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流动:学校需要包容和创新的文化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gar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因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而产生的多元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价值选择已经成为每一所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我们要建设的学校文化,应该是具有新时代气息、现代化特征和直面当前教育改革的学校文化。笔者以为,包容、创新,将是对此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好解答。
  
  包容
  
  作为学校来说,如何适应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让这些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性需求和思想主张的教师在学校获得更大的发展,使学校文化更和谐、更有凝聚力,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应该讲,即使是一些文化积淀深厚的学校,在具体的校务管理的观念上、做法上仍存在着差异,这就出现了有的学校适宜某些教师发展,有的学校不适宜某些教师发展;有些教师在此学校是庸才,但在另一学校可能是人才;有些学校的氛围能改变教师,有些教师会改变学校的氛围的现象。
  流动的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最具体、最直观的形象代言人,他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宣传作用。所以,一个大气的学校及校长,应该积极吸纳流进教师,舍得割爱流出教师。那么,一个区域的教育资源也就有了“源头活水”,如果所有的学校都怀着包容之心去对待流进的教师、流进的文化,那么,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将是“星空灿烂”、“光彩夺目”的。所以,我们应意识到,学校文化应该兼容并蓄,包容宽广,这样才能更好地招贤纳士,吐故纳新,让教师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学校的发展壮大紧密结合,最大程度地实现学校发展和个人价值的提升。
  对于流动过来的教师,可能习惯了原来学校的管理模式,开始无法理解新学校的一些要求,一度会出现抵触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要有海纳百川的大度,本着“个人共同进步,同为学校发展”的原则,逐渐达成新老教师在工作和为人处世方式上的一致性与整体性,从而形成学校由内而外一贯延续的人格化魅力,使教师们在自己当下学校的环境中完成“主人翁”精神的回归。当然,包容不是单向的,还应当是相互的。比如,大学校的骨干教师流动到小学校,可能对小学校的好多做法不屑一顾,强势地进行指手画脚。但是仔细分析,学校的大小造成内部条块分布的不同,即使同样做一件事,也难免方法、程序有所区别,只能说小学校的管理要在发展过程中慢慢规范、成熟,而这也离不开流动教师的建言献策。拿我们教师最关心的绩效考核来说,学校各自的绩效考核文化伴随着流动教师在四处弥散,强势的星级学校可以坚守刚性化制度不动摇,对于教师的不到位现象可以“依章处罚”;而相对弱势的一般学校本身已是艰苦奋斗、步履维艰,再一意“扣”“罚”,雪上加霜,只能造成学校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学校发展。这些一般学校,不扣,只加,奖赏那些勤劳奉献的教师,资金还是那么多资金,换个角度思考,对于不到位教师是一种督促、诱惑,对于那些强势学校也是一种借鉴、一种对自己学校文化的更新、补充。再如,对于教师在本区域内的培训而言,有的学校可能认为,这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本着节约的原则,交通由教师自行处理;有的学校可能认为,这是学校发展的事情,交通由学校负责接送,也避免安全上的问题。一种可以激励教师珍惜机会,积极参加培训;另一种可以让教师体会到学校的良苦用心,认真学习。学校文化不同,但殊途同归,关键是要获得教师自身的各自认同。
  
  创新
  
  应该说,当下许多学校的文化建设还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断探索的状态。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使多年以后的学校,很可能物是人非,学校里新面孔不断,连当初为学校确立奠基文化的教师也已流向他处。为了保证学校文化建设能够对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具有导向作用,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包容流进的文化,更需要立足当下学校的实际情境,讲究对自身文化的创新,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推进学校教育改
  革创新。
  我们可以在学校范围内开展学校文化创新的大讨论,从文化根源上辨析与学校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制约因素以及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正做到注重学校里人的要素及其价值的开发利用,使学校上下形成求新求变的共识,全体教师的精神能量获得充分的释放和发挥,并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具体事务中。
  例如,流动教师因为待过的学校相对较多,也就有了比较学校文化的谈资,我们可以激励他们对学校文化建设提一些意见或建议,重视之下可以激活绝大多数教师的参与热情,群策群力,不断修正。同时,我们要对学校文化的内涵有一个全面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要从过去那种“搞学校文化建设就是组织活动、比赛”等思维定势中走出来,真正将学校文化的概念定位在学校经营理念、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品牌上来。比如,有的学校注重教科研文化的建设,学会用教育的思维来武装平日里的教师;有的学校注重给教师宽松的课余文化生活,希望以此来反哺学校日常教育工作。我们是否可以进行一下创新,整合这两种思想,建立一种新的学校文化,让教师们两者兼得?相信教师流动肯定会带来流进、流出学校之间的联谊活动,而这正好给了我们创新学校文化的平台。据笔者所见所闻,大多数校际联谊仍停留在教工们牌局(或球赛) 饭局的简单形式上,在新课程倡导合作、互动的今天,我们应该超越目前简单的“以娱促谊”水平,以“娱”为基础,通过流动教师这一中介,流进、流出学校之间互派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以师训师”“借校训师”和“借才训师”等教师成长的多种途径;共同协商,总结经验,探讨学校发展的特点和形式,共同研究学校的最优化运作。
  教师流动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包容是基础,创新是动力。但包容并不意味着丧失单纯性,成为各种文化的大熔炉,而应是在包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优胜劣汰,为学校的主流文化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港中学)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全社会大力支持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奋力拼搏,全省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免费义务教育
无意从家中翻出的几个红红绿绿的环保购物袋,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哪里来的这样的袋子?买的?现在超市里卖的要比它们美观结实多了。别人给的?又是谁如此好心给我备下这么多?“某某超市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类型及裂缝的产生原因,从设计、原材料、施工和温度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
2012年4月25日上午,英国威根雷学院(Wigan & Leigh CoUege)国际商务部主管Phil Mathias先生首次来访我院。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国强会见了Mathias先生,双方就教师培训项目、合作办学
在近期Fujitsu(富士通)全国巡展中,Fujitsu(富士通)首席技术官周一平表示,2008年将是中国广电数字革命的爆发期。话语间无不透出:一直以来以大型机技术和交换机设备闻名的Fujitsu(富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逐渐增多,企业的终端数量也急剧膨胀并且越来越复杂,因此,终端的安全和管理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自己内部的网络和终端资产的管理,这
人们不会忘记那句著名的、环保主义意味十足的话语: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他叫戴铜.一个踏实执着的追梦人。有人说他有高度。说他有高度,是因为他对教育的理解充满了理想。他常说: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感受到人性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
5月初,刘芳又回到了这个“人又多又吵”的北京.一个月的雨林生活让她感觉恍如隔世,但在雨林中留下的各种淤青伤痕和蚊虫叮咬的痕迹,依旧勾起了她对那个真实的雨林世界的牵挂.
在波浪斜槽的波浪组的物理模拟方法被实验建议并且验证。试验性的结果证明那随机与需要的波浪 groupiness 飘动,它同时包括波浪组高度和长度,能用建议方法在波浪斜槽在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