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宪法; 私有财产权; 确立保护
   [中图分类号] D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12-0014-02
  
  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次修改,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是首次在宪法中确立了私有财产权的法律地位,将私有财产上升为公民权利的高度加以保护,其意义重大。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
  
  一、确立保护私有财产权之必要
  
  1.建设法治社会要求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长期以来,囿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片面理解和受中国传统的“均贫富”的思想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一直拒绝私有财产这个概念,法律上也没有它应有的地位。实际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灭私有制,但是不能在瞬间完全消灭私有制。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中谈到第十五个问题时指出:“你们打算一下子就用财产公有来代替今天的社会制度吗?答:我们不想这样做。群众的发展是不能命令的。它受到群众生活条件的发展的制约,因而是逐步前进的。”过去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想一步建成共产主义,彻底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财产,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我们只有真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循序渐进地建成社会主义。经过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已经认识到,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已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基础如此,作为上层建筑的处于整个国家法律体系核心地位的宪法,有必要及时地反映这一要求。
  从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看,依法治国最主要的是依宪治国,核心就是限制公权,保护私权。宪法确立保护私有财产权是现代法治精神的重要体现。
  2.确立私有财产权才能真正保护私有财产。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与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是不同的。对私有财产的保护需要首先界定哪些是合法的私有财产,进而才对其进行保护;而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则私有财产已经是保护的前提了,因为它在法律上已经上升为一种权利,即私有财产权。在没有私有财产权的情况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主动权不在私有财产的所有者,因此,这种保护是被动的。而在承认私有财产权的情况下,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主动权在私有财产的所有者。从举证责任的角度讲,特定私有财产是否应当得到法律保护的举证责任,对前者而言,在私有财产的所有者,即证明其私有财产是合法的。而就后者而言,举证责任则由限制私有财产权的有关主体承担。
  没有在宪法中将私有财产上升为私有财产权,现实中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始终存在着内在的不稳定性,而对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总体说来也就只能算做是一种权宜的制度安排。只有通过把私有财产在法律上确认为私有财产权,才能最大限度地、比较稳定地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正如有人说的“这是法的财产,合法的财产,受保障的财产。它之所以是我的,并非是由于我,而是由于法。”
  3.私有财产权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基础。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但要实现这些权利和自由,必须以国家的物质保障和公民私有财产作为物质基础。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是公民权利中的三大基本权利。显然,财产权是实现生命权和自由权的物质基础。我们常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两大基本人权。同样,没有财产权,也就没有物质基础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私有财产权是人权的屏障,也是维系人类自由、尊严和发展的根基。因此,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确立保护私有财产权是必然的。
  
  二、确立保护私有财产权之影响
  
  1.有利于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原来,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规定不准确、不全面。这次修正案进一步作出了全面而明确的规定,用“私有财产”的准确概念代替过去对私有财产的列举,用“私有财产权”代替过去的“所有权”,以及“不受侵犯”和“征收”、“征用”、“补偿”等一系列规定,进一步提升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加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同时依据根本法的规定,国家其他部门法也要通过制定、修改进一步规范私有财产的保护,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这必将对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约束政府的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
  2.激励民间资本的投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先富起来”的政策鼓励下,一部分人积累了许多私有财产,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由于国家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没有到位,他们心存疑虑,不敢增加投资,有的甚至大肆挥霍或者移产海外。宪法修正案将私有财产上升为私有财产权加以保护,无疑给他们吃了“定心丸”,让他们放心大胆的扩大规模,增加投入。这就激活了大量的民间资本,同时也有利于引进和吸收海外资本,从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调动公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没有对各种收入来源的基本法律保护,财富的持续积累是不可能的,而从逻辑上讲,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定离不开对私有财产最低限度的保护。在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人们常说“大河没水小河干”也许有一定道理,而在今天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说“小河没水大河干”,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国家就难以富强。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就会鼓励私有财产的创造和积累,就会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不断的充分的涌流。私有财产权的确立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第一推动力,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可以最大限度的释放公众创造财富的智慧和热情,极大地调动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充分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加快共同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4.有利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依法治国。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的自由和权利的实现,应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私有财产权是私有财产权的主体与社会其他所有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某种意义上看,尊重个人与尊重他人、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兼容,都需要通过确立私有财产权得以实现。保障私有财产权,使人的自由和权利的实现有了物质基础,使社会制度更加完善,因而会对政治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依法治国就是在宪法为主的法律框架下,有效地实现社会的秩序与公正。英国政治家洛克有句名言:“没有财产权就没有公正”。宪法确立了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不仅让公民进一步树立权利观念和维权意识,也使公民有条件、有能力运用自己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约束和阻止国家公共权力的非正当扩张,从而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依法治国。
  
  三、保护私有财产权之实施
  
  1.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宪法修正案。法的宣传贯彻是法的实施的前提。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的内涵丰富,影响深远,需要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贯彻,让每一个公民都能明确条文的内容、修改的目的和实施的意义,让保护私有财产权和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观念深入人心,进而使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成为国家和公民的自觉行动。
  2.尽快完善关于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宪法修正案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提供了宪法依据。当前要依据宪法对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规定,对已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如民法、行政法等;尽快制定规范财产权方面的法律,如物权法等;尽快制定对私有财产征收、征用给予补偿的法律法规,这方面地方性法规可以积极探索。
  3.正确处理私有财产保护与公共利益需要的关系。一是规范征收、征用行为,使其在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原则下和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前提下,依法进行。防止乱占、乱征、乱拆等严重侵犯公民财产权行为的发生。二是坚持依法给予补偿的原则,补偿的方式、标准、时限都要有利于尊重和保护私有财产权,有利于平衡和协调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
其他文献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设施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可为居住者提供更为舒适且温馨的生活环境,让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可以变得更加的便利.对此,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
广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数字政府,着力倡导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从体制机制入手,为"数字政府"改革扫清障碍,建立"政企合作"新模式,打造"整体政府",推动基础设
“顶层设计”最早出现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继而在十二五规划、中央文件中出现。这一理念的提出,似乎标志着我国改革开启了一个目标明确、战略规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我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都开始逐步融入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的智能化远程监控也由最初的单一人工监控发展到现今的智能化、远程信息监控,本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也随着地方建设性融资需求的快速增长而不断扩大,地方政府通过举债融资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期刊
以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目的的行政审批改革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法治化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2004年颁布、施行的《行政许可法》是兼具制度建构与理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工期长、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现场协调、监理、组织关系复杂,在实施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承包商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比较复杂,本文对存在的风险进行
本文以某座古建筑为案例,从三维扫描技术、点云处理技术、Revit参数化建模及虚拟渲染等四个方面研究了现代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作用.同时,通过与现代多维技术的结合,为古建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我也在不断提升.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异型柱节点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