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没有兴趣的美术课是闭塞的泥潭,毫无生气。美术教师只有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多种思维方式,授予其必要的知识、技能,并以自己的创造性教学影响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
  关键词: 中学生 美术教学 兴趣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足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美术教师只有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多种思维方式,授予其必要的知识、技能,并以自己的创造性教学影响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为此,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带着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外国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曼特曾说过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孩子们上学时候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话虽短,却一言说中学校教育的弊端。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带有结论性的灌输,大大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的自主性,更别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鉴于此,我在美术教学中一再推崇“抛砖引玉”这种观念,推行“再设计法”,要求学生不以教师提示的范例为唯一答案。而且我认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配角”。比如在教授“服装设计”一节时,我一改以往大讲特讲的毛病,以一种简明的语言讲解服装的结构、设计的关键,挂在黑板上的范画也有意识地画些普通款式。看着学生一脸的不满意我认为火候到了,就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出自己喜爱的有个性的独特款式。为了活跃学生的想象思维,我给学生放了一首颇有梦幻色彩的乐曲,并结合多媒体教具,播放中外服装大师的作品。在不断的想想、再想想的激励声中,我诱导学生分析,欣赏大师们的杰作,积极让学生发言,总结大师们作品的特色,并以“你会不会设计得更好”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留给学生极大的想象与创造空间后,学生情绪高涨,灵感涌出,结果在全年级产生数十款别致新颖的设计稿。当我将这些作业在班里整理展示后,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教师也受到启示和震动: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怎样激发。
  二、让学生做主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到学校干什么?
  ——寻找知识。若把知识一股脑地送给学生,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自己种的瓜甜,“知识”这个瓜,最好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所以,新课标非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带著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搭建好学生参与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比如:在教授“实用美术”这一内容时,美术字、花边设计和变形图案,一直是一个比较单调的课题,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索然。经过考虑,我把它设计成收集、编排、观赏、创作四个阶段的课内外结合的课型。教师在其中只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而学生则是主动的寻知者。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收集——将你身边各种各样的图纸、火柴盒纸、酒瓶等高标收集起来。
  编排——将你收集的各类商标、图片、精选、分类、组合、粘贴在统一的白板纸上。
  观赏——将每个学生粘贴的卡纸统一布置在教室内组织大家带着问题参观。
  创作——通过参观和学习,每个学生自定一个选题,创作绘制一幅实用美术图案。
  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实用美术知识的海洋,既锻炼学生鉴赏和选择美术画面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组合和编排的能力,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而且体验实用美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四个阶段学下来,收获颇丰。我教得“轻松而有成就”,学生则学得活,学得牢,学得“乐而忘返”。
  三、利用学生自创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提供的直观、有趣的图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让学生一起评析欣赏自己的作品,产生更强烈、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渐变构成教学的过程中,我尝试这一点,收到良好的效果。
  渐变通过基本形式有规律性的、有秩序的变动,包括位置、方向、形状、大小、色彩等的逐渐变化。它有极强的节奏性,富于律动的形式美。在已经学习过重复构成后,再学渐变构成时,我准备了一些重复构成练习中的学生优秀作业。当一张张整体统一、形式美观的学生作品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他们为之惊叹。因为是自己动手创作的,觉得特别好,成就感增强,提高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学生甚至有让自己的作品在教科书上录用的想法。
  四、建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作为衡量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候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没有兴趣的美术课是闭塞的泥潭,毫无生气。多年来,我一直对高中美术的教学进行尝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狠下工夫,尤其是善于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这个问题还需继续探索研究,学问无止境,方法无规则。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等译.对美术教学的意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金娣,王刚编著.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沈琪译.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circovirusdiseases,PCVD)是由2型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引起猪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因猪群感染后可造成生长发育不良及全身广泛性的组织损伤而
摘 要: 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他们的发展区。刚跨入职校的新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主要表现在他们较低的知识水平和不良的心理品质上。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文章从多方面阐述了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指导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最近发展区 发展能力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生来说,未来三年的职校学习时光是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这个发展区间“发展”他们什么?这要从他们学业的现有水平和三年后的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扩大,对动态过程的分析越来越复杂,对系统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变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各种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对变电运行的自动监视、管理、
郭元祥教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文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在中小学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导师制”要求一个教师指导一个或多个
本文阐述了峨眉山主要地质及构造特征。并运用地质力学、板块构造和(?)台学说理论,综合分析其构造应力状态与构造应力分布,进而从板块俯冲的角度论证其地质成因。 This arti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因此,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过于单调  高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考察增城市几所中学学生身体自我的特点和不同情况下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身体自我的11个纬度中,中学生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身体力量和身体耐力的得分均很低。男女被试在体育活动中,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身体外表、身体耐力、身体灵活性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得分普遍大于女生。比较高低年级,只在身体健康和外表纬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增城市 中学生身
摘 要: 美术新课标对高中生提出基本要求: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进行评价。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 新课程 基本教学理念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及参与意识与能力,培养个性品质和价值观念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基因组庞大,并具有严格的细胞结合性,应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研究费时费力,进展缓慢。而20世纪9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大规模DNA片段克隆的载体系统
摘 要: 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等于开启了他们的美术智慧,让他们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教学中教师要有一个“大美术”教育观,不能为美术而美术,而是为人而美术。不能把美术课上成是技法课,而要把美术课上成欢悦的育人课。不以培养“美术人”为目的,而要以培养人的创造性智慧为目的。  关键词: 美术教学 中学生 学习兴趣 培养途径  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