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阅读和生活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be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可以从课文、阅读和生活的角度,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围绕题意,取材于课文,体现对课文阅读理解的多角度和深度;充分挖掘课外阅读积累,体现立意取材的广度;从热点时事的角度取材,把作文写活。
  一、课内:写透
  1.【立意】变的是负心汉“二三其德”导致的爱的逝去,不变的是永远的淇水。
  【构思】“淇水还是那个淇水”,三次出现的淇水,见证了爱情之花由含苞而盛开再枯萎的变化。视角可以是女主人公的,可以是淇水的,可以是氓的(以狡辩或忏悔的角度切入都可以),也可以是“兄弟”的,甚至可以是虚构的邻居王大妈的。
  2.【立意】变的是改革的环境,不变的是“拗相公”坚持改革的执拗。
  【构思】背景:神宗时开始变法,被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坚决反对。新政推行不利,神宗后院起火,王安石辞相位。第二年,再被神宗拜相,第三年,再次去职。哲宗即位,太皇太后执政,重用司马光,王安石被打倒,变法一派全被铲除。但哲宗八年后亲政,又再次翻案,重用改革派,夺司马光谥号。但徽宗一即位,事态再次颠倒,司马光等人均身后复官。但仅一年余,又恢复了二十五年前王安石的新法。王安石也被封为孔孟之下第三人,配享孔庙。到南宋初年,官方定论为新法祸国殃民,为北宋覆亡的罪魁祸首。理宗将其配享孔庙的资格取缔。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才为王安石的变法彻底翻案。
  学生在对王安石改革历史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可以用第一人称视角想象故事。
  二、课外:写广
  1.阅读积累
  (1)【立意】变的是不被重视的颠沛流离,不变的是先师孔圣积极进取的儒家情怀,坦荡的信念。
  【构思】可以选择陈蔡之厄、匡人围孔等镜头加以描述,突出孔子身上那种进取的儒家情怀与自信坦荡。可以参看李长之《孔子的故事》。
  (2)【立意】不变的是忠心为国,变的是身体的由强而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构思】陆游、辛弃疾故事的重新叙写。
  (3)【立意】变的是曹魏政权与司马氏集团的博弈,不变的是嵇康的孤高傲岸、坚持操守。
  【构思】可从《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与钟会的对话,广陵散的故事等入手。
  2.生活体验
  (1)【立意】变的是山南海北、奔走各地的舌尖之旅,不变的是家乡口味的“鲈鱼莼菜”之思。
  【构思】可以虚构每到周末和逢年过节,主人公总要自烧家乡小菜的几个镜头。这样的行文重在对比着写,写出细节,写出情思。
  (2)【立意】变的是阅读方式的变化(纸质的、电子的),不变的是对阅读的热爱。
  【构思】可以剪辑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中的阅读镜头,由此生发抒情议论。
  三、反向立意:写活
  【立意】变的是花样,是汤;不变的是药。
  【构思】背景材料: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庄子·齐物论》)以这个经典故事的重新演绎切入,探讨骗子骗术为什么在今天还得以大行其道。
  南海没有冬天。虽是一月的深冬时节,太阳也依然是高挂在抹着白色水粉的蓝天上,散发着光芒。不应景的是那愈发呼啸的海风,气温越是下降,这里的海风就越是有劲儿——这种不尽如人意但尽如岛意的不变的气候我早已习惯,我能清晰记得,这是我在祖国南海经历的第n个“冬天”……
  我是被现代人称作“永兴岛”的地方。早在汉代,华夏子孙就对我的身段、我的长相,有了温柔精心的测量。后来啊,我的归属地曾经屡有变动,先是被法国霸占;二战时,我曾脱离华夏,又被强行归属到邻国日本。而现在,我早已回归祖国,成为祖国的一分子。
  近来,我愈发觉得自己面临着危险。也许,我有过被“变来变去”的刻骨铭心之痛,所以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尤其敏感。我周围的环境与以往大不相同了——游轮日益减少,海鸥飞翔的漂亮身影,似乎也比往日少了许多。反而,多了令我害怕的军舰。岛上的人们都渐渐武装了起来。往日的欢声笑语听不到了,听到的尽是美国军舰在南海岛礁周围耀武扬威的马达声,还有隔空传来的南海仲裁的喧嚣声……
  “永兴爷爷!永兴爷爷!小鸥我来看您了!”一只海鸥降落在我的身上,打断了我的思绪。“小鸥真乖!是不是又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爷爷啊?”我笑着回应道。“嗯!小鸥告诉爷爷啊,不一会儿,将会有艘壮丽无比的军舰驶来呢!小鸥我听说啊……”
  又是军……军舰?啊!这一段时间,总时不时地有美国人的军舰在我周围吵闹!小鸥常常垂着鸥头丧着气,耷拉着鸥翅,来告诉我“美国军舰又来了”!我总是安慰小欧,别理美国人,他不就是在旁边吼吼吗?你越是上心,他越是得意呢!任他军舰航母,我自岿然不动!
