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真的说过“中国是睡狮”吗?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代那段落后挨打到绝望的岁月里,法国英雄拿破仑对中国的一句“点赞”,曾给多少迷茫中的仁人志士打了强心针。嗯,没错,就是那句“中国是熟睡的雄狮”。特别是在晚清以来,近代东西方交流日益火热的年代里,拿破仑的这句“点赞”,也被东方各国翻译出了多个版本。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今天依然耳熟能详:“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觉醒将会震惊世界”。
  在那个晚清挨打成习惯,动不动就割地赔款的时代,这一句豪言,自然相当给国人提气,激励了多少人从此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在当代好些青少年读物里,拿破仑的这句预言,也成了常见的“熟脸”,但是,也有人不停质疑:拿破仑真说过这话?要知道,一生纵横欧洲大陆的拿破仑,与同时代中国清王朝的交集,可以说是为零。待到轰开中国国门的鸦片战争开打时,拿破仑更已过世二十年。他又怎么心血来潮,对着陌生的中国,发出一段“睡着狮子”的点评?
  其实,这段把中国比喻为狮子的名言,虽说也有误传,但拿破仑,确实也有百分百的原话。至于他为何有此感叹?那要从当时大清朝一桩丢人事说起:阿美士德访华事件。

阿美士德的悲催遭遇


  清朝嘉庆二十一年,即1816年7月,英国外交官威廉·皮特·阿美士德(下面简称阿美士德)率领的使团抵达广州,开始一场对于英国来说意义重大的出访。
  当时的英国,正是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年月,对广阔的海外市场,更是红着眼睛盼望,自然紧紧盯上了地大物博的大清王朝。偏偏此时大清朝,又是闭关锁国到登峰造极的年月,除了广州一处口岸,其他沿海港口,全像钢铁封紧了一般,叫英国人想尽办法也进不来。虽说之前几十年里,英国也曾派出使团,与清政府交涉通商事宜,甚至开出诸多双赢的条件。但大清朝硬是两眼一闭,摆手就把人家轰出门去。
  于是,又有了阿美士德一行人,带着同样的任务的造访。
  但比起之前的几次出访来,在中国史料里着墨不多的“阿美士德使团”,却有着更强大的阵容:其副使小斯当东,曾随父亲在乾隆年间访华,还深受乾隆皇帝赏识,后来终于锤炼成了中国通。另外使团成员马里逊,更是享誉英国的著名汉学家。也就是说,当大清朝一如既往,对英国使团两眼一抹黑时,曾以仰视目光看待中国的英国使团,这次却多了不一样的视角。
  他们的追求,已经不是当年简单的“通商”,而是要通过这次外交接触,摸清大清王朝,这个庞大帝国的真正虚实——“双赢”的通商既然谈不妥,武力威胁的把握又有多大?
  带着这个打算,阿美士德一行人,从抵达广州起,就极力留意观察大清朝的一切。由于他们是走海路,从广州一路到天津,所以正好看够了清王朝的海防力量,把那些沿海用着古老大炮的炮台,海面上晃荡的破船,几乎全看了个门清。所谓“天朝”的大清,国防竟是如此虚弱?
