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清水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以及钢筋工程三个方面,探讨了清水混凝土工艺的应用,分析了该工艺应用的注意要点以及优势,目的在于更好的发挥其优势,加快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施工建设;拉螺栓孔眼;排气孔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284-02
清水混凝土也被称作装饰混凝土,属于环保型混凝土的一种,因为不需要装饰这一步骤,所以涂料、装饰方面的费用也会因此降低,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理念相符。清水混凝土一次成型,修凿难度较大,且无需抹灰,这样一来便减少了建筑垃圾。清水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使用,体现出极高的优势,具体文章进行了分析。
1 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
1.1 模板设计与加工
清水混凝土中模板的设计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需要遵循的规定更为繁琐,当然这也是确保清水混凝土应用质量的重要环节[1]。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建筑整体清水混凝土应用效果为前提,板面设计则需要考虑签认尺寸进行等分处理,清水板面要设计板面分割图,使明缝、蝉缝以及对拉螺栓孔眼等都能够均匀分布。模板加工方面,按照各个施工部位进行加工,验收合格之后运输至施工现场,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使用方法。
1.2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要按照施工放线、模板编号进行:①模板要吊装入位,安装清水面模板。各个模板之间需要进行连接与固定;②如果安装过程中有边角部位,且受力、螺栓间距比较大,这时需要适量的设置地锚支撑,确保模板安装的安全性;③对模板的平直度进行调整,核查模板的截面尺寸;最后,模板拆卸。如果已经满足设计规定的拆模强度,便可以将其拆除,按照与安装相反的顺序,可以借用锤子这一类工具敲打模板,完成拆除工作。
1.3 模板维护
①施工人员培训,形成模板养护观念;②模板吊装不能用力过大,否则会因为脚手架和钢筋等发生撞击,导致安全事故;③吊装入模操作过程中,模板下面必须要有施工人员将工具牵引入位,以免发生碰撞;④及时对面板损坏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破损要马上修补。
1.4 模板质量控制
①模板设计与建筑预期效果相符,明缝、蝉缝必须保证上下垂直,拉螺栓孔眼分布要保证合理性与美观性;②模板设计过程中要对施工缝、变形缝以及后浇带等进行充分考虑,利用明缝进行分隔;③使用反钉法对模板面板进行固定,应用指前核查螺钉、面板连接,如果连接不牢固要及时加以固定;④拆模强度与拆模顺序等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根据施工方案要求进行,重点针对清水混凝土墙面、明缝等进行养护。
2 清水混凝土钢筋工程
2.1 钢筋制作
钢筋制作与绑扎必须满足设计规定,从制作、绑扎过程中的穿插顺序、接头位置着手,确保成型钢筋尺寸精准度,且所有钢筋的形状也要保持一致。正式加工之前,钢筋表面要进行除锈工作,以免因为钢筋锈蚀导致模板被腐蚀。
2.2 钢筋连接
①钢筋搭接以及锚固长度要与方案要求相符,如果施工方案中没有标注,则要以国家颁布标准为依据;②绑扎和连接之前全面检查钢筋的直径、型号等,确保符合图纸规定要求之后开始施工;③钢筋加工成型之后需要运输到施工现场,期间不能过于用力,以免钢筋变形影响正常施工;④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厚度进行施工;⑤墙柱纵向钢筋原材料建议应用梯形定位筋和方形定位筋,端头位置要涂刷防锈漆,浇筑施工的前后必须要做好校正工作;⑥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预埋管件以及避雷系统等,要在绑扎钢筋过程中进行固定焊接,焊接时需要采用相应的保护手段,保证清水混凝土成型效果。
3 清水混凝土工程
3.1 混凝土原料与配比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要具备同一性,即使用的原材料品种、厂家以及工艺相同。明确清水混凝土原料与配比,施工现场组织若干组清水混凝土试件,从中选择最佳的一组[2]。清水混凝土施工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到施工现场负责监督工作,定期对混凝土原料与配比进行抽检,参考施工现场环境以及拆模之后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整。
3.2 浇筑环节控制
①组织施工人员培训,认识到浇筑与振捣工作的重要性;②清水混凝土正式浇筑之前,要将施工缝位置附近已经松动的石子、浮浆等凿除,保证施工环境的整洁;③门窗洞口模板必须设置排气孔,在排气孔的两侧进行清水混凝土浇筑,期间做好振捣工作;④墙、梁、柱等节点位置钢筋分布非常密集,浇筑期间对于比较关键的部位要安排技术员作为监督人员,并且实验小型高频振动棒进行振捣;⑤柱、墙部位的混凝土建议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浇筑厚度在50~l00cm之间,振捣棒进入到下一层混凝土不能大于20cm[3]。混凝土振捣期间,关于振点间距需要小于振捣棒半径1.2倍;⑥对于已经完成浇筑和振捣的柱、墙钢筋,需要及时清理,以免振捣过程中钢筋被污染;⑦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安排浇筑路线在现场铺设架板。
