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杂交粳稻滇杂86制种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杂交粳稻滇杂86的亲本特性,总结其制种技术,包括安排播种差期、培育父母本壮秧、移栽、大田管理、父母本花期调节、人工授粉、去杂、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滇杂86制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偏籼型杂交粳稻;滇杂86;制种技术;高海拔地区
  中图分类号S334;S511.2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4-0081-01
  
  滇杂86是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滇粳优5号A与南34杂交组配而成的偏籼型三系优质高产粳稻组合。该组合植株高大,茎秆粗壮,中穗长粒,产量优势强,参加2006、2007年云南省区域试验,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和增产潜力。2008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是高海拔稻区重点推广应用的杂交稻组合。全生育期210 d左右,米粒细长而透明,有香味,垩白度小于5%,抗逆性强,米饭松软、口感好,一般单产11 t/hm2左右。2007年试制种0.08 hm2,收杂种177 kg,平均产量2.21 t/hm2。2008年制种0.40 hm2,平均产量3.75 t/hm2;2009年制种3.40 hm2,平均产量3.15 t/hm2;2010年制种4.10 hm2,平均产量3.75 t/hm2,制种效益好,深受农民欢迎,现将其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滇粳优5号A的特征特性
  滇粳优5号A由滇榆1号A×滇粳优5号多代回交选育,属籼粳交×籼粳交,偏籼型、有香味的滇一型粳稻不育系,田间鉴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感温性较弱,对氮、“九二○”反应较敏感,海拔1 886 m的寻甸农场种植,3月上旬播种,播始历期105 d左右,主茎总叶片数14~16片。株高90~100 cm,株型紧凑,叶色淡绿,剑叶长20~30 cm,单株有效穗6.2穗,穗长16.5 cm,单穗颖花数95.2朵以上,柱头外露率75.3%,制种结实率28.0%~51.5%,千粒重24~25 g。
  每丛始穗至齐穗3~5 d,全田5~8 d。单穗花期3~5 d,每穴开花历期7~11 d,全田花期达13 d左右。始穗后第2天开花,开花后3~4 d进入盛花,盛花期5 d左右。12:30—14:30开花率达到80%~90%,花时较恢复系早45~60 min。柱头外露率75.3%。制种产量一般为3.0~4.5 t/hm2
  2主要制种技术
  2.1合理安排播种差期
  滇杂86制种要获高产,父母本盛花期必须相遇,根据寻甸县近5年的制种实践和气候特点,结合该组合的特性,抽穗扬花盛期安排在7月15—25日。第1期父本在3月6日左右播种,第2期父本在3月14日播种,2期父本播种差期7~8 d。母本在3月28日左右播种,母本播期与第2期父本播期间隔14 d。5月4—5日父母本同时移栽大田[1-2]。
  2.2培育父母本多蘖壮秧
  2.2.1选好秧田,施足底肥。选择排灌方便,肥力好,背风向阳,最好是砂壤土的田块作秧田。清除杂物,施腐熟农家肥15 t/hm2和水稻复合肥750 kg/hm2,在整地时均匀施入并耙匀,分期精细整理。
  2.2.2培育父母本壮秧。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用“保利禾”浸种,按要求分期浸种催芽,分期播种,播种量为750 kg/hm2芽谷。稀播匀播,过称到墒,用腐熟细粪或营养土盖严种子,用75%扫氟特除草剂1 500 mL/hm2对水375 kg/hm2喷雾后覆膜。苗期昼夜温差大,严防霜冻,见绿后,白天注意通风,一叶一心期揭膜并用300 mg/kg多效唑溶液750 kg/hm2喷施,2叶1心和3叶1心时施尿素75 kg/hm2,浅水促蘖,移栽前结合防虫用75%三环唑防苗瘟1次。
  2.3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
  制种田按185 cm开墒,30 cm赶粉行道安排,父母本行比为2∶12。先在两边栽植第1期父本,株距24 cm,第2期父本栽在第1期父本中间,2期父本两两相间,综合株距12 cm,密度为7.5万~8.0万穴/hm2。母本栽在2行父本中间,株行距12 cm×12 cm,栽插密度为40万~45万穴/hm2,2株/穴。母本要多插,父本要多发,田埂四周也要栽1行父本。移栽时,母本滇粳优5号A秧龄35 d左右,叶龄4.5叶左右;父本南34秧龄55 d,叶龄5叶左右。
  2.4搞好大田管理,培育高产群体
  大田施水稻专用肥1.2 t/hm2作底肥,有条件的配合施腐熟农家肥22.5 t/hm2,移栽后7 d,结合化学除草施尿素、水稻专用肥各150 kg/hm2,中后期控制用肥。返青后浅水促分蘖,适时晒田,有效穗控制在370万穗/hm2,后期干湿交替,断水不要过早,腊熟后期让水自然落干,保增粒重。
  2.5确保花期相遇
  花期相遇的标准为父本较母本早2 d左右,及时预测和调整花期,对不遇的田块,花期调节宜早不宜迟,一般在幼穗分化的Ⅲ期前调节,效果最理想,视不同程度采取水促旱控,偏施氮肥或磷酸二氢钾,喷“九二○”或多效唑等措施来调节,母本最好不采用氮肥调节。在全田有5%穗子抽出叶鞘时,进行割叶,父母本统一割去剑叶的1/3,由于母本高父本10~15 cm,抽穗10%时,父本喷“九二○”,连续3~4 d,中间不间隔,喷施剂量为15 g/hm2,母本可酌情喷多效唑750 g/hm2或“云大120”(粮食型)450 mL/hm2,达到调节母本花期、花时的目的[3-4]。
  2.6人工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可以促进父本花药开裂散粉,增加母本授粉机会。赶粉在喷“九二○”结束后的第2天就可以进行。根据寻甸县的特点,母本开花达20%时,便可开始赶粉,一般在盛花期的每天12:30—15:00之间,每隔30 min左右赶1次,每天3~4次,连赶12~15 d。赶粉应按“轻推、慢压、重抖、快回手”的要求进行,以免伤及父本[5]。
