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实现幼儿艺术教育目标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yhi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对于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于缺乏艺术条件的偏远地区的幼儿园应该发挥本土的文化资源的优点,帮助幼儿进行艺术课程的学习,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可以更多的丰富幼儿园的教学。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幼儿园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对实现幼儿艺术教育目标进行落实,围绕实施的具体目标和利用内容以及实施的策略路径进行论述,完成基本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
  【关键词】本土文化资源; 幼儿艺术教育;挖掘;实现目标;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29-01
  引言
  早在2001年的时候教育部就颁布的了对于幼儿教育相关的文件,要求全面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在完成基本教育的基础上,对艺术教育也进行相关的提升,尤其要进行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开发适合当地幼儿园教学的文化资源,努力把本土文化资源整合到幼儿园教学的课程中,不断的加深学生的学习和对本土文化资源的理解。对于偏远的农村地区,这部分尤其要进行重视,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完成基本的艺术教育目标成为目前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引导,完成幼儿教育的基本目标。一、本土文化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本土文化资源顾名思义,就是当地相关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精炼,对相关的文化精髓进行整理和提炼。对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定义有众多的说法,关键对本土的文化资源的界定比较困难,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认定和整理,但是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就导致对本土资源的整理存在不一致的意见,甚至大相径庭。一般来说,本土的文化资源就是在本地区建立的、对本地区生活和出行有影响的,能够进行整理和利用的文化资源。最能体现一个地区本土文化资源的地方就是该地区的博物馆和图书馆,能够把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状况进行相对真实的反映。其次,一个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的特点主要取决于整体地区的文化发展,对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像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多年来已经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 而对于比较落后的偏远山村,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微乎其微,基本对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比较缺乏,所以基本特点是没有明确的文化体系,文化资源有待开发和利用,存在较主观的文化观念,因此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培育中需要对当地的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挖掘,使本土文化资源可以有效的利用在课程教育中。二、幼儿艺术教育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基本目标
  1.幼儿能够从文化中建立生活的联系。
  艺术教育的目标不是把幼儿培养成画家、艺术家、音乐家,而是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进行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完成基本的信息的掌握和分析,使得以后的生活更加的丰富,有意义。所以通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对幼儿的艺术教育进行渗透和引导,在生活中发现艺术。艺术教育中,很多时候艺术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需要从相关的实物中进行整理和学习,从生活中进行学习,艺术中的相关音律、线条、节奏以及其他的一些特点,都是通过生活展示出来的,而艺术又从生活中提取,对生活进行表达,利用艺术发现生活的多彩和意义。在进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充分利用,利用农村美丽的大自然,来陶冶幼儿的情操,比如:春天田野里的麥苗苏醒了,到处都是红花绿草,这时,我们就带领孩子们到田野乡间去观察、去寻找,体会春天的变化,让孩子们去领略大自然的丰富多姿,从而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于处于大山中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对大山进行感受,体会大山的宽广胸怀,建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其次,利用当地淳朴的民风和热情的人们进行艺术教育,让幼儿感受与自然环境不同的美丽,从而让幼儿在思想上建立起艺术来源生活的思想。
  2.让幼儿能够实现从文化资源中发现美的教育目标。
  《指南》中艺术教育目标的第一点提出:“让幼儿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这一点表明艺术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要把幼儿培养成音乐家、画家,而是通过艺术和生活的联系,通过感受,让幼儿发现艺术和生活当中的美,能够美化生活,使生活更有意义。在进行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观,让幼儿发现美的事物,并且进行美的表达。在农村地区,对于幼儿的审美培养,可以通过农作物进行。与城市的儿童不同,农村的儿童在耳濡目染中能够对农作物的种类进行描述和理解。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农作物在盛开时节的审美培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老师带领幼儿到田野里观看,不定时节的进行农作物的观察,从春天的发芽,到夏天的盛开,再到秋天的收获,这个过程本来就是美的表达,让幼儿把每一次看到的画下来,让孩子随便发挥,能够真切的理解自然的美,告诉幼儿,自然的美是生活中最美的,没有其他的可以代替这一美丽,让幼儿对美建立起自己的感知,能够进行美的判断和应用。
  3.在本土文化资源中进行智力情感的目标培养。
  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对于儿童的智力和情感培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在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着眼于儿童的智力情感培养,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对幼儿的表现能力和情感体现进行初步的发展,在健全基本思想培养的基础上,让幼儿能够有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艺术教育完成对生活中艺术的欣赏和鉴别。对于本土文化资源,处于偏远地区的幼儿园,可以尝试着把一些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到日常活动中去,让幼儿从小接受本土文化的辐射和熏陶,尽可能的利用人文情怀和本土文化进行教学的深入和拓展,让幼儿从小就对本地的文化有所了解和探索兴趣,建立起相应的情感联系,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实现本土文化资源的价值。三、幼儿艺术教育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
  1.基于自然环境的本土文化资源利用。
  在进行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最简单原始的文化体现,不管是处于城市中的先进地区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山间地区,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真实的特色和固有的文化特质。所以在进行幼儿艺术教育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时,首先把自然环境作为一个部分引入,比如在我们农村幼儿园,出门就是田野、小溪和大山,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红的黄的绿的,色彩斑斓,大自然就是一个大画盘,美极了!我们就选择课余时间带孩子出去游玩观赏,不同于城市地区的喧哗热闹,山间的安静与清新是最原始的生态文明,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赏和体验,让幼儿能够对家乡有独特的感情和归属,能够对自然环境进行享受和体验,培养幼儿体验美和发现美的能力。   2.把人文环境渗透到幼儿艺术教育中。
