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教育领导岗位中女性的优劣势何在?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it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调查背景
  
  在我国,女教师撑起了教育的半边天,我国中小学女教师的比例已达到了49%,[1]她们在基础教育、女童和妇女教育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因为我国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师资结构在不同地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农村地区学校的领导岗位上,农村地区的女教师比例普遍偏低,学校领导岗位上的女性更是凤毛麟角。农村学校女性领导少的问题实际上牵涉到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制度等多方面,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地区女教师的职业能力、素质、职业的发展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基础教育乃至国家教育未来的发展,所以国家开始重视为农村地区配备女教师;某些地区正通过政策倾斜等措施提拔学校女领导,随着越来越多女性走上农村地区的教育领导岗位,她们能否胜任工作,如何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领导岗位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于2008年11月正式启动“女性领导力行动研究”,致力于倡导更多的女性教师成为学校领导。该行动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开发女性领导力培训模块并实施培训计划。中英西南项目女性领导力培训的参与者包括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及教育局的领导。为了真实了解参与者对于女性领导力问题的看法,研究者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并发放了问卷。本文对问卷中有关教育领导岗位上女性的优劣势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反映主要利益相关者对于教育领导岗位上的女性的看法。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在农村教育领导岗位上,女性领导力提升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对于两个不同类型群体的调查:
  第一个群体是2009年、2010年参加“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女性领导力培训者培训”的学校领导,包括项目县新提拔的52名学校女性领导及关注女教师成长的22名学校男性领导。问卷从对领导力的认识、对教育岗位上女性领导的看法及心目中的女性领导形象三方面进行调查。
  第二个调查群体是27个项目县的74名县教育局局级领导,其中男性70人,女性4人,问卷内容包括对教育岗位上女性领导的看法和对于提拔女性教师的想法。
  
  二、对教育领导岗位中女性的优劣势分析
  
  在两份问卷中,我们就教育领导岗位上女性的优劣势分别对学校的男性、女性领导以及教育局局级领导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图2所示。可以看出,从三种不同群体的角度来看,女性与男性相比,最突出的优势都是亲和力好,善于沟通和协调;其次是更具有责任心。与女性领导(3.8%)相比,有更多的教育局局级领导(17.6%)认为,更富有爱心也是女性的重要优势之一。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心是人们通常用于评判领导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富有爱心尽管属于女性的特质,但在衡量工作能力中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在教育这个重要并且特殊的岗位上,随着对学生的关爱程度成为上级领导考核基层学校领导的指标之一,这一特质也将成为女性异于男性的一大优势。
  在看待教育领导岗位上女性的劣势问题上,学校女性领导及教育局领导选择最多的都是“优柔寡断,不够果敢”,而男性领导最多选择的是“具有依赖心理”,另外,还有20%左右的人认为女性领导并没有明显的劣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有依赖心理”这一选项上,女性领导和其他两个群体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只有15.4%的女性选择了此项,而选择这一劣势的男性领导及局级领导分别是31.8%和24.3%。事实上,具有依赖心理是人们对于女性的成见,从该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一成见也影响了男性及上层领导对于教育岗位上女性领导的看法。
  
  此外,根据调查结果(图3),有45.5%的男性领导,38.5%的女性领导及37.8%的局级领导认为女性领导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他人怀疑女性领导的能力,这也说明该因素是造成女性领导困扰的主要因素。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人们对于女性的认识还局限于“女主内”的刻板印象中;(2)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领导岗位上鲜少出现女性的身影,导致当今社会缺少正面的女性领导形象,人们对于女性领导较为陌生,对其的工作能力也容易产生怀疑。
  在对于“女性领导的话语权得不到重视”以及“领导的工作安排等较少考虑女性需要”这两个选项上,女性领导与其他两个群体又一次出现了分歧。有较多的女性(25%)认为“女性领导的话语权得不到重视”是女性领导面对的最大问题,而其他两个群体选择此项的只有10%左右。在另一个选项上,只有15.4%的女性认为“领导的工作安排等较少考虑女性需要”是女性领导面对的最大问题,而却有36.4%的男性领导及45.9%的局级领导选择了此项。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得到以下推论:(1)在工作中,话语权不能得到重视已成为女性领导的一大困扰,然而多数男性包括上级领导并未意识到在话语权的争取方面,女性是处于劣势的;(2)从某种程度上讲,女性领导对于工作的适应能力比男性所想象的更强;(3)在许多领导岗位上或某些重要事务场合上,男性领导会以保护女性的名义边缘女性。
  
  在探讨阻碍女性成为领导的最主要因素中,三个群体中选择最多的便是社会因素(图4)。女性的成长长久以来都受到“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思想的羁绊,这一调查结果并不意外。除此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调查的教育局局级领导中,有25.7%认为女性个人能力是最主要的阻碍因素,12.2%认为女性自身心理素质是最主要的因素,还有13.5%的局级领导认为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可以看出,局级领导在考虑提拔女性领导时,除了考虑社会因素以外,对女性自身家庭、能力等方面也予以了重视。
  
