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诌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ps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年年岁岁时政专题相似,岁岁年年考查重点不同。面对纷繁复杂的高考热点时政专题复习,颇让人产生“想说爱你并不容易”的感触。本文拟就充分利用时政热点指导和组织政治专题复习,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率做一探讨。
  【关键词】时事 专题复习 政治 文综 热点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2-01
  一、想“时事”,专题复习有导向。
  高考文综试题就政治知识而言,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显著特点是“迎着热点上”,以国内国际时事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弄清来龙去脉,了解产生原因,分析如何发展,注意解决对策,并学会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评价。
  1.设疑诱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所造成的悬念会使学生因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而产生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之源。因此,在进行时事专题教学中抓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科课程特点,广设疑问,制造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学习思索的热情和主动,让学生欲罢不能。
  2.创美助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即是不可思议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语言为载体来进行的。
  3.以情激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从何而来?主要是从成功的体验中来,从心理上的满足而来,从成就感的转移而来。
  二、研“时事”,专题复习定基点。
  首先,根据高中教材及学生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贯穿时事热点教育。具体的做法是:有计划、不定期地利用一节政治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时事热点讲解。要求学生人人每天观看新闻联播、时事报道,留意报刊杂志,在经过认真的准备之后,课堂上先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总结,然后组里推选代表上台发表新闻要点,全班同学针对发言进行讨论评说,各自发表见解,在相互辩论、分析的过程中互相补充、完善观点,提高认识。最后老师有针对性地释疑、点拨和归纳,促使学生达成共识。并力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深同学们对我国经济、政治形势、改革开放进程及我国国际地位的了解,增强对祖国建设的信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及主人翁意识。
  其次,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随机适时地增补渗透时政要点。实践证明:像这样在日常教学中贯穿与教材直接关联的时事内容,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升华,使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联系实际理解运用知识;又可使学生掌握时事知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远大的共产主义抱负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领略邓小平同志伟大的人格风范,培养尊重实践、善于开拓的探索勇气。
  三、用“时事”,专题复习出效益。
  结合形势热点、亮点、重点,加强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引导学生及时回归教材,找准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1.注重总结归纳,掌握获取途径和解读方法。做任何事都是有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取政治有效信息也不例外。只有掌握了途径和方法,解题时才能做到轻车熟路,提高解题速度。高考试题中政治信息的载体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蕴藏在政治试题的题干文字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图表的文字、数字和表述语言中,有的蕴藏在政治试题的问题设计中……因此,根据政治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信息的途径是不同的。
  2.重组、构建知识网络,加强政治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平时储备的知识要能及时、有效的迁移到新的情景中,进行知识与情景的转移。因此,平时复习时要加强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重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串联、比较、发散、迁移、升华,深入理解,拓展思维,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有“热点”意识,强化知识的具体运用,加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能力的专项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能力的养成是离不开平时的专项训练和强化训练。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综合近几年文综政治能力测试反映比较好的题目,进行思维过程的训练,熟悉命题思路,领悟高考试题的设计立意、设问角度、答案组织等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精选试题,严格按照“获取和解读信息”的三个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专项,强化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
  参考文献:
  [1]《关于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专题教育与专题研究的实验报告》——黄伯林
  [2]《用时事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蔡以红
  [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中学时事教育》——潘莉
  [4]《教师之友》——(2005.5-8期)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阶段,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正在面临着空前绝后的发展契机。高职校院校需要在面对这一契机过程中,不断强化自我的主流观念,深化马克思主义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教学价值。为此,笔者在文中主要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教育院校政治教育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 高职教育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道德观等都受到影响,尤其是高校边缘化学生,这些学生思想简单,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对于这些边缘化学生,需要高校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我国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边缘化学生 思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5-01  前言:高
【摘要】医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医德教育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体现。当前,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进程缓慢,医疗问题层出不穷,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事故和医疗腐败事件频发,甚至出现伤医杀医等恶劣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塌方式”的医德缺失充分暴露了中国医德教育体制的缺陷和医德教育相关研究的滞后。当前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应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丰富医德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