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人物谱》的造型设计思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记录了动画角色设计作品《玄门人物谱》的设计和绘制过程。作品描绘了社会课题《玄门》中芸芸众生的形态,造型,服饰等各个方面的设计成果。课题背景是元末明初,设定一方面要满足这个特殊历史时代对人物造型、服饰等的要求,另一方面根据课题需要,在设计中体现浓厚的传统文化美感,兼具时代感。整体设计过程堪称艰辛,期间经历过多次测试和推翻。论文侧重项目带给作者的感悟和专业上的提升总结,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关键词】:玄门;人物设计;造型;服饰设计
  1 引言
  通过此次的项目过程,小组成员对动画的造型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我们共同认为做好一部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要具备以下这几大要素。
  (1)善于夸张和变形。动画人物设定并不是单纯的据实描绘,需要绘者根据角色的需要和自己对于人物形态结构的理解加以夸大,或强调某些重要的部分,已达到比纯写实更高的艺术效果,使其更适应商业化的角色需求。
  (2)单纯化。在确定人物设定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精确提炼人物性格和造型中最核心的要素,着重描绘这一形态,而不是每个方面都想表现最后反倒失了人物最灵魂核心的部分。
  (3)调和体面,动态,个性。要善于兼顾人物造型设计中的体面,动态,个性,是这三者既不会彼此掩盖,也可以互相衬托得更为出色。
  (4)通过联想创造角色。在得到文案并仔细阅读之后,要做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在脑海中大概勾勒出所需要的角色形象,也可以多找参考,拓宽思维,不要是自己拘泥于某个特定的套路中,从而使自己的设计缺乏新意。
  (5)角色相互之间的组合造型关系。一般情况下,我们做角色设计很少涉及到单个的角色,一般都是以几个具有共通性的角色同时入手,这是我们就格外需要注意每个角色间的联系,他们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尽量做到在统一之间寻求变化。
  (6)剪影的魅力。在创作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剪影,或者说是轮廓线的走向。剪影形态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到创作出来的人物造型是否丰满,层次是否丰富。单一的轮廓线就意味着人物形象的单薄,会缺乏设计感和说服力。而加强轮廓线的层次会提升整体人物的层次和设计感。
  1.1 玄门动画设定中的人物造型造计
  在这次《玄门人物谱》的人物造型设计中,着重想强调的是服装造型对于人物整体造型起到的辅助与导向作用。一个好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服装设计,在体现自身的艺术价值时,也可以更好地辅助,衬托人物的造型设计。在这套人物设计中,更多的采用了相对流线型的造型曲线,也参考了诸如李云中的《西游记》白描本,以及戴敦邦的《水浒传108人物谱》中的具有中国风特色的线描特点。在注重写实的前提下,加入了角色需要的夸张和变形,使得角色的造型设计能够更契合文案希望表达出的角色神韵。
  1.2 动画中造型的细节设计
  细节,虽然听上去不起眼,但绝对是造型设计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一份设计的好坏,优秀与否,可以直接凭借细节来判断。从这一次做的这些造型设计中节选取一小部分来阐释一下造型细节。
  首先这张图1.2-1,截取的《百鬼图》其中的一小部分,由于中华鬼在人们的传统概念中应该是古老的,略带邪恶性的,所以设计了鬼常见特征的角,和略带邪性的刀疤,为了增加趣味性,设计了很多原始部落中常见的大耳扩和大的圆形的耳环,来体现这种鬼野性,古朴的特点。
  其次这张图1.2-2,也是从《百鬼图》中截取下来的,属于没有身体只有头这一类的鬼。大概造型参考了《千与千寻》中三个头型鬼的设计,但在三个鬼大小的递进关系上添加了设计,表达出这种乍看上去三只鬼完全一样,但从细节上看各有不同的感觉。无论是从发型,表情,头上角的数量,都力求在统一当中存在细节的差异,使得效果能够更加多元化。
  1.3 造型的夸张与曲线设计
  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当中,流线和曲线美感是为众多名家大师所追捧的形式美感。曲线美感,也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所在。在此,依然是从这一组的设计当中节选一小部分,谈谈在设计过程中是如何借鉴流线造型以及如何将其夸张放大的。
  首先这张图1.3-1,这是从《多目鬼》这张中截取的裙摆一部分的造型。借鉴了传统中国式绘画中的衣褶,曲线造型,在注重写实的前提下,夸张了裙摆的摆动幅度,也添加了传统白描式的衣褶表现,使得这个形象更加生动有层次感。
  其次这张图1.3-2,是设计的其中一个人物的全身造型,在这个人物整体造型上,特意强调了曲线型设计,无论是从整体动态,还是细小的衣褶,手势,还是服装的纹路上,都力求贴合中国式传统绘画的流线型美学,也适度的夸张了比例,动态,以及人物表情等。
  1.4 有时代代表性的服装造型设计
  每种社会形势都会产生特定的精神状态,同时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形式。
  无论是服装还是其它门类的艺术形式,自产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服装本身具有物质文明属性,同时又具有精神语文明和上层建筑的属性。
  1.5 所有人物造型设计的统一性与区别性
