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先生的手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作为文化遗产,为寻求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出路提供了文化养分。本文在客观扬弃儒学的基础上,从分析儒学的核心思想如“有为”、“仁爱”、“中和”、“无为”等四个方面层层递进,解读儒学对现代包装设计其文化根源上的启示。
  [关键词] 儒学 有为 仁爱 中和 无为 包装设计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思想,是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今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儒家思想是促成中国传统审美形成的元文化,加之儒学是艺术上的功利主义者,主张艺术要有理性的人文主义精神,认为“乐”是艺术的活动的最佳状态等思想,这对于现代包装设计有着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因为包装设计属于商业设计,而商业设计的根本是“用”,与儒学的基本观点“有为”相契合。所以本文试图从儒学的核心思想如“有为”、“仁爱”、“中和”、“无为”等四个方面的分析中,循序渐进地对现代包装设计做深刻的文化反思,借助儒学的价值系统随时调整自我,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一、有为:儒学“有为”的理性功利主义主张指示现代包装设计的物质功能设计思路
  儒学是艺术上的功利主义者,要求礼乐具有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荀子谓“道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而致善用其材”。他在此基础上提出彻底有为的哲学,以完善儒学,反驳老庄的无为思想。包装设计作为商业活动的有机组成是与艺术结合的衍生学科,功利性即有用性是其基本特征。作为包装设计的施动者,要行“君子之御物之道”。
  1.“尽其美,至其用”。即所有自然之物,皆为人所主宰,利用天然,宰制万物。包装在未被形成设计体系之际,即大行至用之道:国人过端午节用的包粽子竹叶、青下面的各类草垫、荷叶包裹的叫花鸡、竹筒做的酒和饭的容器、稻草编制的鸡蛋包装皆为自然物包装形式。近年来,在返璞归真的潮流引导下,包装材料的采用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虽然并非都是初始的自然之物,但较多选择了天然材质加工,形成色彩、肌理、形态具备自然界万物特征及灵性的“天然包装”,包装材类相对集中在植物的藤、叶、杆、茎等部位。
  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至其知;至其知,在格物。”“格”即为“考察”之意。对于包装设计这一范畴,尤其凸显出其重要性。通过前期调研,找准方向,明确目标,未雨绸缪,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通过考察市场,了解客户,研发产品,及时发现问题,为全面决策打好基础。
  3.创物。“当仁不让于师”、“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儒家所倡导的变革和创新思想给各行业带来了发展思路,同样也引领包装设计的发展进程、新材料的使用、宜人性结构的开发使用、包装机械的多层次细化和快速发展。
  4.孔子晚年在评注《系辞传下》中有语:“者材也,驳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所谓“象”,可谓之:“形象”,具象,直观模仿,感性;“性象”,抽象,性能提炼,理性;“动象”,变象,发展有机生命,哲性。包装设计作为可视形象,其具象、抽象和变象的表现特征将有效地促进商品的销售。据调查表明,约60%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受到具象模仿性包装的吸引,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的选择性增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非常的理性和挑剔;因此具备高度提炼的强视觉刺激,加强心理美感享受等包装设计手段和方法,均能在儒家学说中寻找到依据。
  二、仁爱:儒学“仁”的人文精神核心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内涵指示
  儒家思想中,“仁”的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孔子在《雍也》中明确地界定了“仁”的内涵:“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说“有为”是物质层面上的用物,那么“仁爱”则是精神层面上的关怀了。在包装设计中,技法的选择和表达要考虑到与人的情感和道德准则相呼应,必须有益于人。包装设计不仅仅要具备使用功能,还要让使用者联想到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联想到美好的事物,在物品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极为微妙的情感体验,如此,方为好的设计。
  1.《论语》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言爱,实则有益于人,是由近及远的博爱。包装基于人的使用,设计基于服务的对象,宜人性的设计思想,让我们看到了为满足消费需求而做的便利、灵活、舒适等更多实质性的工作。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新的概念被不断提出,如“绿色包装”、“人性化包装设计”、“交互式包装设计”等,正推动当代包装设计走向新的高度。
