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kk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rn一方面,智育和德育教育的严重失衡.中华民族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绵延了数千年,证明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德育的国家,道德教育在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就当今的教育现状来看,虽然主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大部分的教师、家长都更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或几乎没有人会关心学生的品德教育或者是否已经能够承担、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小学课程教学里,语文、数学、英语的地位远远高于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课程.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为考试而学习的人,而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还要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而今智育和德育的严重失衡,使得学生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德育和智育的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他文献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也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强大动因。情境的创设,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们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学生对枯燥的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注意”的分类1.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客观环境的变化,常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对它们加以注意。这是在刺激物直接影响下,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