  在同一组人物造型设计中,既要使所有的人物看起来协调,统一,也要充分的体现出每个角色的不同与特点。比如,人形的角色和鬼怪类的角色就压充分的拉开对比,不仅仅是在造型上,面部表情,着装上,细小的装饰上也要充分的彰显出差异。比如人形角色更加贴合实际,表情也更加平和,动态造型不宜过分夸张。而鬼怪类角色,以为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所以表情可以更加狰狞,服装也可以更加夸张。在装饰上,也可以杜撰出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装饰品,来表达鬼怪这类角色与我们实际生活的距离感。
  1.6 运用服装衬托人物造型的时代性
  每一个时代的都有可以代表其特色的服饰,好比汉服或者民国的旗袍。而这一组角色设计,文案中决定好的时间背景是元末明初,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就要适当结合那个年代的时代特色。   这张图1.6-1是设计的吴军千夫长的造型,鉴于文案的时代背景,参考了明代锦衣卫的一些基础造型。比如上衣的样式,帽子,以及官衔升高后会加长的服装下摆。
  1.7 服装设计中的装饰设计思考
  在服装造型这个环节当中,装饰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装饰设计的任务首先要符合人物设定的基本需求,比如年代,背景,身份地位等要素。其次,可以合理地提升整体人物的美学价值,使看到的人可以有更高的视觉上的享受。
  在这张千夫长的设计当中,为了显示官衔的升高一边与官衔稍低的角色拉开视觉差异,加入了许多细节上的装饰设计来凸显身份的变化。比如领口与袖口的云形纹样,领口绣线官衔的变化而变得更加复杂,以及添加腰带间的兽头装饰,用来凸显身份的提升。
  而在这个百鬼之一的角色身上,为了突出他的一种反差性,把它设定为了一个看着很臃肿,面相凶恶,身上也有类似神仙的飘带。头很大,身体却小并且臃肿,胯间也有类似于前襟的设计,其中还加了凸显性格的“恶”字。
  2 作品案例分析
  2.1百鬼图中的造型
  在最后完成的文案中中华鬼代表形象合集《百鬼图》。在这幅设计中,我尽可能多的涉及到了中华鬼中具有代表性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的几种鬼。比如画面右边的黑白无常,左边的牛头马面,中后方的陆判,以及最后方身形巨大的参考传统年兽的形象加以修改的大型鬼。
  为了更好的调节整幅画面的气氛,努力使得每一个人物的造型,形态,高矮胖瘦都显得与众不同,不会使看得人产生千篇一律的厌烦感。也加入了诸如儿童,女性鬼怪,无身体的鬼等与其他鬼怪形象可以明显区别出来的角色,使得画面可以更富有层次的造型美感。
  为了使得中华白鬼能更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我也在每个角色的服装设定上参考了许多传统白描作品。
  在图2.1-2这个造型年长的鬼角色上,参考了姜子牙仙风道骨的感觉,也在道具上加上了类似于太上老君的拂尘一类的道具。在体型上,也尽可能的设计成了体型瘦小,但胡子很长,额头饱满的造型,可以更好地衬托这种仙风道骨,瘦小但是十分精悍的感觉。
  而黑白无常这一对角色的造型设计上,希望能更好的突出两者的差异。所以选择了一个高,一个矮,一个胖,一个瘦这样的对比形式来表现这两个角色。而黑白无常在形象和装饰上,也参考借鉴了许多古典文学,以及经典电视剧中的造型。而黑白无常最具代表性的头上的天下太平,一生见财的文字也照实还原。以及白无常因为死因是吊死,所以在影视作品中长以拖着长舌头的形象出现,也加以了还原。
  2.2 吴军
  在吴军军队这一整套服装设定上,为了体现官衔的一个递进关系,是遵循由简到繁的设计规律。
  最初图2.2-1的小兵设计上,并没有添加过多的设计元素,只是单纯的有大概造型动态,以及能看出职业身份,点到为止。
  在图2.2-2小旗长上,除了大概造型动态没有改变,在细节上做了升级改动。比如腰带的宽窄,武器,靴子的样式,体现官衔的提升。
  在图2.2-3大旗长上,更换了角色的基本造型动态,也加长了象征身份地位的下摆长度,手里所持的也换成了与身份相符的旗子。
  到了图2.2-4百夫长,官衔有了更大程度的跨越,在不改动大体造型的前提下,添加了更多的服装上的装饰。加长了下摆长度,添加了头饰,也添加了看起来更为精良的武器,也为了使人物看起来更有气势而拉长了人物整体的身体比例。
  最后的图2.2-5千夫长服饰,在百夫长的大前提下,增加了更多细节上的设计,除了继续加长下摆的长度,也在透视上增添了进一步的装饰。添加了看起来更为细致的衣服上的云形纹样,也在衣领和裙摆等细节的地方添加了更多的花纹装饰。腰带也从原来单一的皮革样式改为在中间添加了更有气势的兽头点缀,使得千夫长这个角色能够充分的展现吴军军队中高级统帅的风范,与低级角色形成鲜明地对比。
其他文献
【摘要】:养生的概念古已有之,如防重于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本文旨在从音乐养生、治疗的文献以及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本体分析研究音乐治疗及养生的原理。  【关键词】:音乐治疗;音乐养生;音乐美学  一、音乐治疗及养生的文献背景  古代的音乐理论和中医理论,我们可以在《黄帝内经》、《乐记》、《汉书·艺文志》、《律历志》和《太平经》、《说苑》、《琴赋
期刊
【摘要】:舞台美术设计是舞台演出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在刻画人物形象,营造舞台氛围,揭示剧情内涵和人物内心世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加,传统舞台美术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对舞台美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进行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舞台设计的定义和作用,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影响舞台美术设计的因素,并重点对舞台美术设计的创新与发展进行