  2.《孟子·离娄》云:“诚者天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谓:“诚者君子之守”,“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此诚即为真实不欺之意。天是真实不欺的,人则思真实不欺。至诚则能感动,至诚之人才能算是君子。当然,我们不是谈君子如何,但思想的表达亦可触类旁通,诚至则为消费对象所用,在为商品穿上外衣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包装的适度与否。如政府三令五申限制月饼包装的内容物容积和包装物的比例,只是因为其事关民生,事关喜庆的传统节日的气氛不被过度渲染,而保证包装不会成为消费的一个陷阱。
  三、中和:儒学“中和”的哲学思维对现代包装设计的思路启迪
  孔子高扬艺术的理性精神,以中和为尺度,要求艺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中和之美”就是美感形式与善的内涵有机统一,透过物质层面看到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从包装设计的现实意义上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包装设计本身的功能形式美与意境美的有机统一,二是包装设计过程的对立因素的和谐处理。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孔子之评诗,语言、形式、表现技巧都是美的,其内容含蓄无限,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才称得上为“和”。礼是乐的根本,和是乐的最高境界。以此类推,包装设计中功能形式美感与意境塑造的有机统一,达到“和”的境界至关重要。
  2.《国语·郑语》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是具有包容性的,是丰富的,所以是美的。一如儒学本身,在其发展的两千多年中,不断汲取了道家和佛教等思想,尚能保持其特性与发展。儒学本身就是一门博大兼和的思想体系,同时“和”也主张文化需要在交流中成长,达到“和而不同”。将此观念灌注到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商品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马歇尔·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正在成为现实,广泛的信息交流让我们应接不暇,设计者应当考虑如何吸收共性,提高自己的包容性,把不受地区、民族限制又具有关联的包装设计做到国际化;把自身的经典文化、特色艺术发扬光大,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使其充分体现地域特点,在经济和文化的转型期中做到“和而不同”,避免“不继”。
  3.中庸之道,“中(去声)”即为“恰如其分”,“庸”即为“平常”。受儒家思想的潜移默化,国人常常向往平淡、追求和谐,复归平淡之上的绚丽多彩。国内现代较为经典的包装设计大多遵循这一道理。如舍得酒包装设计,从品牌的建立开始对传统中庸之道的吸收就可见一斑,黑白两色的包装外观,在对比中寻求和谐;奉儒家思想,以“舍恶以得仁,舍欲以得圣”的理念包装国内高档白酒。
  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说的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质是内容,文是形式,一个人如果只重内容不重形式就会粗鄙,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就会虚夸。文与质的关系,既相对立而又统一。文与质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才是完美的。这一观点延伸到包装设计上来,即是当下我们极力提倡的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的传达。
  四、无为:儒学“无为”的哲学境界为现代包装设计指明了终极目标
  孔子先生的“无为”思想与道家的“无为”有本质区分,道家是纯然无为,孔子则主张是由有为而无为,有为之极,以至于更若无为。人应极力有为,以至于精熟,则自然达到无为的境界,而不是放弃人为,以求无为。借用到包装设计中来理解,包装设计的极致便是精熟的绝妙的设计构思和表达,“浑然天成”宛若没有经过刻意的设计。正如现代设计家兰德尔的设计哲学:“如果设计中没有显露出设计的痕迹,那么这是个好的设计,一个好的设计必须看不出谋划的痕迹。”此论可谓现代包装设计在基础上的终极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孔子先生开创的儒学,其“有为”的理性功利主义主张指示现代包装设计的物质功能设计思路;“仁爱”的人文精神核心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内涵指示;“中和”的哲学思维对现代包装设计的思路启迪;“无为”的哲学境界为现代包装设计指明了终极目标。儒学的博大需要细品慢嚼,本文由于笔者知识所限不尽深刻独到,因篇幅所限仅进行了概念性阐述,对这一课题的延伸探索及案例分析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钱江/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祝帅《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3。
  2. 张岱年《人生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
  3. 张少康《先秦诸子的文艺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4. 龙兆曙《包装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5. 靳埭强《中国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14日,“非同凡‘享’——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沙龙》红酒贺岁”在北京兰会所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等机构的领导到会。与会画家、美术理论家、商界人士及各大媒体工作者共一百五十余人,雅聚一堂,把酒论艺。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新任社长汪家明先生致辞,对领导、嘉宾的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他简要介绍了人美社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工作