  三、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教育岗位上女性领导的优势,参与者共同的看法是:擅长沟通和协调,具有爱心和责任心。由于现代管理更强调民主与和谐,所以女性的这些优势如果能得到充分发挥,女性领导的领导力将会得以展现,并将在管理方式上形成有别于男性的特色。
  另一方面,参与者认为优柔寡断、不够果敢以及具有依赖性是女性的主要劣势。所以只有克服了这些缺点,女性领导的领导力才能够冲破瓶颈,提高到新的台阶。要克服这些缺点,仅仅靠调整心理状态是不够的,女性领导们还需要在实际的领导岗位上磨炼自己,积攒经验和信心。只有这样,女性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独立承担工作,进而提升自我领导力。
  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的参与者对女性领导力的看法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往往源于人们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人们对于女性的成见往往会压抑女性的领导力。在现状下,女性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劣势,才能够在领导岗位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总的来看,女性领导应提升对自身领导力的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动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以及他人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只有积极进取,女性的优势才能获得更多展示的机会,所谓的劣势也才能自然地消解。
  参考文献:
  [1]张永华.关于我国农村女教师发展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6,(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郭敬燕)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今天的教师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局部空间,学校更需要把现代社会的学习与反思精神、尊重思想、合作理念、开放气度融入到教师文化中。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丰台区第五小学逐渐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留住历史,留住文化,发展文化。也就是继承、发展和完善学校传统优势,向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丰台五小教师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定位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高
《中国教师》:王老师您好,您作为教育家一直倡导要实现全面的教育公平,现在出现的“占坑”现象会不会违背这个原则?  王晋堂:“占坑”是教育不公平的产物,本来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生都应该是平等的,享受同样的教育待遇。现在的教育要给你分出两类来,这个孩子聪明,那个孩子不聪明;这个孩子是三好生,那个孩子不是;这个孩子家长有钱,那个孩子家长没钱,这个出发点就是不公平的。  而且你要想“占坑”就要花钱,
那天,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学生家长打来的,那个学生名叫谢超人,但他一点儿也不是超人,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第一。那位家长结结巴巴了好一阵子,我才明白他的意思。原来谢超人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直由爷爷带他。这一次,他的爷爷突然病倒了,到省城一家医院治疗。谢超人的父母一时也赶不回来,没人照顾他,就想让他到我家暂住一段时间,等他妈妈请好了假,立刻赶回来。  说实在的,我不太喜欢谢超人,但遇到这样的事情
全教会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全市重点提升的三大亮点之一,纳入年度科学发展点评重要内容,从加强规范管理入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2011年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我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名列第一。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建立督导机制,将规范管理落到实处    一是成立市教育督导巡视团。市财政
《中国教师》:代老师,您可不可以跟我们说说对教师收礼的态度?教师应该收礼吗?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代士晓:我不同意教师收礼!常言道:“财贝动人心”,教师不是神仙,亦不是圣人,面对家长丰厚的礼物,怎能不动心?然而,如果教师收了家长的礼,正常的心态就会失去平衡,潜意识中就觉得亏欠了家长的,言谈举止中就难免“偏心眼”,“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嘛。而教师一旦有了“偏心眼”,孩子们是很容易察觉到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三至九年级的必修课,每周三课时。此课程的设立与实施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一些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已形同虚设。在山东省乳山市,此课程也经历了从高峰走向低谷的波浪式发展过程。这样一门促进学生自主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为什么没有得到常态化发展?究其原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尚存在很多不易调和的矛盾制约课程发展。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
编者按:  特级教师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独有的一种荣誉头衔,是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成为特级教师是无数中小学教师毕生的追求,被评为特级教师是他们莫大的荣耀。在职特级教师的总数一般控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5‰以内,平均一个学校不到一个,特级教师对于一般学校而言真可谓可遇而不可求。  暑假期间有幸认识了“国培计划(2011)—
得知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我立即联系成都、绵阳、都江堰等地的我所熟识的一些作家,其中之一是杨红樱。杨红樱是当今国内最具影响力与人气的儿童文学作家,她创作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小说与《笑猫日记》系列童话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发行量高达1000多万册,创下中国当代文学的神话,成为国内唯一可以与英国《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叫板的畅销书作家。与杨红樱通电话,一直没有联系上,后来,我在北京接到杨红樱的电话
人与人不同,有人长于运动,有人长于思考;有人形象思维占优,有人抽象能力见长;有人热衷于创造,有人却擅长模仿。你是与众不同的,你必有某方面的优势是上天对你的照顾,使你能优于别人。    成长、成熟和成才是每一个选择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内心的渴望,也是教师享受工作和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怎样让自己快一些成长起来,是步入教师生涯的青年教师心中的期盼,也是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结合我们多年的师资
编者按:   在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产品必不可少。所谓高质量就是既有技术含量,又有学术含量;就是有益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儿童应该拥有快乐而丰富的童年生活,这就需要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产品相伴左右。为了研发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产品,世界各国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例如,美国有很多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者都会进入学前教育产品的研发机构参与研发和设计。就中国而言,在学前教育发展方面,我们有国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