  而比国防还丢人的,却是阿美士德本人的遭遇。抵達天津后,清朝官员为了“合乎礼仪”,依然要阿美士德练“三叩九拜”大礼,经过双方妥协后,改成了阿美士德“单膝下跪低头三次,并重履动作三次”。谁知眼看就要觐见嘉庆帝,却又有清朝官员捣乱,把阿美士德一行人添油加醋骂一顿,果然惹得嘉庆帝龙颜大怒,竟见也不见了,直接轰了出去。
  而且余怒未消的嘉庆帝,又给英国国王下了个“圣旨”: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兹敕谕——好好在你的英国呆着,没事别派人来烦朕。
  于是,经过这一番折腾,阿美士德们连嘉庆帝的面都没见着,就垂头丧气回了家。但他们的收获,却是盆满钵满:他们不但看透了大清朝脆弱的国防战备水平,更看清了大清满朝的昏聩。甚至他们还仔细测绘了中国沿海港口的水道。二十多年后的鸦片战争里,英国侵略军正是按照阿美士德使团绘制的图纸,轻松攻克了清王朝的沿海炮台。
  而二十三年后,当英国国会表决对华战争时,也正是使团副使斯当东现身说法,口水横飞介绍了清王朝真实的实力水平,这才扭转了局面,促成英国国会通过了开战决议——鸦片战争的惨烈,丧权辱国的悲哀,都从这桩丢人事里埋下了种子。
  而同样重要的影响是在返程途中,阿美士德的使团路过了圣赫勒拿岛,见到了那位被囚禁在岛上的昔日法国皇帝,近代欧洲传奇英雄——拿破仑!

“中国是狮子”的真相


  拿破仑那段“中国是熟睡狮子”的名言,最原始的出处,就是他与阿美士德的交谈。以《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日志》等资料记载,与拿破仑会面后,阿美士德详细聊了在中国看到的一切,并且热切的表示,一旦中英开战,英国将轻松取得胜利。以阿美士德的得意形容说:“他们(清政府)只是表面的强大,是泥做的巨人。”
  但阿美士德没有想到,对这爆棚的自信,拿破仑竟坚决不同意。在身经百战的拿破仑看来,进攻这个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清王朝,将冒着极大的风险。哪怕清王朝的军事技术装备严重落后,但只要他们决定抵抗,他们就会“从法国和美国找来工匠和造船师,甚至去伦敦找。他们会建成一支舰队,然后或早或晚,打败你们。”
  当然,对拿破仑的这番忠告,亲眼看过清政府虚弱的阿美士德,自然是不会听的,然后,就有了拿破仑的一句自言自语:“中国并不脆弱,他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
  是的,这就是拿破仑“点赞”中国的出处,他承认了中国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但是,诸如“一旦觉醒就震惊世界”之类的话,拿破仑确实没说过。
  那么,在这个近代中国即将挨打的前夜,拿破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以对话者的关系来说,作为昔日法国皇帝的拿破仑,当然不愿意看到英国轻易征服中国。哪怕阿美士德已经列出了详细的所见所闻,证明了此时清王朝的昏聩落后。拿破仑依然要用这样一句自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说出这番“点赞”,并非来自对于中国的好感,而是对于死敌英国的嘲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于拿破仑这一代人来说,对中国的了解,几乎来自于少年时代的耳濡目染。因为之前的十八世纪,正是被称为“中国热”的时代。
  在十八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文明对于当时的西方社会,都是一种灿烂的存在。中国的瓷器丝绸,是西方上流社会的宝贝。甚至西方的贵族宫廷礼服,都有着大量的中国元素。四书五经早已被翻译成了拉丁文,更对西方的保守思想产生剧烈的冲击。伏尔泰、魁奈等西方思想巨匠们,更一度是百分百的中国粉丝。法国曾经以各种方式,将造纸、制墨、制瓷、农具等五十六种中国技术引进欧洲,直接造就了近代西方生产技术的井喷……
  那个时代,是一个中国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强力助推西方前进的时代。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西方名人们,几乎都有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印象。法国学者比诺的感慨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
  以这样的经历,拿破仑说出对中国的这番感慨,其实也是水到渠成。比起多少近代国人因为这番话得到的激励来,那曾对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文化,那些曾经薪火相传却又陷入迷失的发展历程,甚至在这番对话前,阿美士德一行人,耳濡目染的大清“虚实”,对于今天来说,才更有警世意义。
  记住历史的辉煌与教训,永远,不是过去时。
  (摘自“我们爱历史”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主张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主张和理念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形成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和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发生了怎样的调整与变化?新型国际关系具有哪些本质特征?新型国际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到1989年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期间,他多次会见中东国家政要,针对世界划分、对外援助、联合反霸、中东战争、巴以和谈、两伊战争、石油武器、核不扩散等问题提出重要论断。“求同存异”以实现“南南合作”  “求同存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处理建交问题的一贯立场,也是邓小平推动中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全面建交的主要途径。