计,减少建筑物使用能耗和水资源浪费。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在保证给排水工程基本功能和控制成本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借助科技进步"新型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出现,来实现节能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能源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利率,实现建筑物的节能节水设计理念。
作者简介:王志刚(1965.4—),男,汉族,工程师,工学学位,河北石家庄市,主要研究方向:给排水工程预算。
关键词:建筑节能;给排水;节能技术
一、建筑给排水节能存在的问题
建筑给排水节能应包含两方面内容:节水以及节能。随着低碳生活和绿色建筑的提出,建筑节能技术和措施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应用的到不断发展,但总体上而言,我国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状况还不够理想,能源、资源的实际浪费情况虽有所改善,仍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在建筑给排水节能方面,具体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管道及管件阀门造成水量损失。建筑给排水管道使用时间比较长,使用过程中自然老化或因管理不善等原因,会导致管道破损引起水量损失。管件及阀门等长时间被水侵泡出现侵蚀现象,或者部分阀门存在滴水漏水现象,造成水浪费。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许多地下管道由于老化现象在受压不均匀时很容易出现爆管或者漏水,从而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并且严重威胁人们的财产安全。
其次,管网设计压力与实际压力不符造成水量损失及能源浪费。加压、贮水系统问题造成的水电资源浪费。高层建筑给排水为满足高层用户水压需求通常需要水泵机组进行加压提升,另一方面,为保证消防储水量,楼底和楼顶或修筑集水池和贮水池。水泵机组的用电占整个给排水系统投资的70%-80%,但由于设计给水方式和水泵机组选用不合理,会造成水电资源的极大浪费。
最后,废水利用率低造成水资源浪费。绿色建筑的概念提出后,建筑内部废水利用的到重视,也是建筑给排水的发展方向。建筑内部的废水一般会直接排入排水管,对于雨水和一些处理后可会用的水资源是很大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废水处理设施和回收设备的,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污水,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需要再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处理。
二、建筑给排水节能措施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措施一方面要提高节能技术,尽量减少能源浪费,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率,开发和利用一些可再生的新能源,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政策角度而言,制定健的节水政策,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特殊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迫在眉睫,人們的节水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节水的最终效果。在低碳生活和建设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由相关部门制定节水政策,出台节水规划,规范建设行业节能,提高节能技术水平标准,在政策上为建筑给排水节能提供支持。媒体和有关部门加强宣传节能节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全民参与到节约用水的活动中来,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树立正确的用水习惯。
2.从设计方面,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市政管网供水压力,采用变频调速供水设备或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实现分区供水,避免出现超压出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加压水泵,高层建筑优先使用加压系统,低层建筑直接利用市政管网余压,简化建筑供水系统,有效减少水箱面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布置水泵,解决水泵扬程高浪费能耗与易产生噪声问题;为了对用水量进行平衡的分析与测试,需要对水表进行科学的设计,保障水表的准确性,及时发现漏水及时抢修,降低损失。
3.从管网自身角度,在相同条件下,综合考虑到使用者、价格以及节水效果等因素,节能卫生器具节能效果显著优于普通卫生器具。因此,在选择配水器具时,推广使用节水型设备,减少水量浪费的同时减少供水能耗。新型给水管材给排水管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新型给水管材在外型上更加的美观,性能上高于传统的镀锌管材,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接头处不容易锈蚀导致漏水渗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阀门的类型和质量也会对节水产生直接的影响,选用性能好、关闭严不易漏水的优质阀门,以保证使用过程中安全和寿命。建筑消防管网建设时,消防加压贮水系统比单个消防加压系统更加节能,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群或属于小区类型的建筑群,通过采用共用消防水池和加压水泵来兼顾建筑的给水能力和节水节能。
4.从管理方面,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及节能标准,保证施工质量。管网投入使用后,对水表等各种管件进行及时维护,到期后及时的更换,保障水表的准确性,及时发现管件腐蚀破损等问题,及时更换,减少因维护管理不当造成的水量和经济损失。建筑节能新型器具的使用还处于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在使用过程中随时监测,发现和记录使用情况,及时维护和更换,以期发挥其优势,节约水资源。
5.从新能源开发方面,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开发利用太阳能或者采取太阳能与其他新能源结合的方式来逐步取代传统能源,在保证经济卫生的前提下,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除此之外,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可以充分考虑“中水”、“雨水”的利用,通过有效的回水利用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节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一方面降低了用水量,另一方面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
三、结语
目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受制于能源和资源的匮乏,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时刻牢记节水原则,在达到功能、外形等基本要求时也重视节水设计,减少建筑物使用能耗和水资源浪费。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在保证给排水工程基本功能和控制成本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借助科技进步"新型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出现,来实现节能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能源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利率,实现建筑物的节能节水设计理念。
作者简介:王志刚(1965.4—),男,汉族,工程师,工学学位,河北石家庄市,主要研究方向:给排水工程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