  前一段,美国、日本还鼓捣菲律宾搞什么南海仲裁,我就当那个所谓仲裁一张废纸,一张很快淹没在南海海底的废纸。
  “……爷爷你快看!来了来了!”小鸥朝着东北方向飞了起来,还频频地回头看着我,恨不能拉上我。这是怎么了?小欧这次不像往常看到美国军舰时那样慌张啊。
  管他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好,潜艇海下军舰海上也罢!我自岿然不动!我有我的大国风范,我有我的戰略定力。顺着她的白羽,我终于看到了海平线上缓缓驶来的军舰。
  它每向前挪一里,我就愈发看得清楚,心跳也就愈发剧烈——模糊的轮廓渐渐清晰;那本是点点大小的黑色,逐渐伸长为长长的跑道;船身上列满了清一色的战斗机……这艘航空母舰正向我驶来!
  转眼间它到了眼前。“永兴您好!我是辽宁舰!是咱中国的‘海上门神’!”这艘军舰送来了气宇轩昂的问候。鸣笛后,辽宁舰又驶向了兄弟岛屿。   “您好,辽宁舰!”我长舒了口气,似乎吃了定心丸一般。小欧也高兴地在我头顶盘旋。“永兴爷爷我也先走了,我要赶在辽宁舰前头,先到其他的岛礁,也给他们传递这个好消息!”
  说着,小鸥欢快地飞走了……
  教师点评:
  本文主要以永兴岛的自叙和心理描写,呈现了南海岛礁由古至今的风云变幻,呈现了大国岿然不变的战略定力。借助永兴爷爷和小海鸥的对话,又使文章不停留于单一叙述的层面,有了细节描写,有了情节勾连。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
  古有一水,名曰淇水。而我就住在这淇水边上,日日夜夜想念着那个集市上“抱布贸丝”攫取了我心的人。淇水不知见证了我俩多少甜蜜的幸福。
  在窗边望着那淇水上久不散去的雾水发呆,心已经飘到他的身旁。隐隐约约看到一艘小舟,眼睛亮了起来,急忙披了一件外衣,跑出门去站在岸边观望。隐隐约约又听见似有马车声,于是又爬上破土墙遥望复关——那心上人马车出现的方向。
  看到他的瞬间,笑容展现在脸庞,甜蜜和忧愁却缠绕在心头。没有一个好媒人向父母提亲,我又如何嫁给他呢?看他急得大汗淋漓的样子,我只好把婚期定在那收获的秋天。为了爱,我能背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送他渡那淇水河,我的心浪却一浪高过一浪。
  过了大半年,不觉间已到秋天。我的心上人是水路来还是陆路来?我望着那淇水上经过的无数艘小舟,我听着那复关方向的车马声。
  远处传来车马声,抹去泪水向窗外望去,惊讶地看见他已站在门口,我知道,他来接我回我们的家了。
  甜蜜的日子难道一去不复返了?我现在怎么好像不认识这个曾“嗤嗤”憨笑的人了。
  现在的他唯与酒做伴,每天回家都是醉醺醺的模样。难道是嫌弃我的嫁妆少?难道是嫌弃我的容颜老?那天,又是醉醺醺的他,竟然又举手打了我!我忍无可忍!我要去问问淇水河,那个听见我们无数次海誓山盟的淇水河,这世上还有没有真情在?
  淇水还是那个淇水啊,可是我的爱还是那个爱吗?淇水淇水,你可要告诉我啊!淇水嗚咽……
  我竟不由自主地往娘家的方向走去。
  兄长只是冷嘲热讽。我真是活该,谁叫我当初拧着性子不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呢?这个家,还有那个家,都已经没有我的容身之处了。
  瞒着所有人,我划着小舟,顺着淇水飘向远方。我这是要到哪里?