3.3 清水混凝土养护
3.3.1 前期养护
①当清水混凝土完成拆模之后,必须立刻养护,对于一些比较近似的部位,可以选择同一养护手段;②竖向构件进行拆模之后,建议使用塑料薄膜将构件包裹进行养护;③拆模之后混凝土表面的覆盖物不能形成颜色污染,比如麻袋,否则将会导致持久性的污染;④养护环节所使用的水务必要保证干净,设置专人负责24h的洒水养护工作;⑤一旦混凝土硬化,便可以开始蓄水养护,以免因为养护不及时形成裂纹,如果个别部位不适合洒水养护,可以使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减少混凝土养护剂的使用;⑥混凝土养护时间超过14d。
3.3.2 后期养护
清水混凝土施工最终结果便是浇筑成型,通常建筑过程施工的时间比较长,期间又涉及到诸多穿插作业,因此对于后期成品进行养护极为重要,具体提出以下建议:
①安排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规定与试块强度进行拆模通知表格的填写,作为拆模的根据;②实际拆模操作过程中,不能接触到混凝土面,同时也不能随意扒撬;③对于施工现场的竖向构件拆模,建议应用塑料薄膜将构件封严,以免混凝土表面遭到污染。尤其是上层混凝土的浇筑,模板下面需要放置挡板,从而规避水泥浆污染对下层混凝土造成的污染;④混凝土面需要保持干净;⑤楼梯口与预留洞口等施工人员可以接触到的部位,拆模之后要应用成品硬塑料角、钉薄木条等进行保护;⑥如果施工过程中会运用到挂架和脚手架等工具,一旦和混凝土墙面接触,那么必须要应用垫橡胶板或者聚苯板保护墙面,以免被划傷;⑦及时将混凝土面的杂物清理,如果浇筑混凝土之后没有达到1.2MPa要求,那么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期间应用清水混凝土工艺,是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清水混凝土施工能够减少能耗与建筑垃圾,满足建筑绿色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清水混凝土工艺的应用,也节省了施工成本,对于今后建筑行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 刚.清水混凝土预制装配式防火墙施工工艺研究[J].低碳世界,2018(12):26~27.
[2]王彩霞.绿色设计视域下的清水混凝土家居产品设计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80+82.
[3]蔺武强.清水混凝土陈设品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8(33):27~28.
[4]梁家顶.公路工程结构物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173~174.
收稿日期:2018-12-13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施工建设;拉螺栓孔眼;排气孔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284-02
清水混凝土也被称作装饰混凝土,属于环保型混凝土的一种,因为不需要装饰这一步骤,所以涂料、装饰方面的费用也会因此降低,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理念相符。清水混凝土一次成型,修凿难度较大,且无需抹灰,这样一来便减少了建筑垃圾。清水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使用,体现出极高的优势,具体文章进行了分析。
1 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
1.1 模板设计与加工
清水混凝土中模板的设计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需要遵循的规定更为繁琐,当然这也是确保清水混凝土应用质量的重要环节[1]。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建筑整体清水混凝土应用效果为前提,板面设计则需要考虑签认尺寸进行等分处理,清水板面要设计板面分割图,使明缝、蝉缝以及对拉螺栓孔眼等都能够均匀分布。模板加工方面,按照各个施工部位进行加工,验收合格之后运输至施工现场,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使用方法。
1.2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要按照施工放线、模板编号进行:①模板要吊装入位,安装清水面模板。各个模板之间需要进行连接与固定;②如果安装过程中有边角部位,且受力、螺栓间距比较大,这时需要适量的设置地锚支撑,确保模板安装的安全性;③对模板的平直度进行调整,核查模板的截面尺寸;最后,模板拆卸。如果已经满足设计规定的拆模强度,便可以将其拆除,按照与安装相反的顺序,可以借用锤子这一类工具敲打模板,完成拆除工作。
1.3 模板维护
①施工人员培训,形成模板养护观念;②模板吊装不能用力过大,否则会因为脚手架和钢筋等发生撞击,导致安全事故;③吊装入模操作过程中,模板下面必须要有施工人员将工具牵引入位,以免发生碰撞;④及时对面板损坏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破损要马上修补。
1.4 模板质量控制
