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骨皮质增厚症(附17例报告)

来源 :新疆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ffffffffffffff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儿骨皮质增厚症,是临床上十分罕见的病例,近年来有增多趋势.1954年Caffey[1]首先报导与命名,也称之为CAFFEY氏病或婴儿骨皮质增厚症.本病常见于出生不久的婴儿,其特点为软组织肿胀,局部骨皮质变厚和患儿容易烦躁不安.本症是一种自愈的疾病.因发病率较低,一般医生对本症不熟悉,因而国内对本症的报导也很少.本组收集了1985~2001年的17例,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語文教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展开,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自由表达。”我发现小学生大多比较活泼好动,善于从同伴处获得启迪,因此,我在教学中便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这个特点,组织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中,尝试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平等对话,以小组形式展开自主探究,促使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一、基础过关,纠错  在小学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时下大部分的阅读教学,本质上仍只是给传统教学穿上了漂亮的“对话”外衣。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造成理念的曲解、教学的迷惑和主体的缺失。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过程呢?  一、对话理念,尊从走向反思  尊从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学生对教师的尊从,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听;二是师生对文本的尊从,文本怎么说,师生就怎么做。在
期刊
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依然以过去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安静地坐着听、记、背,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很难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也难以提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语文教学变得更为有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要优化练习,引导学生应用,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美洲幼虫病是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严重危害蜂群的蜜蜂幼虫腐烂病。上世纪70年代末由转地放蜂的蜂群传入山东招远。起初没引起养蜂人的注意,治疗不及时,致使有的蜂
目的应用非接触法观察两种散瞳剂扩瞳前后对近视患者前房深度(ACD)、角膜厚度(CT)、前房容积(CV)的影响。方法选取18~46岁的患者44例44眼,随机分为新福林组及美多丽组,分别测量眼压,行
目的研究斜视性弱视患者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的特征性变化,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对弱视预后的判断给予临床指导。方法收集斜视性(内斜)弱视患者30例、正常人30例,分为斜视性弱视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研组,关系到教师的整体水平与学科教学的实际质量。所以,应该把这一问题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对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与体会,来讨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
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一项能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阅读对于初中生学习习惯、素质修养等的养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初中生从阅读当中不仅能够提高阅读量、增长知识面等,而且还能够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循序渐进,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从中受益。  一、科学积累奠定阅读基础  阅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
期刊
屈光回退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方法除了在角膜厚度足够、屈光度稳定和排除圆锥角膜的情况下行增强术外,尚无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我们使用降眼压药物0.2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屈光回退,报告如下。
目的 通过检测角膜肌成纤维细胞(MFB)特征性标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探讨PRK和LASIK后早期角膜细胞的增生情况以及对角膜透明度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A组,右眼行PRK手术,左眼为正常对照;B组,右眼行LASIK手术,左眼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3、10、20、35 d取兔眼角膜,部分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另一部分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检测成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