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d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多个国际场合,提出了关于建立“和谐世界”的一系列主张,包括建立“和谐亚洲”和“和谐地区”。这是中国政府关于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在外交领域的自然延伸,是对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所倡导的一系列外交新观点的深化和全面总结,这一理念昭示了未来中国外交的基本走向。它的提出也是缓解当今世界各种紧张态势的一种新尝试,因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欢迎。
  在中国今后的外交实践中如何贯彻这一理念,使这一理念能够真正为国际社会所接受,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所以梳理“和谐世界”这一理念,挖掘它的丰富内涵,使之更系统化、理论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中国的发展及世界的变化催生“和谐世界”新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上升,进入21世纪,经济总量已经达到很大规模。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实结果,比上年增长10.2%,达到18.3万亿元人民币,约为2.3万亿美元,超过英国,从2004年的第6位跃居为第4位。截至2006年7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创记录的近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居世界第1位。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区域大国。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无疑会对全球局势产生更大的影响。而且,中国对国际事务的看法,包括在国际上的定位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说,过去是作为革命者、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现在中国更多是以国际体系的建设者、国际规则制订的参与者、国际秩序的利益攸关者身份出现。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外交理念宣示于众,就会使国际社会产生疑虑,影响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声誉。中国领导人提出“和谐世界”这一不同以往的外交新理念正是考虑到中国发生的变化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中国在国内提倡和谐社会理念的国际延伸。
  与此同时,当今世界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和平、发展与合作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全球格局的“多极化”正在形成。冷战后,大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多变化, 它们虽然有矛盾,有竞争,但也有协调、合作。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制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国之间发生全面对抗的可能性比较小,世界和平力量在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使许多重要地区重新焕发活力,长期为贫穷落后所困扰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经济都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贫困现象有所缓解。这些可喜的变化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机遇。
  但不容否认的是,世界目前仍处在转型时期,我们所处的世界还远不够和谐。世界上依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种矛盾也在凸显,需要寻找更具包容性的办法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武装冲突和政局动荡此起彼伏,造成重大伤亡的恐怖主义事件频繁发生,某些国家倚仗自己的强势地位奉行霸权政策和单边主义等等,这一切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特别是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南北发展严重失衡,并激发了严重的对抗意识,这对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对此,中国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从崭新的国际政治视角,指明了全球政治关系发展的方向。中国认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需要协调各国的利益关系,协调各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有可能使各国的发展有一个宽松适宜的大环境,使我们这个地球村变得更美好。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
  
  和谐世界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内容。它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中国、印度等国在20世纪50年代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扬,它集中体现了现阶段以和平、发展、合作为旗帜的中国外交思想。同时,“和谐世界”理念和人类追求进步、发展的普遍愿望相通,与《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相通,和人类的普世价值相通。
  “和谐世界”首先强调在政治上要建立一个法制世界,国家、地区、集团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而不以武力相威胁,应该和平解决争端,在国际事务中,按照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办事。“和谐世界”应该是世界各国的平等和谐,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务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通过多边的集体协商来解决,这样才有可能给我们这个国际大家庭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在安全方面,各国应该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其次,在经济上强调共赢、共荣。世界各国在经济交往中应该以公平为基础,以互利为原则。世界经济的发展应该实现平衡、有序、协调发展,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而不是南北差距逐渐拉大。不消除世界经济中存在的那些不和谐因素,世界经济就难于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公开、公正、合理、开放、非歧视性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使各国和人民都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才能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在生态上,“和谐世界”强调各国应创新发展模式,强调要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在文化上,“和谐世界”鼓励文明的对话,主张不同文明求同存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不可能只存在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和一种价值观念。各国文明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各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还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水平,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整个人类文明也因此而交相辉映、多姿多彩。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不一样,与外部世界的历史和现实联系不一样,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一样,面向未来的追求不一样,由此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针、策略、政策和措施也不会完全一样,这正是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所在。中国提倡的和谐世界理念主张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该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中融合而非同化,在求同存异中谋求共同发展。
  
