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饭局文化中的政商身影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时间,岛内两条看似并不相干的新闻其实都折射出了台湾饭局文化中的政商身影。一则说的是,台湾现在的“立委”人数减半,饭局也减半。和现任“立委”相比,以前“立委”的“课外活动”比较精彩,较常安排应酬饭局,如今几乎没“立委”这样做了。为什么?国民党“立委”林沧敏办公室主任蔡明志就此告知本刊记者,“立委”减半、狗仔文化以及经济压力这3个因素,是“立委”饭局减少的主因。
  另一则是说,具有“酒国名花”、“爆料女王”称号的台湾“中华小姐”凌葳威涉嫌中介女模陪政商名流吃饭、提供性服务。据她爆料,台湾经纪人曝模特饭局价,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现在连带让政商名流觥筹交错问的饭局价码,通通浮上台面。
  毋庸置疑,岛内饭局文化由来已久。透过饭局里的政商影子,我们看到的是饮食之道里的政治利益、社会关系、人际规则和文化滋味,当中有组织,有派系,有结交,有承诺,有阴谋,所谓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也。
  “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人来说,吃是头等大事。但很多时候,吃饭并非为了满足口腹,而是在饭桌上办事。比如前两年岛内最有名的例子,陈水扁女婿赵建铭的‘三井宴’,就是在日本料理桌上吃出的炒股内线交易案。”台湾著名政论家、电视“名嘴”黄创夏与本刊记者谈及此话题,很有他的见解。
  
  “黑美人”、“梅花餐”风行一时
  
  黄创夏说:“很长一段时间,位于台北大稻埕的‘黑美人’酒家几乎成了台湾饭局文化的代名词。”
  黑美人股东、18岁就到酒家当服务生的张武吉也曾告知媒体,“黑美人”酒家一度被视为台北的高级应酬场所,从市长、议长到“立委”都是常客,鱼翅、鲍鱼是基本菜单。据说有几届省议会议长的人选就是在这里圈定的,企业主们上百万甚至千万的订单也是在酒酣耳热之际搞定的。
  另一位股东江朝正回忆说,许多政见不同的“立委”,白天在“立法院”里大打出手,晚上到了“黑美人”,却能抱成一团唱卡拉OK。还有“立委”在包厢里对官员说:“你把这瓶绍兴酒干掉,我就让你的预算过关!”张武吉透露,当年的民进党主席黄信介,口头禅就是:“你在‘立法院’不给我面子,晚上到‘黑美人’看我怎么修理你!”
  “黑美人”的兴起带动了大稻埕一条街的酒家,当时光是附近延平北路沿线就有15家。但如今,岛内政商人物的交易已改到私人招待所或高档酒店,这些昔日辉煌一时的酒家,只剩杏花阁、百花红两家在苦撑,“黑美人”也被遗忘在灯火阑珊处。
  当然,饭局的花样也往往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氛围。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的起飞,岛内民众在饮食上日益奢侈起来。时任台当局“行政院长”的蒋经国为改革宴客铺张陋习,开始倡导五菜一汤组成的“梅花餐”。台当局在台视、中视、华视大打广告,警诫民众“台湾人每年可以吃掉一条高速公路”。据中视总经理江奉琪回忆,当时宣传效果还不错,一时间吃“梅花餐”成了島内的全民运动,尤其公务人员更是严格贯彻。
  为了符合蒋经国的要求,饭局上即使一桌10多人,还是五菜一汤,只是在分量上做文章。但中国人讲究排场,五菜一汤时常让请客者觉得没面子,最后老百姓就变通为“双梅花餐”、“三梅花餐”。
  “随着蒋经国的去世,这个威权时代的‘梅花餐’,到了李登辉的时候就没了,后来更是销声匿迹。”黄创夏告知本刊记者。
  有趣的是,早年给蒋经国当英文秘书的马英九,去年在他上任执政之后,力倡“不送礼不送花不应酬”的运动,加上经济不甚景气,“立委”请吃饭的情况就越来越少。
  
  “饭局妹”成为政商“大红人”
  