  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离了他,我也能活,我也能活……
  丢下双桨,我对着淇水喊:“我也能活!”
  教师点评:
  淇水作为十分清晰的叙事线索,既有较强的连贯性,又自然表达了“变与不变”的题旨。而女主人公面对无情抛弃的独立决绝的形象,也在这层次递进的场景描述中,越发鲜明。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8分=55分
其他文献
朋友前几日悄悄告诉我,她在小区里觅得了一处“雅境”。好奇之余,我凑上去看了看她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也不过是一张石桌、一把石凳,再配上背后的一面已些许脱落的假山石而已。我不解,她的神情却满是向往,她说在这里可以很安静地读书练字,做一些平常很难静下心来去做的事。  我虽一瞬讶异,却也豁然明了了。朋友性格沉静,不喜热闹,这样的环境确实让她远离了平日里无法躲避的喧嚣。于她而言,的确非常适合。  人之一生,遇
期刊
舞娘垂首站在舞台上,身上只穿了一件红绸裙。裙子不长,但裙摆很宽,随意地叠靠在她小腿上,露出洁白的脚踝。  突然,音乐响起。第一拍极重,喝酒谈笑的大汉们惊了一下,看向了立在临时垒起的舞台上的、没化妆的女人。不,说她没有化妆是不准确的。她确确实实拿了黑笔粗粗地描了眼线。这使得她的眼部轮廓格外突出。但是,她闭着眼。  她开始随着音乐起舞。音乐是异国的调子,歌词理所当然的是外文,大汉们听不大懂,只是感到歌
期刊
近年来,江苏卷“现代文阅读”板块选用文体和试题类型相对固定:一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内容为小说阅读或散文阅读,不定期轮换。二是“论述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2010年以来,江苏卷已连续7年选择“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因可能在于论述类文本思想性、社会性、艺术性、学术性兼具,且具有一定深度;同时,论述类文本相对固定的体例也使考生便于复习和答题。在这些文体中,文艺评论专业性较强,专业术语较多,在
期刊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1982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
期刊
一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鱼虫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人
期刊
一、有我之心  所谓“有我之心”,就是说让文字附着自己的心跳。曾经读过黄诗茜同学的一篇名为《天下最美寻梦声》的文章,它即是这样的一篇文章。作者笔下的杜丽娘是这样的:“她轻启朱唇,轻移莲步,轻举纤手,轻放水袖,一切都是那么柔,那么轻,仿佛生怕惊醒了曾在这里萌芽的那个梦、那片情。这段唱腔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悲哀幽咽,只有缓缓的水磨婉转,直磨得我眼中淌出泪来,心中滴下血来……”古镇戏台上那牵心牵肺的昆曲,
期刊
你还记得小时候拆礼物时的感觉吗?五彩精致的包装盒,被小心翼翼地撕开,一层一层,慢慢露出它的真貌。小小的欲望,是那么激动人心。  那开心拆着礼物的孩童,似乎牵着童年的风筝,越跑越远了。我们对生活的期待也越跑越远了。随着对人生和社会的认知愈加深刻,心有时变得愈加苍老与沉重,对于一切的习焉不察让生活成为单调的重复和冗长的孤独。我不禁发问:如果生活没有了惊喜,今日只是昨日的重复,那生存的意义又是什么?  
期刊
石头要搭一个猪圈,还缺一根檩条,就去屋后刨一棵洋槐树。那棵洋槐树三把来粗,正好是一根檩条的料。石头刚刚刨了几下,结实过来了。结实说,石头,你干啥呢?石头说,我刨树搭猪圈呀,正好缺一根檩条。结实说,你刨树也不跟我商量一下,就刨呀?石头说,笑话,我刨我自己的树,跟你商量个啥?结实说,那是你的树?你敢说那是你的树?石头说,长在我的宅子上,不是我的树是谁的树?结实说,长在你的宅子上不假,可你也得看看是怎么
期刊
但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首先,农村的生活,不是掰几个玉米就能过日子的。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深深地知道这一点。认为一分耕耘就一定会换来一分收获,那仅仅是千百年来农民的美好愿景。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油菜长势喜人,颗粒饱满,可是正待收获时,一场过早到来的暴风雨把油菜籽全部打落在地里……一家人坐在田边哭了很久。在我幼小的记忆中,面对天灾、人祸的无奈与无力,才是农村生活的真实。  其次,节目中很少见到农民,
期刊
【名家选段】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樣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