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萨奇曼模式”的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研究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55666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萨奇曼模式的核心思维是:试图将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问题解决与真实生活遇到的问题解决统一起来.这样就抓住了真正理解高中物理知识的根本点,找到了初高中物理学习的顺利衔接的切入点,也就提高了高中物理学习入门的有效性.
  关键词:萨奇曼模式;学习衔接;物理概念;精确定量
  一、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存在的问题
  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不论是知识深度、广度还是学习能力要求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定性分析更加注重细节而过程更加清晰,定量运算过程更加复杂而要求更加精确,强调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融合,更加突出逻辑思维.由于高一新生通常还停留在初中物理学习状态,心理上没有准备好,在高中物理大容量高强度的思考、理解、训练面前措手不及,甚至跟不上学习进度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每位高一新生尤其是中下生,做好初高中物理的学习思维上、理解方法上、思维习惯上的衔接,对高中物理学习尽快入门显得极为迫切.
  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将运动学(以前也曾经将光学)的内容放在第一章,作为学习高中物理入门的切入点.尽管专家们都认为这样编写教材,这样处理教法,相对于过去以力的内容放在第一章,对高中物理入门的难度有所减小,但实际情况是,高中物理学习入门的困难程度并没有因此有明显改变,初高中物理(内容、要求、思维、方法等)衔接并没有因此变得顺畅.事实说明了解决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高中物理顺利入门问题,并不在于调整教科书中高中物理知识的顺序,也不在于删除高中物理的某部分知识(比如只考其中某些部分内容),而在于学习者是否从学习高中物理第一天就在思想上真正地重视,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真正融合起来,做到课堂上所学习的问题解决与真实生活遇到的问题解决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还在于学习者理解知识的程度是否到位、是否养成习惯.要找到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的切入点,提高高中物理学习入门的有效性,可以从“萨奇曼探究模式”中得到一些启发.
  二、萨奇曼模式的启发
  所谓萨奇曼模式,即美国教学法专家理查德·萨奇曼教授的探究模式.其核心是,试图将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问题解决与真实生活遇到的问题解决统一起来,让学生掌握科学家用以组织知识形式形成原理的各种方式,教会学生进行探究的一般程序即掌握探究的技巧.
  萨奇曼对探究理解知识点的思考(维)模式,抓住了“真正理解”高中物理知识的根本点,也是初高中物理学习的顺利衔接的切入点.课堂上不论是高中物理概念、规律还是物理模型及物理模型组合等知识点的真正理解,都需要思考:①某个知识点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包括在知识的逻辑链条上的地位和作用),对应着生活中具体的什么现象中所存在什么问题;②某个知识点的来源是什么,抽象成理论的过程是什么,在生活实践中找到原型形成对比;③某个知识点的具体条件、具体内容或含义及在所建构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④某个知识点应用到具体问题的注意事项.
  知识来自于实践,在实践的经验中理性化,离开实践中的问题来学习理解知识,会成为无本之木,表现为:弄不清其下存在什么基础、其本身是什么内容、其上有什么发展,这是初高中物理学习不能顺利衔接的占比最高的原因;理性化的知识更接近实际问题的本质,更能指导实践,高中物理知识探究离开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失去寻找问题本质的切入点和桥梁.因此,将高中物理知识所涉及的问题解决与真实生活遇到的问题解决有机统一起来进行思考,并将这样的模式养成习惯,才会产生实质的理解深入的行为,提高高中物理学习入门的有效性.
  三、以质点、参考系、位移、时刻四个概念为例
  机械运动是高中物理运动学中的第一个概念,是运动学所有知识的起点,即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科学上要精确定量描述一个物体的机械运动,需要抓住“物体”“位置”“相对”“改变”“时间”等关键词作为切入点,由“物体”引出质点概念,由“位置”引出坐标系概念,由“改变”引出位移概念,由“随时间”引出时间、时刻概念.在这些概念基础上再学习探究“运动的快与慢”,再探究“直线运动匀变速的规律”,一直再往下探究等等.可见质点、参考系、位移、时刻四个概念的学习理解,是解决高中物理“万事开头难”之难的关键,基于萨奇曼模式和逻辑来学习来理解质点、参考系、位移、时刻等,对学习者尤其是中差生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对高中物理学习入门就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着力点.
