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守孩子多撒下一缕阳光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最基层的老师们用自己一颗真挚的爱心去关心,呵护留守学生,用热情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教育他们。让这些留守孩子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的蓝天。
  关键词留守学生个人档案亲情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同在一片蓝天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需求,大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这无疑带来了一个十分现实的社会问题,那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对学校而言,就是留守学生的问题。我班就有近半学生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有的自孩子断奶起就分开了,偶尔回家和孩子团聚一下,不久又撇开孩子出门在外,自然无暇顾及自己子女的学习生活,只好把孩子交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托付给亲朋好友照看,但由于家中老人年迈、精力不足再加上大多数人文化素质低,缺乏教育方式,又有溺爱偏爱现象,有的甚至没有起码的生活保障,因而使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所以造成许多令人头疼的现象。譬如:没有好的习惯,厌学逃学,有的任性,冷漠,孤僻,有的同学甚至自卑,不思进取,给我班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我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关键就是孩子们缺少了父母的关爱。要想让这些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感受到同是一片蓝天,感受到阳光般温暖的爱,就需要作为教育最基层的老师们用自己一颗真挚的爱心去关心,呵护他们,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教育他们。为了让留守孩子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的蓝天,这学期笔者做了以下工作:
  (1)建立个人档案。对留守学生,记录他们的家庭住处,联系电话,监护人姓名及年龄,父母打工地点,联系方式及文化程度等便于对留守学生不定时不定方式的家访。譬如,电话联系,登门拜访,家长会,请家长上门等等,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及生活状况,同时也摸清孩子在家动向,思想性格,行为习惯,为以后的教育铺路。
  (2)开展活动,焊接亲情。小学阶段是学生的一个心理断乳期,在感情上更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关爱。而“留守孩子”远离父母,缺乏的就是关心,心里渴求的也是关心。。鉴于此情况,我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弥补他们心灵上的欠缺。如:开展“结对子”的帮扶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结对子,调动合作的力量,激活“留守孩子”的心灵火花,帮助他们树立做人和学习的信心,有些孩子因为长时间看不到父母,学业和身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性格孤傲,放荡不羁;有的沉默寡言,情绪低落,致使学习成绩波动甚至下降。让教师、班干部和留守孩子结对子,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我还常和结对子的班干部或同学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对于天各一方的父母与孩子,现代通信可以实现“天涯共此时”。如:我要求每个“留守孩子”每月给父母通一次电话,“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提醒他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打电话,以示祝贺。与此同时我也和这些“留守孩子”的父母通电话,要他们在给予经济方面的关心时不要忘了精神上的关心。并跟孩子讲父母外出打工的辛苦,挣钱的不易,教育他们好好做人,鼓励他们认真学习。还说上几句暖心的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承受一份殷切的希望,以此来弥补学生心灵的空虚。我呢,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聊天,玩耍,甚至给他们买零食吃,每次都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无声的交流。还记住他们的生日,这天要求全班同学给他们一句祝福的话,或是送一件小礼品。平时,根据他们的需要,号召条件好的同学把自己的学习用品赠送给他们,如:本子、笔等。此外,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减轻留守孩子的孤独感,让他们领悟到来自学校、班级大家庭的温暖之情,使他们愉快生活,安心学习。
  (3)定期联系,及时沟通。作为班主任,要定期与留守学生的父母取得联系告诉他们孩子近期状况,他们应该适时采取的措施和办法。开学不久,我发现一留守同学上课老走神,作业也大打折扣,学习态度大不如去年。晚上及时和她妈妈通了电话,了解到她是想妈妈,原来她母亲过年都没回来,多可怜的孩子。第二天我就让她给父母打电话,现在她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学习也认真了。此外我还定期与“留守孩子”的代管人沟通,便于取得最直接的帮助。这些代管人多数都是祖父辈,绝大多数对孙子、孙女都宠着。对这部分代管人,极力说服他们不能一味地由着孩子的性子,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要让孩子适当地做些家务,体味劳动的艰辛。这样既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违背孩子父母的初衷。
  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或即将成为“留守”行列中一员的时候,我们教师不要去抱怨“不好教”、“很难管”,或者“放任自流”。在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的今天,教师这位“精神父母”尤为重要,那么,所要尽心去做的——就是把关爱的阳光多洒向每一位“留守”孩子,为他们托起一片温暖的晴空。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听、说、读、写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中学教师,为应付考试,追求分数,只教读写而忽视听说,在教学计划中没有对说话能力训练作出具体明确的计划安排,盲目地进行说话训练,学生训练就成了空话。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语训练培养    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从小跟父母到所在
摘要自由是人类的理想,学术自由是研究者的追求。在教育研究领域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处于不同程度的思想禁锢之下,有些教育研究者惧于社会和权威压力,缺乏学术自由精神,不敢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观点。本文就这一问题,探讨实现学术自由的措施,即通过法律保护、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及培养研究者独立意识等途径来保障教育研究者真正投身于教育科研,发扬学术自由精神。  关键词教育研究学术自由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03文
摘要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子女坦然面对家庭变故,是一个社会性的大课题。本文阐述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攀升,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增加的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单亲家庭学生。在这些单亲家庭中,有的是父母离异,由父亲或母亲一方抚养,有的单亲
摘要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探讨分层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1 实施    1.1 创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任何方案,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
摘要建构性教学认为:教学的中心应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自主的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自我建构、学习品质的自我发展的过程。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采取发现式教学方法构建和谐而生动的课堂呢?本文对此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建构主义
完整的国家助学贷款市场应当是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组成的一个有序开放的市场体系:一级市场是形成国家助学贷款借贷关系的市场,二级市场是国家助学贷款债权转让的市场。我国
摘要善意取得制度是一项古老的物权法制度,对保护交易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以我国《物权法》为依据,分析了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和效力,同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逐渐建立并完善“善意取得制度”,使“善意取得”这项古老的制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善意取得 物权法 交易安全  中图分类号:D923.2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