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问题的几点思考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rot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灌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变化和挑战,我们应当坚持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本质地位并且全面理解其内涵,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基础;重要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24-02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灌输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共产国际反抗压迫的斗争、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以及对工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期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里,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态势下,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冲击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变化与挑战,我们应在坚持灌输理论本质地位的前提下,全面理解该理论的科学内涵,与时俱进,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灌输的有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问题的理論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问题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我们知道自发论,顾名思义,就是某种思想或观念不受外力影响而自然产生,灌输理论即与自发论完全背道而驰的理论,它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反对自发论,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灌输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当中,以提高其政治意识与阶级觉悟。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不可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当中产生。列宁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只能是“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1],由此表明工人运动不可能单独产生科学社会主义,只能通过灌输的方式进入无产阶级当中。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人士也就是知识分子所创造的各项理论当中产生的,不可能在工人阶级当中产生,首先是因为工人阶级没有可靠的经济及生活保障,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脑力劳动,只有如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知识分子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其次是因为工人阶级本身的文化水平使其不具有这样的条件。
  第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优势也促使无产阶级进行理论灌输。这是因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2]
  第四,要用通俗的语言从外面灌输到工人运动和一切阶级中去。列宁认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只有从一切阶级和阶层同国家和政府的关系方面,只有从一切阶级的相互关系方面,才能汲取到这种知识。”[3]
  第五,灌输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这是灌输理论的实质。灌输理论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以及方法,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群众中去进行宣传、教育,使这些理论为群众所接受,并最终使用这些理论去改造世界。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问题的重要性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问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变化与挑战,这些挑战与冲击不仅没有抹杀或者降低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反而凸显出灌输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对灌输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问题面临错综复的国际环境。两种政治制度的碰撞,多种经济体制共存,各种文化背景与价值观的差异等造成各国意识形态的不同与竞争,各国各阶级都在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试图通过灌输本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以使其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思想意识。正如江泽民曾说:“西方国家从来就不允许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居于指导地位。西方国家都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来对他们的官员、学生、群众、军队灌输资本主义思想、价值观和政治信条。”[4]正是由于国际形势的不断冲击,我们越发应该坚持进行思想政治灌输教育,运用灌输理论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观念。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各地区、各行业之间的发展也越来越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致使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出现,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问题不得不面临艰难地经济环境,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增加,甚至出现功利化,攀比之风盛行,物欲膨胀而逐渐忽视文化及意识形态领域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与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第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这一灌输客体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不再一味接收灌输而来的东西了,而是按照自己的需要与判断,自主的选择想要接收的内容。同时随着受教育程度不断上升,批判性思维也越来越普遍,人们逐渐学会逆向思维以及质疑和批判,甚至对灌输产生抗拒与排斥的心理,对灌输而来的内容进行反思等等,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对灌输理论进行发展创新。
  第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通讯设备、电子工具、网络与媒体等的盛行,极大的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既可以使人们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种信息,也可以作为传播与灌输某些舆论导向、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这对于灌输的运用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途径与方式,又因为传播方式的便利而使人们受到各种不同意识的冲击与干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形成极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灌输教育,以确保人民树立正确意识形态。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有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问题虽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但我们仍应该坚持与时俱进,迎接种种挑战,对灌输问题进行发展与创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问题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第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内容,坚持灌输内容的科学性,坚持理论创新。首先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内容与理论也应该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正如我国目前正着力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灌输到群众当中;其次人们对灌输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内容的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以及灌输内容的科学性。
  第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主体自身的素质,激发灌输客体的内驱动力。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主体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积累并且是所灌输思想的坚定拥护者,同时他本身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与素养,一个优秀的灌输主体,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灌输客体。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主体应该懂得在灌输过程中增加互动性,反对“注入式”灌输,转变灌输客体被动接受的地位,使灌输客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里灌输活动的中心,挖掘其潜能,激发其内驱力;要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客体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灌输过程,增强灌输内容的内化效果。
  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方法进行发展与创新,实现灌输方法的多样性。首先,充分认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活动中所展现出的重要作用,要认识清楚除了电台、电视台以及报刊杂志外,网络已经成为当代信息传播的一大重要阵地,我们应该将网络作为灌输思想的一种有效途径来加以運用;其次,可以把要进行灌输的理论精神及要求渗透到文化产品当中,同时尊重文化产品的创作规律,创作出吸引群众眼球的文化产品,既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达到不知不觉间进行理论灌输的目的;再次,可以将要灌输的理论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有意识的建立一些与该理论相通的行为规范以增强认同感,或者把该理论体现到政策与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等等。总之,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方法,将灌输渗透进各种寓教于乐的载体之中,尽一切努力使灌输客体接收所要灌输的理论,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26.
  [2]列宁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28.
  [3]列宁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63.
  [4]江泽民.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67.
  作者简介:李冰玉,女,西华大学政治学院,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钟兴明,男,西华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和任务型学习对于语言教学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和任务型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在外语教学中将两者整合后语言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教学任务务求多样,知识与能力之间关系需要得到妥善处理,任务难度的控制以及注重语言深度广度的控制等等。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任务型学习;设计与实施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
期刊
摘要:河北大学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如何继续促进河北大学的发展,跻身全国一流大学行列,成为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河北大学;汕头大学;发展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23-01  在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振兴河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对于发展中的河北大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在这一特殊机遇的背景下,抓住机会,奋起直追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独立学院系办公室工作的管理上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浅析系办公室的工作特点,浅述新时期对系办公室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提出提高系办公室人员素质的途径,旨在能帮助独立学院系办公室的管理工作推向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系办公室;工作特点;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13-01  独立学
期刊
摘要:《哈姆雷特》作为人教版必修四的课文,是引领高中学生走进经典,感受莎翁的文学魅力,品味戏剧之美。赞扬了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对以克劳蒂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他是世界文坛上的最光辉的悲剧形象之一,“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剖析了他性格上的矛盾与冲突,才能更清楚了解他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感情与理
期刊
摘要:我国高校当今情感教育缺失现象严重,情感教育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情感的源泉,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加强;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30-01  所谓情感, 指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2]情感是人类特
期刊
摘要:以实践为基础,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的人本质、人的存在及其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实践活动,对人的共同关注这一逻辑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此增强其实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期刊
Abstract: Charlotte Bronte’s masterpiece Jane Eyre traces the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of the heroine, Jane Eyre, who discords with the traditional fictional stereotype of a woman as submis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普遍比国外低,这与我国大学生的主体性水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在教学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大学生主体性缺失。本文立足于这一迫切的现实需求,以教学环节为切入点,探究造成大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以期提高大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教学环节;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
期刊
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工会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工会必须为高校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处理好教职工跟高校之间的关系,促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工会;现代大学制度;作用  中图分类号:D412.6;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26-01  一、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摘要:高职日语教育一直以来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近几年中国关系的转冷,日企转变了在华的投资经营战略。同时中国也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了热点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日语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再结合笔者所在的梧州学院日语专业自身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试着找出一条既有地方特色又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的日语教育道路。  关键词: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