  “饭局妹”是指商界人士在饭桌上和生意伙伴或者官员商谈事宜时我来陪客的年轻漂亮女性。她们的基本外貌要求“高档”不用说,身高至少要165厘米以上,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玩得起、不能“白目”(指说话不留心眼,经常说出事实而伤害朋友)、且口风紧,“即使客人是知名度甚高的大人物,也不能随便乱问”。
  “饭局妹”出场陪吃饭的“行情”,一般都介于4000元至8000元新台币。如果是“红牌”,价码至少1,5万元起跳,最高可达4万元。对此,黄创夏介绍了这么一个细节,“也有一些企业老板去精品店买手表、钻戒送给‘饭局妹’,但在饭后,她们立马会把这些东西退还精品店,换回现金。”
  台湾政商界向有“成事在酒桌”、“无酒色不欢”的风气。据了解,过去许多商界人士为了与官员“乔”(商量、调解之意)事情更顺利,通常都会找“饭局妹”来炒热气氛,酒酣耳热之际,官员的耳根子就会特别“软”。没有莺莺燕燕在旁,事情都会特别难“乔”。
  不过,由于狗仔文化猖獗,不少政坛人士讳于酒店出入复杂,又怕被媒体偷拍,担心出入“应酬场所”断送仕途,因而将饭局转战私人招待所与隐秘性高的餐厅;至于陪吃饭的女人,“正妹”虽然很辣,但过重的“风尘味”容易让人反胃,这也是为何会弹琴、说话轻声细语、不拼酒的钢琴教师孙仲瑜,会在蓝营饭局文化掀起一股“清新风”,这类的“百合花”作陪更是官员们乐见的。
  “饭局妹”的人群中当然也有很多女明星面孔。富豪们为了炫富或标榜自己的地位,一掷千金与女明星共进晚餐。
  对明星们而言,参加饭局本是平常事。最常见的是以商业目的为主的饭局。每开拍一部电影或某个产品要发布新款,参演演员或代言明星都可能受到主办方的邀请,与投资方、公关公司高层、地方政府人员等应酬。有些女明星在这种场合应对自如,不仅让宾主尽欢,还会为自己争取到不少好处。也许下一部电影的女主角就是她,或者又签下一单广告合同。
  女明星还会抱着社交目的参加饭局。和很多人猜想的有差距,现实中,女明星们的社交圈相对狭窄。对她们而言,若想拓展人脉资源,为自己的事业、生活寻求突破,通常得通过参加聚餐或时尚聚会才能认识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人。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女明星在政商面前看似受宠,其实充当的还是助兴的角色。
  
  “熟女歼灭国民党”
  