①模板设计与建筑预期效果相符,明缝、蝉缝必须保证上下垂直,拉螺栓孔眼分布要保证合理性与美观性;②模板设计过程中要对施工缝、变形缝以及后浇带等进行充分考虑,利用明缝进行分隔;③使用反钉法对模板面板进行固定,应用指前核查螺钉、面板连接,如果连接不牢固要及时加以固定;④拆模强度与拆模顺序等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根据施工方案要求进行,重点针对清水混凝土墙面、明缝等进行养护。
2 清水混凝土钢筋工程
2.1 钢筋制作
钢筋制作与绑扎必须满足设计规定,从制作、绑扎过程中的穿插顺序、接头位置着手,确保成型钢筋尺寸精准度,且所有钢筋的形状也要保持一致。正式加工之前,钢筋表面要进行除锈工作,以免因为钢筋锈蚀导致模板被腐蚀。
2.2 钢筋连接
①钢筋搭接以及锚固长度要与方案要求相符,如果施工方案中没有标注,则要以国家颁布标准为依据;②绑扎和连接之前全面检查钢筋的直径、型号等,确保符合图纸规定要求之后开始施工;③钢筋加工成型之后需要运输到施工现场,期间不能过于用力,以免钢筋变形影响正常施工;④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厚度进行施工;⑤墙柱纵向钢筋原材料建议应用梯形定位筋和方形定位筋,端头位置要涂刷防锈漆,浇筑施工的前后必须要做好校正工作;⑥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预埋管件以及避雷系统等,要在绑扎钢筋过程中进行固定焊接,焊接时需要采用相应的保护手段,保证清水混凝土成型效果。
3 清水混凝土工程
3.1 混凝土原料与配比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要具备同一性,即使用的原材料品种、厂家以及工艺相同。明确清水混凝土原料与配比,施工现场组织若干组清水混凝土试件,从中选择最佳的一组[2]。清水混凝土施工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到施工现场负责监督工作,定期对混凝土原料与配比进行抽检,参考施工现场环境以及拆模之后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整。
3.2 浇筑环节控制
①组织施工人员培训,认识到浇筑与振捣工作的重要性;②清水混凝土正式浇筑之前,要将施工缝位置附近已经松动的石子、浮浆等凿除,保证施工环境的整洁;③门窗洞口模板必须设置排气孔,在排气孔的两侧进行清水混凝土浇筑,期间做好振捣工作;④墙、梁、柱等节点位置钢筋分布非常密集,浇筑期间对于比较关键的部位要安排技术员作为监督人员,并且实验小型高频振动棒进行振捣;⑤柱、墙部位的混凝土建议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浇筑厚度在50~l00cm之间,振捣棒进入到下一层混凝土不能大于20cm[3]。混凝土振捣期间,关于振点间距需要小于振捣棒半径1.2倍;⑥对于已经完成浇筑和振捣的柱、墙钢筋,需要及时清理,以免振捣过程中钢筋被污染;⑦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安排浇筑路线在现场铺设架板。
3.3 清水混凝土养护
3.3.1 前期养护
①当清水混凝土完成拆模之后,必须立刻养护,对于一些比较近似的部位,可以选择同一养护手段;②竖向构件进行拆模之后,建议使用塑料薄膜将构件包裹进行养护;③拆模之后混凝土表面的覆盖物不能形成颜色污染,比如麻袋,否则将会导致持久性的污染;④养护环节所使用的水务必要保证干净,设置专人负责24h的洒水养护工作;⑤一旦混凝土硬化,便可以开始蓄水养护,以免因为养护不及时形成裂纹,如果个别部位不适合洒水养护,可以使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减少混凝土养护剂的使用;⑥混凝土养护时间超过14d。
3.3.2 后期养护
清水混凝土施工最终结果便是浇筑成型,通常建筑过程施工的时间比较长,期间又涉及到诸多穿插作业,因此对于后期成品进行养护极为重要,具体提出以下建议:
①安排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规定与试块强度进行拆模通知表格的填写,作为拆模的根据;②实际拆模操作过程中,不能接触到混凝土面,同时也不能随意扒撬;③对于施工现场的竖向构件拆模,建议应用塑料薄膜将构件封严,以免混凝土表面遭到污染。尤其是上层混凝土的浇筑,模板下面需要放置挡板,从而规避水泥浆污染对下层混凝土造成的污染;④混凝土面需要保持干净;⑤楼梯口与预留洞口等施工人员可以接触到的部位,拆模之后要应用成品硬塑料角、钉薄木条等进行保护;⑥如果施工过程中会运用到挂架和脚手架等工具,一旦和混凝土墙面接触,那么必须要应用垫橡胶板或者聚苯板保护墙面,以免被划傷;⑦及时将混凝土面的杂物清理,如果浇筑混凝土之后没有达到1.2MPa要求,那么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期间应用清水混凝土工艺,是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清水混凝土施工能够减少能耗与建筑垃圾,满足建筑绿色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清水混凝土工艺的应用,也节省了施工成本,对于今后建筑行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 刚.清水混凝土预制装配式防火墙施工工艺研究[J].低碳世界,2018(12):26~27.
[2]王彩霞.绿色设计视域下的清水混凝土家居产品设计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80+82.
[3]蔺武强.清水混凝土陈设品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8(33):27~28.
[4]梁家顶.公路工程结构物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173~174.
收稿日期: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