  (一) 质点
  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本质、规律,将其进行理论化(运用数学的工具、函数图象、函数关系、数学的运算规则来描述),就一定要涉及精确定量地描述某个“物体”及其“位置”等问题.而任何一个实际物体都存在形状和大小,假如给你一个实际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比如研究汽车两种起动中的运动情况,总不可能把汽车开到教室里吧;即使把汽车放在公路上,汽车那么大还形状各异,哪部分代表汽车呢?以汽车的车灯?还是以汽车的排气口?哪一点也做不到描述的“精确定量”.
  首先生活中是这样描述的,比如:“你们的车堵在哪里啦?南桥上”“锄头放在哪里?阶沿上”“遥控器在哪里?沙发上”“把手提包放在柜子里锁好”等等,生活中的这些物体都是有大小和形状的,但我们在描述这些物体及位置时,并不关心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因为其大小和形状在我们所描述该物体的多个因素中非常次要,完全无足轻重,完全忽略不计了,都习惯地(无意识)把物体及位置当成了一个点来对待(只是口语中省略了许多而不严格强调一个“点”而已).
  其次科学上的描述,在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同时绝对不可忽略物体的质量(这一点与生活中的描述存在差异),严格界定从物体抽象成质点,成为“理性化模型”,并描述为“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我们不难发现“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哲学思想,都广泛地被有意识自觉运用到了科学上和被无意识不自觉运用到了生活中,可见萨奇曼主张将这两类问题不仅仅是统一起来解决,而且是有机地统一起来解决.   再次,利用萨奇曼的主张,来理解科学上将物体抽象成质点成为“理性化模型”的条件:①当物体的大小远远小于它所处于的背景尺度,比如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而言,太渺小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成质点.生活中的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前面所举的例子中,汽车相对于公路长度、锄头相对于阶沿、遥控器相对于沙发、手提包相对于柜子等等,其大小都远远小于它所处于的背景尺度,生活中也作为一个点来处理的.②当一个物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上任何一个点就能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比如歼击机在航母跑道上起飞,其每一部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等等完全一致,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来研究.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我们回家乘坐的电梯,电梯的每一部分包括每一个乘客,其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等等完全一致,也以一个点来代替整个电梯来研究电梯的运动情况.③当一个物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不相同,其中任何一个点就不能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比如研究地球的自转、研究哈雷彗星彗尾的变化、研究汽车转弯等等,均不可以看成质点.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就更多,比如学生常常关心:投掷出的标枪是否头着地、蹦床上的腾空翻转动作是否到位、集体韵律操比赛哪位拖了后腿等等,都属于物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不相同,不能看成质点.
  (二)参考系(坐标系)
  质点把实际物体抽象成没有大小、没有形状、只有质量的点这样一个理想模型,解决了便于机械运动理性化的研究对象的问题,但还不能精确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及位置改变.那么质点的位置又该如何来描述呢?
  首先,生活中是这样描述的.比如,在农村问路通常得到这样的回答:“顺着这条路往前走,前面有座小桥,过桥右拐顺小河往上走有棵麻柳树,再往前面第一家就到了.”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一些信息:问话地、小桥、麻柳树等属于参照物,顺着这条路、顺小河、再往前等属于方向,无意间用到了参考系来描述人的运动场景.
  其次,科学上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情况,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作参照物,也称为参考系.为了精确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及位置变化,从数学上引入坐标系,即在选定参考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坐标系(包括一维坐标、二维坐标、三维坐标、平面极坐标、立体的球坐标轴坐标等等).
  再次,生活中的描述只是对参照物一种朦胧的意识.科学上的描述则是在参照物基础上利用坐标系(理想化的参考系)精确定量.但二者在描述的思维方法上完全一致,以生活中涉及的参照物来理解科学上利用坐标系(参考系)来精确定量,基于“精确定量”就显得非常必要.