  “民进党人喜欢找年轻小眉眉,国民党人喜欢找熟女,为什么啊?因为民进党是街头起家的,充满革命情怀,小眉眉会崇拜他们;国民党人要的是那些能够理解体贴他们的‘知心姐姐’,要的是蒋夫人的那种美学标准。”黄创夏的观察,真是通俗而深刻。
  其实,国民党“立委”吴育升的婚外情,就被戏称“熟女歼灭国民党”。吴的这位红颜知己——钢琴教师孙仲瑜,由于形象清新甜美、精通音乐艺术,是许多政商人士饭局力邀的“熟女”。据说超过1/3的蓝营“立委”,都跟孙仲瑜吃过饭。
  蓝营饭局文化沿袭二三十年,发展成一套饭咖文化。一名蓝营人士分析,不论吃饭的地点是私人招待所或是大饭店、小餐馆,饭局一定会遵守“一不二要”原则:出席的政治人物“不”带元配,与会的女人“要”漂亮、“要”单身。
  蓝营人士说,蓝营与企业人士在饭局“拼经济”,“但一群男人吃饭很奇怪”,邀约做东的企业人士就会安排女人“暖场”,唱歌、催酒、聊天、听男人讲黄色笑话比赛。金主希望宾主尽欢。
  随着国会成为重要政治舞台,邀请做东的企业人士与蓝营“立委”吃饭,会找传播妹与酒店妹参加饭局;蓝营“饭咖”文化开始变调,从初期“怡情作乐”变为“纵欲享乐”。
  民进党在野时,党内大事常在粉味和酒味中搞定,执政后的饭局文化也从“在野等级”提升到“执政等级”。聚会场所不再是过去的“阿公店”、卡拉OK,而是高档饭店或私人俱乐部,陪酒作乐的常是气质出众的正妹,甚至是幼齿辣妹。
  绿营“立委”余政道、高志鹏、民进党社运部主任郭文彬等人,都曾遭媒体拍到出入私人招待所,且找了多名年轻辣妹陪喝酒、吃饭。
  民进党出身草莽,早年打江山的“酒国文化”是传统、也是不争的事实,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还撂下“没上过酒家,不是男人”的名言。酒酣耳热之际,党内也常把“民主进步党”用闽南语戏称为“饮酒进步党”。
  岛内另一“名嘴”、国民党“立委”邱毅对于蓝绿的饭局文化持有自己的看法。他告知本刊记者说,饭局妹影响政党的形象,该除去这项陋习。
  吴育升婚外情事件爆发后,一些爱上酒店的民代们,遭到高层频频关切,要求他们神经绷紧一点,不得再去声色场所流连忘返。
其他文献
默克尔关于成立联合国经济理事会的提议非常有趣,但这显然并非朝夕之功,而这朵日耳曼的“铿锵玫瑰”能否绽放出最夺目的光芒,还要看半年后的大选是否会给她颁发续任状。毕竟,她是当前欧盟三巨头中最先要过连任关的,而且,她也是唯一支持率长期超过50%的领袖。    数据表明,欧盟大国中除法国在庞大内需支撑下受全球衰退影响较小外,另外几国的经济都在痛苦中下行。而中国去年11月、12月的出口额增速剧烈下跌,200
比起几千佳丽争相缴纳的几万元相亲费来说,“情人节”那天的玫瑰实在算不得什么了,但也比平常贵了几倍乃至几十倍,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我所在的高校,一位男生就为一个他一直追不到的女生订购了999朵玫瑰,据说立竿见影云云。看来,这999朵玫瑰就像李安《色戒》中戒指的奇效,是捕获人心的杀手锏。一旦出手,就能“手到擒来”。不过,我却怀疑冲着钱来的相亲或能用厚礼换来的爱情还是爱情吗?“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
波兰的圆桌会议和议会选举开启了东欧变革的先河,开始了“铁幕”解体的进程。通过谈判的革命是波兰的独特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是1989年波兰给予世界的礼物。  1989年是“充满奇迹的一年”,欧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柏林墙的倒塌成了最具戏剧性的历史事件。波兰圆桌会议举行、6月4日波兰议会选举、东德难民潮、匈牙利与奥地利相互开放边界、纳吉被重新安葬、波兰第一个非共产党政府的诞生、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
政治的开放程度为中国的法制进程提供了一个不可逾越的边界,法治主义的真正核心恰恰是在对于这个边界的扩展,于是人们难免收获扭曲的法治主义或修辞学的法治主义。这一点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学困境几乎是一样的。    中国法制变革的30年,从总的方面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大转型的一个部分.如果说鸦片战争以来的150年中国经历了三次大型的社会巨变,即晚清变法、辛亥革命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么,这30年
制度突破的时候,正是那些有准备的人,帮人们留住了机会。  2006年,是个喧嚣的年份,也是一个沉寂的年份。年关将至,主持人跳槽,女演员上床,稳稳霸占了诸多媒体的头条许久。人们的新闻需求稀缺到什么程度的时候,才能让这两条消息占据头条呢?世界似乎索然无味了。  我们的世界曾经异常地沸腾,政法系概念的探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业主集体维权的蓬勃,有担当的知识分子集体亮相,直到2005年对于刑讯逼供的大规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政治家和作家本杰明·迪士累利的这句名言,很少被用在中日关系上,因为很多中国人对日本特有的疏离感远远超过了亲近感,更因为当前中日之间的战略互惠举措不足,现实利益之争却比比皆是。但是,笔者这里仍然要沿用这一框架,并且辨别出什么是核心的利益冲突,什么是可以妥协、共赢的利益区间。只有理解了各自的“基本需要和欲求”,双方才可能有所放弃有所得。    
文道结合,古今一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口号一直在喊,然而,真正落实到行动实处,或者“行动”得法——既不损害语文教学又能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如“走走形式”“按政治课来上”两种极端等。因此,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去,切实做到文道统一、和谐发展,才是确保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提高认识,强化意识,重视中学语文教学中
官方对NGO和志愿者的核实和清理工作正逐步加强,“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志愿者旗号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的活动”。一些NGO自身的能力建设水平也决定了他们无法在灾区长久服务。    汶川地震那会儿,郑珂珂和几个同仁满腔热情奔赴灾区,从北京驾车输送物资过去。之后,他们决定呆在那里,继续帮忙。而这种想法在过去一年间,却不断遇挫。  他们拟向灾区学校提供一些资源援助,以支持当地的教育重建。凡事总需程序,他们若
《南风窗》专题探讨我国的大学教育危机,封面的标题,问得干脆:“大学怎么办?”  中国的大学教育,历史短浅,上下不过百年。最早是清末的京师大学堂,还是戊戌维新的产物:主张学习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科技,中国的大学课堂,从第一步开始,走的就是物质的专业培训之格,与西方的大学教育不是同一个层次。  大学是什么?英国思想家罗素定性得好:大学不是年轻人的职业培训所,大学更不止是知识荟萃之地,为什么要念大学?为了
3G之争    在3G技术诞生lO年之后,中国政府终于在2009年1月7日开始发放3G牌照。在未来的3年里,中国政府和私人部门在3G上的投人将达到590亿美元,在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这可能是全世界通讯产品制造商仅有的发财机会。  现在人们关心的是,在3G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采购单上,哪家设备提供商和服务供应商会成力大赢家?另外,一贯对通信网络严加控制的中国政府,强制运营企业采用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