凡作一图,若不先立主见,漫为填补,东添西凑,使一局物色各不相顾,最是大病。先要将疏密虚实大意早点,洒然落墨,彼此相生而相应,浓淡相间而相成,拆开则逐物有致,合拢则通体联络。自顶及踵,某烟岚云树,村落平原,曲折可通,总有一气贯注之势。  ——沈宗骞《冰壶阁原刊》  元末农民不断起义,明朝建立。为了巩固新政权,朱元璋在明初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封建专制。这一时期的明代绘画,在继
好山好水看不够,春风贺岁展丹青。  春节临近之时,中国美术馆张灯结彩,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象征着节日欢快气氛的走马灯与缤纷绚丽的折纸灯笼一起悬挂于中国美术馆一层方厅,祝福观众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马年幸福美满。而走马灯上绘制的“马”的图像也突显出此次春节大展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五大版块不同造型的万马奔腾,齐聚一堂——给观众拜年。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的春节大展已经成为广
夏俊娜  1971年出生于内蒙古,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专职画家。曾荣获第三届油画展银奖、世纪女性收藏家奖、素描艺术大展艺术奖等奖项。曾举办个展:2000年“青春组曲”油画展(上海艺博画廊),2001年“细数春华”纸上作品展(台湾索卡画廊),2002年“古典新视野”油画展(台湾沁德居画廊),2005年3月“生命的丰年”油画展(上海美术馆),5月“生命的丰年
神秘的宇宙气泡在新的光线中被观察到。  科学家首次从费米气泡中观察到可见光,巨大的气体团将银河系平面夹在中间。最新发现的闪光是由气泡中带电或者被电离的氢气所释放。来自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天文学家Dhanesh Krishnarao和他的同事在6月3日举行的美国天文协会最新的虚拟会议上对此进行了描述,他们的论文于5月29日发表于arXiv.org。  最初的观察发生在2010年,气泡喷射出高能量
针对小学5—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主要概念,以“火山大爆发”为主题,围绕内蒙古科技馆“地球四圈层”展品,利用岩石标本、实验器材等场馆资源和内蒙古本地区火山群教学资源,以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为教学理念,以探究式教学、基于项目的探究、野外研学为主要教学模式,以体验式学习、多感官学习、情境教学和做中学为主要教学方法,达成了课程标准中“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
摘 要:介绍了实时判断和点击判断的两种实现方法。从而实现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马上显示反馈信息。   关键词:课件 实时判断 点击判断    开发多媒体课件需要一些习题作为互动,而判断正误的形式有实时判断和点击判断两种。    1 实时判断    实时判断就是指操作者在做出选择后,系统会马上反馈答案信息。其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素材准备。准备一些反馈信息,这里的反馈信息是文字和声音,
摘要:介绍了基于Web3D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Web3D 建构主义 虚拟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4-0031-02    1 Web3D技术应用于教育中的理论基础    基于Web3D的学习环境是建构主义思想的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作为认知主体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加工建构的,即
[编者按]  张大千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名家,他天赋异禀、学养深厚,一生画风几变、风格多样,其作品传统功力深厚,雅俗共赏;一生创作作品4万余件而精品众多。  在张大千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遴选出张大千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无疑是对《张大千精品集》编纂团队的一次考验。2011年,《张大千精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为出版此书,《张大千精品集》编委会搜集了张大千的5000多件作品,最终从2000多件真品中精
甲午正月,石城细雨;虽是早春,却泛着冬的凉意。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当年遇难同胞的人络绎不绝,如同清明;默默地缓缓地向前行进的观者在与纪念馆群雕《逃难》的相遇中,神情尤显凝重。  2014年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从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承载的纪念意义更为突出。回忆几年前,我接受了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