  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
  
  中国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倡导者,也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中国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实践和谐世界的理念正作出自己的努力。中国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并不要求完全消灭国际社会存在的差异性,也不等于不讲是非,只求一团和气,我们要的是讲是非、有原则的“和而不同”。在各类不同国家和平共处的同时,对于国际关系中的消极因素,特别是影响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那些消极因素,必须采取多种外交手段加以化解或消除,以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并在这一基础上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维护和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最基本的要求,也一直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内容。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在过去的50多年里,中国外交战略虽有过数次重大的调整,但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及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等主张。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之下,中国更要坚持和平的外交方针。这是中国实现发展目标的需要,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现共同繁荣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长期目标。中国提倡建设和谐世界,是为了自身和国际社会各个成员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希望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能享有有利于自身进步的国际条件,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问题。全球化不断深入,已使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命运彼此依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中国谋求的发展不仅是本国的发展,而且还是世界的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
  加强国际合作是实现和谐世界的重要途径。全球化的发展为国家间的协调拓展了巨大的可能性和广泛的空间,使得国际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寻求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协调发展,更多地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国际交流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使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的发展之中,这是中国外交在构建和谐世界过程中的理性选择。建设和谐世界需要一个比较坚实的国际合作作为基础,要维系这样的国际合作离不开国际法律和制度,而联合国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定国际法的平台。在61年的历史中,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保护人权方面,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它已经有一些相当完善的机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联合国的作用。构筑和谐世界需要积极参与各个层面的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现在正在国际、区域、国家、次国家层面上展开。要促成和谐世界,不仅需要主权国家作出积极努力,还需要发挥国际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要构建和谐世界,必须取得国际认同,寻求和拓展共同利益。当今世界总的来说,各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各国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特别是在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承认有共同利益,而且要努力去增大共同利益。人类社会是个大家庭,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共同价值。中国提倡“和谐世界”时,要注意到国际关系中一些进步的因素。因为过去有些进步的因素受缚于意识形态,得不到承认或者被排斥。现在,我们应该努力去捕捉这些进步因素,为我们所用,这样就可以团结更多的力量。要强调人类的共同价值,强调中国要和世界共享和平发展、民主进步。无论从中国文化还是从中国改革开放来讲,中国能跟世界分享的共同价值观都在不断增加。
  推进和谐世界的实践面临的任务非常重。和谐世界的核心是社会层面的和谐。从中国自身而言,如果我们自身的社会不和谐,就很难说服其他国家来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所以说建设和谐世界要内外兼修:一方面,在国际社会中高举构建和谐世界的旗帜,另一方面,首先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应为和谐世界的构建作出贡献。和谐世界的构建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进程,作为倡导国,中国肩负着贯彻这一理念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本文责任编辑:刘万镇)
其他文献
2006年,多边外交继续深入发展,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及斡旋的焦点,同时在联合国改革、国际秩序建设、多边贸易谈判、反恐等问题上国际合作继续加强。单边
近年来,在中联部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下,四川省牢牢把握地方党委对外党际交往的政策原则,始终把地方党委对外交往工作置于中央总体外交的框架下,自觉服从和服务于中央总体外交,坚持把
以苹果渣多糖(applepomacepolysaccharide,APP)、酒渣多糖(ciderapplepomacepolysaccharide,CAPP)、醋渣多糖(cidervinegarapplepomacepolysaccharide,CVAPP)为研究对象。通过APP、CAP
4月14—20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格林纳达民族民主大会党副领袖,政府财政、计划、经济、能源和外贸部部长纳齐姆·伯克率该党代表团访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会见
2009年11月8—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和论坛49个非洲成员国的领导人或高级官员出席了此次主题为“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中非关系史上的又一次盛会,成员国共谋合作发展大计,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双方带来的种种挑战。这次大会的成功举行,再次向世界昭示中非人民休戚与共、携手奋进的真诚友谊,充分体现了双方相互支持、实现共同发
美国媒体向来标榜“客观”“真实”“自由”“独立”。其实,媒体承载政治功能,任何国家概莫能外,美国媒体亦然。在“9·11”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反恐战争中,其媒体表现出的服务反恐政治的倾向更为突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伊拉克战争后就发表评论说,美国媒体的行为举止像是国有的媒体。其意是指美国媒体的表现丝毫不亚于国有媒体,承载反恐政治功能的作用十分突出,主动贯彻、配合政府的意志、主张、政
2009年9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核裁军峰会上提出了“建立无核武世界”的决议并得到了全体与会国家的同意。自此,一个新的国际政治话语——“无核武世界”将成为这个秋
多媒体教学在高校已十分普遍,但其教学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文章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内涵,探讨了影响多媒体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基本措
分离筛选传统发酵豆酱中的明串珠菌,研究其益生特性。以采集自东北6个地区的56份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用稀释涂布平板方法对明串珠菌进行分离筛选,然后对疑似菌株进行形态
11月19日,世界左派政党大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召开,来自全球52个左派政党的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会议闭幕式上提议遵循1938年成立于巴黎的第四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