  本土文化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人文环境和人文情怀,在进行幼儿艺术教育中,要把本地区的人文艺术融入到学习中,让幼儿了解整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文化背景,对当地的人文情怀进行传承和发展,帮助幼儿从小进行本土文化的认识,利用本土文化中特有的物品和作品进行展示,比如麦子丰收时,老师和孩子一起去田间收集麦秆,整理后放在益智区中,让幼儿把它当作游戏棒来玩,请家长和孩子一起用麦秆编织一些简单的动物造型投放在生活区中。田间的稻草,小溪里的石头等本土材料,引导孩子将其制作成吊饰、摆饰活跃在幼兒园的廊道、楼梯、展示墙等处,还可以根据主题的变化随时更换和调整,让幼儿每天都穿梭在充满家乡味道的园所环境中,完成艺术教育在本土文化资源中的利用和承接。四、幼儿艺术教育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路径和方法
  1.理论层面通过文化与课堂结合进行教学。
  在理论层面来说,主要是向幼儿介绍基本的本土文化特色和主要的文化资源。具体的实施方式有以下几种:首先是通过附加活动的方式进行,就是在基本不改变幼儿园授课课程的情况下,把文化艺术资源通过一个或者几个活动加入到学习过程中,完成基本的学习;其次就是单元主题的方式,在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把当地的艺术文化资源与课程相结合,通过单元主题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利用,完成基本的理论学习;此外就是利用陶冶渗透的方式,把艺术教育中的文化资源不断的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本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更好的进行掌握,让幼儿能够完成基本的学习,掌握实际的知识和经验。在理论方面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这三个方式进行展开。
  2.本土文化资源利用在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
  在本土文化利用过程中,不管要从理论层面入手,还需要从实践层面入手,完成基本的教学。比如处于农村的幼儿园可以利用当地的艺术品或者相关的物品进行教学,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能够独立的对艺术品和相关的物品进行理解和掌握。对于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进行实践的体验,让儿童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更深的了解。其次,对于当地有名胜古迹的,可以进行实际的参观,让幼儿有初步的理解,形成潜在的价值观念和态度。
  3.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将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进行结合,完整的进行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本土文化资源利用。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设立专门的课题进行学习,一般幼儿园的教材不统一,在不同的地区,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地区的特点,教师进行专门的课程主题设置,设立专门的与本土文化资源相关的内容,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把该地区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胜古迹和本土特色作为课程的主题,将这四个模块应用于平时的教学中,完成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让幼儿对当地的文化有深刻的印象。这个部分需要老师与幼儿一起合作才能完成,能够很好的把实践和理论进行结合,完成学习。五、结束语
  在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中,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整理和利用,把本土文化资源渗透到幼儿艺术教育中,完成基本的教育,让幼儿更早的进行本土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比较完善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能够对本土文化有深刻的印象,完成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挖掘,进而完成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倪志明.论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园(教育科研),2013(2).
  [2]顾勤.将本土特色美术教育渗透到幼儿园主题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尝试[J].新课程:小学版,2014(3).
  [3]陈宛兰.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增强园本课程内容的适宜性[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2).
  [4]李国萍.物尽其用,再现魅力——农村本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J].新课程(中),2014(5).
  [5]付洪岭.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3).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关于中国国际私法近期发展的基本态势,指出要在广泛吸收国际社会先进理论和普遍实践的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私法和国际私法学;在加强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实践的紧密结合;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和人类面临的诸多共同可题,面向21世纪,通过国际私法建立协调和谐的国际民商法新秩序。
为了明确杉木人工林间伐后短期内土壤酶和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在浙江开化开展了3种间伐强度(对照、中度和强度)下2年后土壤酶活性、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的研究。结
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黧蒴栲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提供技术依据。利用AFLP技术对39个黧蒴栲半同胞家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利用8对引物共扩增出清晰条带761条,其中有多态性
19、20世纪之交,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垄断资本的统治,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在反垄断资本的斗争中走向联合。在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历史条
山区开发是明清时期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以秦岭-大巴山区为例:资源开发活动的大规模展开,与全国性人口急剧增长、生存压力增大以及玉米、红薯、马铃薯等新作物的引进。推广等背
将音乐元素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能让整个体育教学氛围变得更为融洽、科学,学生也更具热情与激情,从而有效消除学生内心的乏味感与疲劳感,能让
唐诗研究自80年代以来成绩显著,一批相当有分量的研究著作的问世,有力地推动了唐诗史研究的进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尽管诗史研究的进步依赖于时段研究的突破,但唐诗艺术经验的总结
为了探索一种分离纯化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简便高效方法,采用先组织块培养后消化纯化和直接消化后过筛纯化2种方法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进行培养、纯化,最后用免疫荧光
【摘 要】 随着有效教学在教学在取得一定的效果之后,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将之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教学作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间差异,选择最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本文通过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说明了有效教学理念下,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必须重视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学
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血小板可以减少献血人数、降低红细胞浪费、提高血小板采集数量和质量从而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概率和输血反应率。现将本站1名献血者在捐献单采血小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