改革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表示,中国不会承认朝鲜是有核国家,中国解决朝核问题的决心是坚定的。同时还表示核武器不会给朝鲜带来安全,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日、韩,核武器也不会给他们带来安全,只会使地区局势恶化。这听起来似乎是个颇为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国家明明已经完成了核試验,却需要其他国家承认它是不是有核国家?有核国家的国际地位到底是怎么样的?  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有核国家只有五个: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被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为是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以代表作《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于2014年10月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喜讯让法国文化界一片欢腾,媒体在对莫迪亚诺进行密集采访时,还采访了上任不久的法国文化部长弗勒·佩勒林。法国一家电视台主持人在采访时问道:“作为文化部长,您应该知道莫迪亚诺是第几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  佩勒林尴尬地摇摇头,嘟囔道:“这个我还真没统
一代文豪苏轼以《念奴娇·赤壁怀古》被公认为豪放派的代表。然而在他的笔下,从不废婉约。根植于中国文人本心的似水柔情,让我们读到了鲜活而深婉的审美意趣。  先从东坡先生的妻妾说起。苏轼19岁时娶眉州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16岁的女儿王弗为妻。这个青涩而美好的婚姻仅有11年短暂的时光。王弗病逝,他含泪写下肝肠寸断的墓志铭,直至十年后,密州任上忽梦亡妻,写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哀婉,“千里孤坟,无处话
老王是个很精明的人,一直都是。至少老王认为是。  老王的精明主要表现在一些小事上。比如冲水。虽然并不累人,但要下楼,到水房,来回要几分钟时间。有时还要排队,时间就更长。小张没来时,只有老王、李科长和赵副科长。谁都不愿意去冲水。李科长和赵副科长觉得咱大小也算是个领导,就该老王冲水。老王认为自己老同志,尊老爱老懂不懂?就常常没水喝。  只好轮流去冲水。但老王去得多些。   老王就常常说这事。当然不是抱
湖里街道兴华社区地处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中心。现有常住人口6396人,流动人口2446人。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全国健康示范社区、省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先进集体、省巾帼文明岗、厦门市“最美街区”等50多个荣誉称号。近年来,兴华社区在开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工作中,以总支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融合为抓手,以和谐为目标,认真按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标准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绩,主要
因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与普通群众的双重作用,妥善处理了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诞生于浙江诸暨枫桥的“枫桥经验”,受到毛泽东和习近平两代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推广。  “枫桥经验”,诞生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今诸暨市)一个叫枫桥的地方。因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与普通群众的双重作用,通过“评审和说理”的方法,妥善地处理了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甚至把一些可能演变成敌我矛盾的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地解决在基层、
最近,文在寅任命青瓦台安保室第二次长南官杓为韩国驻日本大使,试图改善韩日关系。但是围绕历史问题,两国政府、司法界以及民间团体之间的意见难以协调,加上美国也无心斡旋,因此日韩关系短期内恐怕难有大的突破和改善。  韩国总统文在寅3月1日在纪念韩国抗日独立运动“三一运动”爆发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到近来不断恶化的韩日关系,强调“只有齐心协力治愈受害人的伤痛,韩国和日本才能成为心灵相通的朋友。只有认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汉末三国时代,确实有个人被认为是这条预言中的王者。这个人就是荀彧。弃袁绍选曹操  就像刘备必须找到诸葛亮之后才会一飞冲天,曹操也必须有他自己的诸葛亮,这个人就是荀彧。  实际上,一开始进入荀彧视野的还不是曹操,而是袁绍。可以说,曹操当时无论家世、人望、实力、底蕴都和袁绍有数量级的差距,而同为世家大族的卓越后辈,袁绍对荀彧也有着天然的好感。但荀彧短暂接触袁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