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阅读文本为媒介,重塑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高职阶段的教学多以技能技术为主,侧重于学生技能的掌握,而对于语文这样的学科,并不在专业课范围之内,考试压力较小,因此学生多数并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最终导致语文学科形如虚设,并没有对学生产生应有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很难进行下去。然而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扭转学生对语文阅读的认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和影响力,体会到语文阅读的深刻意义。这一转变,需要语文教师下决心、找方法,慢慢引导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认识到语文阅读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从语文阅读文本着手,以此为媒介,向学生传输语文知识,传达语文魅力。此外,语文阅读有社科类语文阅读、古诗文类语文阅读、文学类语文阅读等,每一类都有其自己的特色,从中都深含语文的基础知识和文化底蕴,无论教师向学生教授哪一类阅读文本,都要精心备课、研读文本,在讲授过程中带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学生才会有所收获。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好的、适合的教学模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阶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呼声越来越高,也得到了教育界众多人士的认可,语文教师不妨以时代潮流的指向,转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变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课堂领导者的身份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细节部分教给学生们自己去处理和丰富。教师要想把学生彻底融入教学过程当中,就必须放弃自己的一言堂模式,声情并茂地将学生带入自己的课堂,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欣赏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谈谈对朱自清先生的认识,了解作者再学习品味他的文章就会更深入。其次,教师带领学生深情阅读,感受文中的美好意境,最后让学生们讲一讲自己看到的美景,再去领读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由学生小组讨论朱自清笔下荷塘的独特之处和写作特点。最后,让学生们自由讨论朱自清笔下的荷塘美在何处,为什么会让人觉得美呢?整堂语文阅读课,学生一直参与其中,时刻都有问题需要他们去思考、去解决,加之教师在一旁引导,学生的收获一定颇丰。
  以丰富的阅读文本内容,活跃课堂语文课堂氛围
  一般学生脑海中的语文课堂都是问答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站起来回答,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显得有些枯燥,虽然这样的课堂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大量的知识,但也把语文阅读课设置得太过死板,而语文阅读课本应是活跃的,因为语文阅读文本极其丰富,包含了世间的喜怒哀乐,内容上极其丰满。因此,我們要开启研发多种教学模式,丰富课堂。
  例如,在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时,它本身是一个杂剧,全剧四折,每一折的唱词都能够表现出主人公窦娥的悲惨形象。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演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学生自导自演,在语文阅读课堂再一次还原《窦娥冤》这场戏。学生从准备到表演,深入人物特点演绎,由此,对关汉卿的《窦娥冤》会有更为深切的认知和感触,而这种通过表演的课堂教学形式,更是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使学生更加喜欢语文阅读,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更新教学理念,明确阅读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
  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在延续传统教学的“四部曲”,即“词语解释”“文章结构分析及段落大意”“文章主旨概括”和“写作特点分析”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遭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影响,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这种情况,高职语文教师要认清教学趋势,更新教育理念,确定自己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有效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学生的认知体验上去解析文本,寻找学习的生长点与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生成自己的想法和理念,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出语文阅读学习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固化学习,而是欣赏,在大脑形成另一番景象。
  结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有许多种,明确高职教育的优势和特色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与当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找到高职学校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方向模式。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017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zcy209)
其他文献
一、背景:再提楼市长效机制近日,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确实,针对楼市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图书馆不仅具备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更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师生的第二课堂。无论是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工作还是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积累文化知识、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培養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都有赖于图书馆的有力支持,但中职师生主动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积极性不高和图书馆数字化水平不高等原因影响了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因此,着力加强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建设、更新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图书
期刊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活动是发展素质教育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德育习惯仍处于空白阶段,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因而在小学阶段展开德育教学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小学生的教育活动受到两方面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是来自于网络计算机的发展。网络媒体为小学教育活动带来新的技术方法的同时,对于小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更多的诱惑;另一方面是来自于
期刊
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它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基础,教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如何樹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品德与社会课程因其独特的教学内容,意味着教师要重视学生教学的生活化。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教学生活情境的创设、生活现象的捕捉以及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进行实践,并通过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的实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所蕴含的道理,进而与课本知识相结
期刊
30年代,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提出“精量匀播,控制群体发展,在一定穗数基础上促进穗大粒多,突破了小麦千斤关”;江苏农学院凌启鸿等提出“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配套技术,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情感的培养。这就意味着教师在遵循英语教学规律的同时,也要将德育贯穿于英语语言教育的过程之中。因此,本文就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和德育渗透方法进行研究。  学生的德育需求  中学阶段是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其直接从少年向青年过渡,世界观、人生观也在这个阶段逐步形成。但是,这个阶段学生的发展具有
期刊
江苏省委“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目标明确提出了“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要求: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的精神建设、文明素养,更加注重促进人的现代化,这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苏州作为全国第二大外来移民城市,城乡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础、背景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全市100多万中小学生家庭来说,家长素质的高低对学生文明素质乃至城市文明会带来直接的影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长群
期刊
新闻批评,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开展批评的统称。有人说,当今新闻批评太难搞了。这是实话。可是,细想想,新闻工作中的哪一项好搞呢!关键是要按规矩办。有些人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所以,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对德育的影响,要充分借助传统文化重新对小学德育进行价值定位,让小学德育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同时,要深刻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源泉之一,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借助传统文化开展德育,进而提升小学德育。  在小学课堂上,传统文化应当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通过开展经典诵
期刊
虚拟实验技术是伴随着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运而生的一项先进技术,其能够使模型与实际相结合,进而给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虚拟实验技术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虚拟实验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详细分析了虚拟实验技术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应用。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促进我国中职汽修教学对于虚拟实验技术的应用,进而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