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基础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samu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重要表现,如何在几何课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需要认真探索的。几何的学习和研究时时刻刻在概念、判断、推理过程中运动着,而概念、判断、推理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其它知识内容,如性质、定理、公式等无非是一种判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自觉、深刻而牢固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然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又是初中几何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在几何入门阶段,教师应该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从概念、作图、推理这三个环节中着手,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启蒙,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几何的基础。
  首先,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直线、射线、线段、角几部分的教学来培养。要求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图形直观能有根据地作出判断,如“对顶角是相等的角”,“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等等。这个阶段,应该看到学生从“数”的学习转入对“形”的研究是很大的变化,而对形的学习开始又接触较多的概念,所以使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是一个难点,学生难以适应。解决的办法,主要是注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从感性认识出发,充分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再提高到理性认识,从特殊的具体的直观图形抽象出一般的本质属性。并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清基本概念。例如讲直线这一概念时,问:你能画一条完整的直线吗?学生感到问题提的新鲜,谁不会画直线呢!有些莫明其妙,我指出:一个人从出生记事之日起,一直到老为止也画不了一条完整的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正因为画不了一条完整的直线,才用画直线的上的一段来表示直线,但决不止这么长!这样学生在开头对直线就建立了向两方无限延伸的印象。又如在学过“角的概念”后,可让学生回答:直线是平角吗?射线是周角吗?在学习“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概念后,可以问:∠α与90°-∠α互为余角吗?∠β与180°-∠β互为补角吗?并要求用“因为……,所以……,根据……”的模式回答,线与角、角与角的联系和区别的同时,熟悉推理谁论证的日常用语,逐步养成科学判断的习惯。
  其次,狠抓几何语言训练。“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候选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待有的语言,数学等别要通过一些符号和字母来表达,它抽象精确、简便,这是数学语言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要跨入几何的大门,首先就要过好“语言关”,为此,我作了如下训练:①要求学生理解和熟记几何常用语。几何教材开始就明确地给了一些常用语,如“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A”、“直线AB经过点C”,经过即通过,对某些字“咬文嚼字”,加强学生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熟记“几何常用语”,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和学说,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②由基本语句画出图形,给出基本语句,要求学生画出图形,把语句和图形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熟记语句,如延长线段AB到D使BD=AB,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AD,等等。③将定义、定理等翻译成符号语言,并画出图形,符号语言能将文字语言与图形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也为文字证明打下基础,如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翻译成符号语言:AM=BM或BM=1/2AB或AB=2AM=2BM等。④编写范句,形成规范的书写:如延长_____到点____,使_____=____。此外,我讲课时,努力做到语言规范化。对几何语言的教学,我是随着几何知识的教学逐步进行,通过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几何语言,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讨中进一步得以发展。
  再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教学改革都是搞不好的。于是在学习正课之前,首先上两节预备课,主要谈几何的作用,从古希腊的测地术到今日的高楼大厦,从工农业生产到日常生活,到处都可以看到几何踪影,到处都可以看到数学家的功绩,几何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更是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新起点,然后介绍几何的发展史,提出一些有趣的几何问题,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动思维,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应该互有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互有问答。在这节课中,我能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教与学之间的共鸣。借助于几何直观、几何解释,能启迪思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接受抽象的内容和方法;抽象观念、形式化语言的直观背景和几何形象,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己主动思考的机会;揭示经验的策略,创设不同的数学情景,使学生从洞察和想象的内部源泉入手,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再创造,经历反思性循环,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直观常常提供证明的思路和技巧,有时严格的逻辑证明无非是直观思考的严格化和数学加工。几何直观是认识的基础, 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几何直观已经成为数学界和数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帮助学生建立起实物与概念间的联系,化抽象为具体,就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几何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数学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预期,不能操之过急,对初始年级要有耐心,分步骤、分阶段地突破难点,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同一文章中相关句的对比读,文言句与翻译句的对比读,不同文章中相似句的对比读,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到文言文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快乐;对比; 朗读  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文学精品,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传承传统文学精华,同时也要让学生享受到文言文学习的快乐。运用对比读文法,能让学生在对比读中享受文言文学习的快乐。  对比读就是把相似、相关和相近的句子放在一起反复朗读,在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计算机技术慢慢成为时代的主流,以学习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业型人才成为未来学生素质培养的核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院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是所有中职学院必须努力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而对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是中职院校必须要大力进行的。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改革  在中职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改革计算机基础课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于小学生想象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并要求在小学一二年级的写话和三四年级的习作教学中,学生能写想象中的事物,五六年级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有效落实上述要求,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提高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具有十分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是实现思想品德课三维目标的要求,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阅读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阅读能力;高效课堂  近年来的初中思品试题,直接问卷式的问题很少,取而代之的是材料或图表说明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
摘 要: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其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街接自如,是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顺利过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初中;数学教学;衔接  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脱节现象,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里成绩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