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愤悱诱思活水来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vina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勰《文心雕龙·情彩》篇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情为文之根,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人文性、情感性的统一,但情感性是其根本特质,语文离开了情感就失去了生命活力。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体验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而情感体验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为此,想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师就应当在阅读教学中构筑平等参与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积极创设情感互动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乐园;还要把握真情实感的契机,让学生的心灵贴近现实生活;同时做好情境延伸渲染的助手,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一、激情互动,构筑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
  “语文教材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所以,语文课很注重感性和理性的训练,要求有学生情感的真正参与。”教师备课首先要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和情感价值,注重提炼文本中隐性的情感触发点,依据教学内容、学生自身特点和整体素质情况,精心设计课前激情背景,选择能引起大多数学生共鸣的题材来提炼、加工、完善、甚至改造。精选背景方案:或热情洋溢的气氛;或欢快流畅的情感;或毛骨悚然的恐怖;或触目惊心的灾祸;或情意绵绵的话别;或含情脉脉的恋曲——只要能达到所设想的师生情感全部投入的效果,无一不可采用。其次备学生,了解学情,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转化、生成,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人文积累、情感体验的成果通过备课时的综合考虑糅入导学信息。备学生是落实备教材环节的立足点,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是在情感互动中生成的。第三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轻松、民主、和谐、诚信的课堂氛围。课堂是一个情意场,分享每个个体的情感,包括经验、知识、快乐、兴奋、痛苦甚至尴尬是其终极目标。
  二、相机诱导,引“舌”出动
  教贵善诱,学贵善思。言为心声,发乎情,形于言。语文课堂既有理性的思考,亦有感性的體验,情感是感性和理性的翅膀,让学生蠢蠢欲动,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当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学生有意见要发表说明他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使之处于兴奋状态中,问题的答案涌于舌尖,有表达的欲望,情感体验的过程就在其中得到了完美的实现。例如《聊斋志异·促织》一文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令人击节称赏,拍案叫绝。该文的一般分析认为是悲剧,教授该文同学们各抒己见:
  学生甲:主张“悲剧论”,他认为一部作品只要主体是悲剧就是悲剧。作者在故事结尾时让主人公成名“入邑庠”“成子精神复旧”“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这样的结尾纯属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生活逻辑,大大削弱了小说的批判力量。这是中国读者喜欢“大团圆”的审美要求的产物,同时有宣扬因果报应,好人有好报,人生荣辱,受命运和机遇左右的腐朽思想。
  学生乙:主张“喜剧论”,她认为只要故事的结局主人公未遭厄运就是喜剧,成名一家的命运几经反复波折,但最终成名成为裘马世家,并评论说:“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学生丙:主张“正剧论”,他认为故事的构思正体现了作者的匠心,一介玩物,一只小虫,能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能使“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者安排这样的结尾正是对那畸形社会的莫大讥讽,和血泪控诉。因此,本文看似是喜剧,读者还是饱噙泪水来读完它的,这样的构思,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程式化、概念化的作品模式,成名托一虫之福,最终飞黄腾达。
  三、愤启悱发,送“惑”上门
  教贵善诱,学贵善思。愤悱情景的创设以情感为契机,诱思探究教学论“思维为主攻,体验为红线”的理念也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学生乐于思考的始终贯穿着情感体验,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发问,但不是满堂问,问点就是情感触发点,问题设置太难,学生把握不了,问题设置过于简单,不利于思维训练,而且容易挫伤学生的热情,所以教师设置问题要恰如其分的把握问题难度,使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考中带着情感、情绪体验的乐趣学习,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尊重的、平等的、快乐的学习。“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让学生做“乐知者”,教师就要营造亮点,送“惑”上门。
  四、披情入文,贴近生活
  语文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的编选者精心编选、提炼、筛选,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文精品、科学小品等文质兼美的文章于课本之中,涉及到文学、科学、历史、自然、军事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些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流畅自然,或庄重典雅,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然以情感性为其灵魂。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摒弃“填压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语文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和作者作品交流的过程,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使语文课堂开放而充满生机与活力。要做到这点,教师就要依据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带着感情,融入课文之中,了解作者,理解课文,引导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怒同悲同乐,让学生真正能够身临其境,和课文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五、渲染情感,真情再现
  “文章不是无情物”,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作品就是情感”。“情感活动的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也应当重视以“境”育情,其要旨是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匠心独运地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触景生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师生就在此情此境中进行着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作家的作品是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一定的情感。有些教材写作年代较远,但有现实的教学意义,如果按传统的教法就课文分析课文,就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把时代生活与教材内容的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直接作用于教学的过程和质量。“把学生带入了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气氛中,引起学生想象中的情境、感情上的反响和共鸣,使学生感动得潸然泪下。”引导学生感知形象,感悟出作者的感情,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气氛中,引起学生想象中的情境、感情上的反响和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总之,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我们应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把作品“情”和学生情融合起来,这样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增加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赏读热情,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其他文献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大多数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班主任都必须思考的问题。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始终要伴随着情感教育,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爱心 细心 耐心 责任心    现在农村大部分夫妻一同外出打工,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 由于
期刊
摘 要:本文试从广东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中“比较级”的教学方式来探索以“高效课堂,培养能力”为中心,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提高师生口语和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兴趣 教学方法 语言能力    新课改以来,在学习课改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中,我感觉到,要使语法教学容易让学生接受,应通过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理解出现的语法现象,从而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在对“比较级”的教学设计中,我
期刊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就初中历史课来说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活力,笔者粗浅地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用新颖、生动、富有启发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历史课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它担负着学生集中精力、渴望求知的任务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小学生作文要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言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然而,当下习作教学中存在许多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成为锁住孩子习作命门的困境。“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质乃是抓住习作教学的本质,把作文与听、说、读、写,字、词、句、段,摘、抄、记、写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本文通过传统教学法和新课改教学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可谓高歌猛进。  一、新课改中突出的现象  1.不再“满堂灌”,课堂热闹非凡  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师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话
期刊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探索,其人才培养定位已基本形成共识,就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因此在教学培养方案里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的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为了增强独立学院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本文将从学生第八学期的实践教学谈起,打破传统思维,让毕业生提前介入就业环境,一边实习一边工作,实践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招生生源不理想的问题分析了高职教育招生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 招生 策略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 enrollment is not ideal problem analyzes higher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在我省已全面推开。由于对新教材的编写缺乏了解,再加上受传统教材惯性思维的影响,老师们面对崭新的教科书,各种新问题随之而来。課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好高中语文教材,正是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对新课程新教材有个宏观的认识,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进而取得最佳的使用效果呢?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突出以“生”为本的新
期刊
摘 要: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对护士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教学中带教老师、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针对不足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经过初步探索,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 临床实习 问题 对策    临床实习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必经途径,且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