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非洲自我与直面非洲现实——奥索菲山对索因卡的继承与反叛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far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索菲山对索因卡的戏剧艺术既有继承又有反叛。两位戏剧家在戏剧的社会功能、舞台与观众的关系等方面的观点有诸多相似之处。索因卡的戏剧表现手法和戏剧题材也对奥索菲山产生了直接影响。但是索因卡的精英主义和奥索菲山的大众立场之间的本质差异导致二者的戏剧理念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甚至对立:与索因卡以神话思维反映现实的间接性相比,奥索菲山的戏剧则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干预;与索因卡依靠传统文化资源建构非洲本土戏剧精神的倾向相比,奥索菲山则是以一种辩证的革命态度来使用传统元素。归根结底,索因卡与奥索菲山二者在戏剧理念上的分野来
其他文献
在关于社会工作学科自主性的讨论中,当前西方学界立足在知识合法性与社会合法性角度上进行科学与艺术范式的争辩,而中国学界则将讨论的重心聚焦在专业主义和实践智慧上,并未能明确学科自主性建构的理论进路。基于此,通过梳理既有研究的理论脉络谱系,本文建构了“知识实践学”理论模型,理解具有鲜明实践性的社会工作学科自主性的建构逻辑,该模型强调普适性理论体系与个人性知识体系均是实践的必要知识基础,需要构筑包括理论体系、实务模式、实践智慧和实用知识的知识谱系,借助专家、理论工作者、熟手和新手四类行动者,在知识与实践互构性
社会治理格局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日益显现,但何以培育具备专业素养和反思能力的实务人才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困境。基于服务学习理论框架,遵循“学习中应用、服务中学习、社会中参与、行动中反思”的研究范式,具体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改革实践教学、构造实习机制和搭建反思平台四个模块,对应本科教育的年级设置,从专业导入、专业体验、专业实习、专业输出的纵向四步,协同行动研究构建实务导向的阶梯式培育模式。继而循环联动课堂内外、培育本土价值观念、形成资源共享的合作形态,增强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交互性,以期为专业人才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服务学习可有效整合理论学习与服务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服务学习视域下的社会工作本科实务教学课程,指导学生结合疫情期间的社会所需,完成了针对36名认知症照护者的线上服务实践。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素养、实践能力、批判与反思能力,协助其逐步建立个人自尊及专业自信。在近距离感知社会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激发,进而加倍关注人类福祉与社会问题,更积极地投身于服务实践。数字化服务学习弥合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分离的鸿沟,又是德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的优势载体,该优势在疫情影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服务过程中,由于条线管理带来的工作压力、非对称性资源依赖关系和专业工作者能力不足等体制机制惰性原因,尽管医务社工通过依赖非正式人情关系开展专业服务,实习生替代医务社工从事服务提供等方式进行着自我战胜式努力,但还是造成医务社工埋头行政工作、缺乏专业服务能力和专业服务效果欠佳等自我锁定式结局,呈现出医务社工服务输送内卷化样态。从医务社会工作政策完善、医务社会工作岗位设计规范以及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实习生队伍建设三个层面入手,破除既有体制对医务社工服务的束缚,有助于医务社工服务
本土化是将源自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引入本土社会时形成的反思性概念,在理论层面,这一概念直接针对的是社会工作领域里的普适论和文化本真论两种对立观点。目前,本土化的必要性观点受到中国社会工作学界的广泛接受,但是对于本土化何以可能这一核心的奠基性问题却鲜有充分讨论。文章首先批判性分析社会工作的普世论和文化本真论这一对对立观点,从而提出了本土化的理论必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借鉴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的理解这一过程概念--在具体情境脉络下的实践活动中,持有前见的人经由消除了主客对立的理解过程,实现了不同视域的融合
随着个体化社会的来临,职场排斥成为了组织内部知识流动和共享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通过多阶段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员工遭受的职场排斥程度越强,其感知到的工作不安全感越高,知识共享的意愿越低。进一步分析表明,员工遭受职场排斥后经由工作不安全感的增加而降低了知识共享的意愿。同时,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力度越大,员工因职场排斥而体验到的工作不安全感越低,个人的知识共享意愿则会因此而有所上升。从职场排斥切入为社会排斥研究不仅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并且社会支持的介入对于企业的发展、职场的健康以及
《德州学院学报》根植本土,深挖地方资源,开设了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类特色栏目。这些特色栏目的开设和持续经营,使《德州学院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获得稳步提升的同时,呈现出“本地”“本校”特色,凝聚更多力量和智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淬炼、守护历史文脉做出了贡献。
王士禛是清初诗坛的领袖人物,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其所标举的“神韵说”虽未从理论上作系统阐述,但仍对清代诗坛影响至为深远;而其成名诗坛的“秋柳”诗,也是清诗中的杰作。李长征的这部传记以“神韵秋柳”为题,正是凝练了王士禛一生的诗歌成就。
王士禛(1634-1711),济南新城(今淄博桓台)人,出身名门望族、清华世家。王士禛从政从文,皆有佳绩。以官职论,自扬州推官起,直至刑部尚书,进入台阁,为朝廷重臣,且政声清明,人品高洁,可谓一代廉吏;以文人论,“主持风雅数十年”(《清史稿·王士禛传》),以其“神韵”独标一代,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诗坛宗匠的地位。赵翼《瓯北诗话》中称:“其名位声望为一时山斗者,莫如王阮亭。”
《神韵秋柳—王士禛传》属于中国作协推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大型丛书系列,此系列书系遴选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120余位历史文化名人,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写传记。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文化传播工程,它对形象化地诠释和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公民的历史文化普及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