  (三)位移
  在理解质点、坐标系(参考系)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就需要引入位移概念精确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了.但是生活中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与科学中物体的位置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假如没有刻意对生活经验进行梳理、鉴别、反过来再认识,很容易弄巧成拙,不但不能促进反而干扰对位移概念的理解.
  首先,生活中描述位置变化,存在着口头“简略的描述”和“详尽的描述”两种情况.比如,“今天溜达可能走了两公里”,这句话中没有“方向”也没有具体“路线”,只是模糊的路程概念;又比如,“那辆车只有往后倒两个砖的位置这辆车才过得去”,这句话中包含有“方向”“直线”“长度”等信息.
  其次,科学上用位移来描述,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描述,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其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质点沿直线运动,取其正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并确定初末位置坐标x1,x2,即可解出位移大小Δx=x2-x1和正(代表位移方向与所取正向相同)负.质点在平面内、空间内运动的位移也一样定量精确描述.
  再次,介于生活中描述位置变化偏重路程概念,小学初中也一直在应用路程概念,对位移的理解的干扰作用特别大.一方面,物体在长距离长时间内运动,位移与路程的差异很大,要反反复复强化对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另一方面,物体在短距离短时间内(尤其在很短很短)的运动,位移概念与路程概念差异就大大缩小,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实际上位移是为了描述物体在短距离短时间内(即瞬时)的运动而引入的概念,因此在第一次接触位移概念时非常有必要调整学习的思路:生活中长距离长时间内运动→路程概念→生活中短距离短时间的运动→比如“那辆车只有往后倒两个砖的位置这辆车才过得去”→包含有“方向”“直线”“长度”等信息→位移概念→位移概念扩展→一维坐标系定量计算大小和方向→扩展到平面坐标系定量计算大小和方向,再反过来与路程的区别来巩固理解位移概念.
  (四)时间与时刻
  生活中时间与时刻混为一谈,都由“时间”两个字来描述,但科学上则要严格区分.先从图1中读出理解形成印象,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时刻,再从图2中认真区分哪一个指时间、时间多长、哪一个指时刻,再反过来从图1中加深对时间与时刻关系的理解,努力克服生活中的时间的影响,再加强题目训练,效果都很好.
  综上所述,从涉及高中物理的第一个概念起,就将高中物理知识所涉及的问题解决与真实生活遇到的问题解决有机统一起来进行思考,将知识的理解真正到位并养成习惯,才会产生实质的理解深入的行为,提高高中物理学习入门的有效性,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的顺利衔接.
其他文献
我稍微回忆了一下,好像每年的九月我都有感冒。  九月,开学的第一个月,感冒来得毫无预兆。或者说,有预兆我没发现。总之,我就是感冒了。  一大早醒来,我张了张嘴巴,然后我立马又躺回床上,安慰自己一定是一个梦。结果还是很不幸。喉咙好像长了个大包,我吞吞口水,疼得我龇牙咧嘴。可怜的孩子,别妄想讲话了。  雪上加霜的是,我迟到了。霜上加冰的是,我被班主任堵在教室门口。  老杨:已经7点了。  我点头。  
思念是一个人的盛宴,记忆在时光深处发霉,慢慢腐蚀了曾经的面貌。    【经年】    2003年11月30日,那日,阳光温暖如春。那日后,雨再也没有遇见过如梓林一般的男子。眼睛,是湖水,一抹澄澈,单纯。瞬间,便沉溺。  那时他们都还小,街舞还未流行,梓林已经整日混迹于学生会和舞台之间。站在台下,仰望那些明亮到刺眼的镁光灯,雨忽然觉得自己能够感应到自己的心是为他而存在。  那时的雨,是一个画画的女孩
假如科幻电影中的幻想情节真的能成真,你希望下列哪一种事情变成事实?  A. 外星人造访地球  B. 恐龙复活  C. 发明时光机器自由穿梭过去和未来  D. 移民外星球    选择A:你常常发呆,有时连自己想什么都忘了,思绪不停地跳跃。你很喜欢沉溺在自由想像的世界,无拘无束,可以不管现实生活的压力,任凭自己随意幻想,偶尔你也会将想像中的情节带入生活中,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够接纳你的一厢情愿,这当然是不