  2.7严格去杂,保证杂种纯度
  在保证制种田严格隔离的前提下,还要做好严格的去杂工作。秧田、大田有不同株型、熟期、颜色的杂株和变异株,要彻底去除。抽穗前3~4 d是去杂的关键时期,割叶前1~2 d应集中力量重点把混杂在母本中的保持系及变异杂株整穴拔除。收割前清查1~2次,结实率在70%以上的应作为杂株去除。
  2.8加强病虫害防治
  分蘖盛期和始穗初期(割叶前)各喷1次三环唑溶液和艾美乐 敌敌畏溶液,重点防叶稻瘟、穗颈瘟、二化螟、三化螟、粘虫、蚜虫、叶蝉、稻飞虱等病虫害。灌浆期视情况用抗枯灵、井冈霉素预防白叶枯病、稻曲病。并留意其他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2.9及时收割,严防机械和人为混杂
  先收父本,后收母本,单收、单晒、单储,晴天收,抢晴晒干,严格精选,确保优质。在包装、运输、销售过程中杜绝错乱和机械混杂。
  3参考文献
  [1] 洪汝科,谭学林,金寿林,等.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40[J].杂交水稻,2010(1):87-88.
  [2] 洪汝科,金寿林,张忠林,等.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6[J].杂交水稻,2008,23(6):89-90.
  [3] 金寿林,谭学林,张忠林,等.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5[J].杂交水稻,2008,23(1):87-88.
  [4] 李铮友,李本逊,曾千春,等.高产抗病杂交粳稻组合榆杂34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2007,22(5):20-21.
  [5] 陈明辉.对提高杂交粳稻制种质量问题的探讨[J].种子世界,2000(11):30.
其他文献
枣树在栽植过程中受苗木根系失水和栽植技术不当影响,使枣树栽植成活率降低。生产中实际经验证明,从起苗至栽植过程中,注意苗木保湿管理、栽植、栽后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完全可
由于现在的工程设计项目越来越复杂,而且设计周期普遍偏短,各专业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中仍存在某些质量问题。其中有由于建筑、结构专业配合不密切引起的,也有由于设计和审核把关不
目的 观察使用不同清洗方法 对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选择供应室中等污染程度复用医疗器械770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385件器械先用1:270多酶溶液浸泡5min后刷洗,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按标准流程清洗.常规组385件器械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按标准流程清洗.结果 常规组与观察组清洗后目测合格率及隐血试验检测率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复用医疗器械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
深圳市多纳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精心研究,成功研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纳盾”牌透明隔热涂料,并经国家建材中心和中科院物构所检测,涂层具有卓越的光谱选择性,涂层厚度8~9微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优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出现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可以更加有效的去学习,尤其是在高中数学这样一门知识点复杂,逻辑性强且难度比较大的一门学科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就
介绍南陵县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并从选用抗病品种、田间管理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对策,以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实施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30例,均实施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
摘要结合宣城市宣州区实际,简要介绍了宣州区茶叶加工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宣州区茶叶加工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茶叶;加工机械;现状;对策;安徽宣城;宣州区  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203-02    茶产业是宣城市传统产业,也是宣城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全市拥有近10家规模性茶叶加
【正】 千年的大榕树,像一个智慧的老人率领着它的子孙,纵横交织在一起,占领了大块大块的领地。叶片上托着晶莹的露珠,轻轻的颤动着,亮黄黄的榕果像一颗颗金子一样挂满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