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系统侵蚀与产沙关系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60次 | 上传用户:tuwei0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长期来看流域系统的侵蚀与产沙基本可以达到平衡 ,泥沙输移比约等于 1。但次降雨或分年度泥沙输移比有相当大的变幅 ,在短期内会经常存在泥沙的滞留和滞留的泥沙被重新侵蚀搬运 ,而出现泥沙输移比小于 1和大于 1的情况。这主要与降雨的空间分布和洪峰增减幅度及径流深度增减幅度密切相关。流域系统次降雨泥沙输移比及各级沟道含沙水流的挟沙能力变化可用单位面积上洪峰增减幅度变化时暴雨洪水的剪切力的转化机制来描述
其他文献
研究了典型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苯并(a)芘(BaP)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脏7-乙氧基-3-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后96 h,10和100mg·kg-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教育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当今经济与环境的全球化过程中 ,对区域地理课程的需求有了明显上升。区域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也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美国大学区域地理教育的发展与变迁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地理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二是某个区域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以及与美国的关系。在过去 30年中 ,随着近年来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以及亚洲与美国贸易额的迅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所以,我认为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政治教师,我们该怎样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创新人才呢?本文结合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和谐的学习环境,活跃、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
利用上海 1 873~ 1 999年的气温等实测资料及 1 961~ 1 999年郊区的资料 ,在基本剔除城市化热岛效应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之后 ,研究上海近百余年来两次明显的增暖时期(1 937~ 1 953年和 1 987~ 1 999年 )气温结构分布特征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第一次增暖期的增温主要在白天 ,最高气温上升明显 ,季节中以夏季最突出 ;第二次增温期的增温主要是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