王力宏-学院派开嗓    王力宏开嗓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也比较原始,带着他学院派的典型特色:先拔几个高音把嗓子吊起来,然后丹田运气从呈一字型的嘴里吐出,呼出的时候气流越深长越好,让双唇随着气流颠簸而发出“噗噗噗”的声音,反复几次之后嗓子基本就开了。当然如果遇到嗓子不舒服的情况,力宏还有独门秘笈,就是把醋加热然后放入蜂蜜,趁着滚烫喝下去,一般的小毛病就统统搞定喽!    刘德华-精神开嗓    唱歌唱了
情人节    当年围在大厅的黑板边通身青涩的高一新生升上了高三。补课成了正常课时中的一部分。几位老师一起在学校附近的小区里租了一套房子,三房一厅,关起门来就是语数外三个内容不同气氛却一样紧张的课堂。学生们轮流在三个房间内进出,个个步履虚浮,憔悴如游魂。  沈晋曾经在那边的课桌里摸出本《樱花通信》,用清纯的漫画女孩提神,被祈柏笑骂“什么样的人摸出什么样的书”;凹凸不平的老旧课桌上铺着白色挂历纸,密密
关于    她原本是叫筱攸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她的生日是4月1日,呵,看起来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愚弄。她已经习惯了大家小笨小笨地唤她,也习惯了在鬼把戏中度过的那些生日。可她还是快乐,微笑着流泪。在冠上小笨这个名字的时候高傲地扬起美丽的额头。有时,她更喜欢趴在阳台上数星星,想着哪天能遇到一个同样生在4月1日的傻瓜。到那时,我要叫他大笨。大笨大笨,我是小笨啊。不过,我想听你叫我筱攸…… 
高考语用题通常指试卷中的第5至7题,定位为汉语在一定语境中的运用。这部分考查形式千变万化,内容丰富多彩,分数相对集中(共12分),分差容易拉开。一直公认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增分点之一。   一、扫描考点 把握特点   近年相关考题要览见下表:   根据上表,分析如下:  (一)考题特征基本稳定   第5题题型为选择题或表述题不定式,考点较为单一,基本集中在连贯上(2012年的“定义”和2014
沿街寻觅,灯火阑珊处,有几个混混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在距我一步之遥时,我急转身,面无表情地说:“借钱、要钱或者抢钱凡是相近意思的词语,一律没有。命,本人只有一条!”微微闭目,我只听到一阵脚步声夹杂着“神经病”三个字。我很不可思议地叫了句:“回来啊,你们……”  一脸沮丧进入家门,老妈问我:“作业多不多啊,快写,写完了赶紧睡啊。”我一脸漠然地回答:“不多,不多,数学3张卷,语文2张卷,英语3张卷,物理
高一的下学期,天空浓酽的湛蓝似乎要滴落下来,像个巨大的水晶球,那时候我的同桌是个皮肤白皙的娇小女孩,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却从不骄傲,在我这个比她矮了一大截的女孩面前,她一如既往地微笑,甚至对我比对其他人多了一份信任和依赖。我是喜欢和她在一起的,她像一个天使,用一颗单纯和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我的心里戏称她为“琉璃娃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仿佛稍一触碰就会碎掉一样。  可是高一最后的两个月,我却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大多以教材的专题体例为基础,以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对章节内容进行系统而详细的复习。经过这样的第一轮复习,学生对高考内容有了全面感知并形成较为系统的陈述性知识,同时拥有了一定的程序性知识。进入二轮复习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发生转变,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1)对已经掌握的陈述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形成历史的通感。(2)对所应掌握的陈述性知识查漏补缺,提升历史的质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