期刊
【摘要】:水袖是戏曲舞蹈中最有表现力的技艺,其在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进程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传统的戏曲“水袖”训练对中国古典舞的教材补充、人才培养有着极大帮助;另一方面,“古为今用”的水袖艺术对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作者作为中国古典舞的教育工作者,结合在水袖教学与剧目排练上的体会与经验,对中国古典舞中水袖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水袖;继承;发展  0引
期刊
【摘要】:虽然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中都有汉语的教学内容,但是二者在具体的汉语教学内容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是在句型的教学方面,二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本文将结合现代汉语句型和对外汉语句型的论述,简要探讨和分析二者的具体教学。  【关键词】:现代汉语句型;对外汉语句型;研究  引言:句型句式是构成一套完整语言体系的奠基石,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尤其是在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这种强调学生运用能力的教学
期刊
【摘要】:油画作为一种舶来品,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审美特点,以及特殊的地域性不断地碰撞、发展,最终成为了具有中国自身民族特色的画种。中国油画本土化过程即西方写实和中国写意精神的契合之路。  【关键词】:写意精神;西方油画;中国画  一、中国油画中写意性的表现  (一)中国油画的写意精神与文人画的渊源  “写意”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核心,亦是文人画的精神内涵。中国画至始至终都讲究意境表现之美。文人画作为
期刊
【摘要】:舞台道具是舞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演员的第二只手”,在戏剧表演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论述了舞台道具在戏剧表演中推动剧情发展、渲染氛围和刻画人物的三大作用。  【关键词】:剧情发展;渲染氛围;刻画人物  众所周知,舞台美术简称舞美,是戏剧演出中除表演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舞美包括化妆、道具、服装、布景、灯光等,其中,舞台道具是舞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道具是指舞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色彩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舞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色彩设计与剧情、舞台灯光、布景等密切相关,光色的恰当运用,能够获得观众的青睐,达到最佳的舞台艺术效果。本文首先阐述的是色彩在舞台灯光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其次简要概述舞台灯光设计中的色彩的应用原则,最后着重分析了色彩在舞台灯光设计中的具体的应用,以期对相关的舞台工作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舞台灯光;色彩设计;应
期刊
【摘要】:汉语称谓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称谓体现了人们在特定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和角色,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一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男性往往是处于中心地位,而女性常常被人们理所当然地排除在社会活动以外,从汉语称谓语的使用上,就能十分明显地看出一些性别歧视现象,主要表现为:社会称谓语中相关女性称谓的缺失和加“女”字以示区别;亲属称谓语中“内”“外”有别、男前女后的词
期刊
【摘要】:张善子在抗战时期,创作了抗日宣传系列的许多作品,为抗日起到了积极地鼓舞和宣传作用,这种以抗日为主题,直白的画面和浅俗易懂的题材,所有的画面元素都是为了激励民众誓死抗战,这种抗战宣传画包含的美学思想都是以爱国为宗旨,以宣传抗战为主要目的。在抗战时期,这种宣传画有效的配合了全面抗战的形势,积极的宣传着中国的抗战事业。  【关键词】:抗战作品;意义;美学价值;爱国情怀  美术其功能,治愈心灵之
期刊
【摘要】:随着室内装饰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各种装饰风格在中国相继出现。中式空间设计也随处可见,但是在设计上缺少新意,大多数设计带有堆砌和复制,这样的设计与当代生活格格不入。对于中国具有灿烂历史文化的国家来讲,我们有许多东西可以提炼,并运用到现在的设计当中。但如何使中国设计元素入现代设计,中国的设计师应承担起为中国而设计的重任,为中国设计寻找新的突破口,对自身文化进行突破性尝试,做出符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