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目的英译汉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iantiand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康有为先生称作“精通西学第一人”的近代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讲过“译事三难:信、达、雅”,此三字后来成翻译界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都受到过这它的影响。“信达雅”既是原则也是标准,要求翻译不仅要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信——faithfulness),而且应做到译文通顺流畅(达——expressiveness),还应保证有文采,文字典雅(雅——elegance)。仔细想一下“信、达”应是基准,“雅”则是锦上花的高要求了,而且,锦上添花的尺度也很难把握,搞不好会使人眼花缭乱,甚至迷失真相。
  不知道是谁把英国的Stonehenge翻译成“巨石阵”的,这个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齐名的人间奇迹,未曾身临其境,“巨石”就已屹立在中国游客的心中了。远不止于此,巨石阵还屹立到了中国孩子的心中——现行人教版九年级的英语教材中有篇课文就叫“Stonehenge”——“巨石阵,一个岩石圈,不仅是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建筑,也是它的一个最大的谜团之一。每年接待超过七十五万游客。特别是在6月,人们去这个地方,因为他们想看到太阳上升在一年中最长的一天……”“巨石阵”无疑是老师翻译的标准答案。
  牛津学联每年都会组织新到牛村的中国学子参观巨石阵,每次响应都十分热烈,报名者甚众。那天,下着小雨,路面有些湿滑,司机很小心,车开得不快。带队的女同学十分尽职,主动当导游,虽然也是新来者,但说起巨石阵之谜来滔滔不绝,想必她初中学过那篇英语课文。在快到巨石阵时,女孩儿让大家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准备见证奇迹——想不到第一个泄气的竟然也是她,话筒里传出了女孩儿脱口而出的“哎哟!怎么这么小?原来这么小!”然后,大家几乎同时张眼、惊呼“好矮啊!”“巨石阵?!”对人力而言,这些石头是不小,但绝对称不上“巨石”,凭窗望去已经在俯视。沿着曲径走过去,其实也无法走近——为了保护奇迹,英人远远地设置了护栏。心理落差加上下雨,结果一半的同学选择不下车,走车观石,算是看过了这史前奇迹。
  其实,“Stonehenge”有多个汉译词,比如: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可为何国内流行译为“巨石阵”呢?
  汉语中的“巨”多数时候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非常大”。不过,Stonehenge之“大”是伟大而不是巨大。巨石阵之谜,至今也未有定论。到目前为止有:观测天象说、神庙说,墓地说、日历说、庆功说等等,甚至还有医学说。甚至还有游客的神奇描述佐证,传说当人走到那儿,就能感觉到一股能量从你的双脚上升到人的身体里。巨石阵成了“巨谜”,但这不影响它是史前奇迹的真实性。Stonehenge汉译时,我个人还是更愿意接受“环形列石”或“史前石桌”的译法,实在不行就来个谐音“索尔兹伯里列石圈”也可以,地名、形状特点都有了,总比误导以后产生巨大失落感要强。“信”“达”是“雅”的前提,“雅”是“信”“达”基础上的升华,绝非离题的夸大,汉译界信达雅的例子众多,恕不列举。
  英译汉中的“夸大”倾向,“巨石阵”仅一斑而已。有些夸大我们已经习而不察了。“大英帝国”“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大英百科全书》”等等,大家都在不假思索地称呼和传播。百度搜索“大英帝国”,一秒钟就可以搜到“5960000”个相关中文网页。“大英”已是历史印象,现实中的英国国土面积并不大,人口总数也不多。这里的“大”如同“巨”一样,并非写实。曾有研究者将英译汉中的夸大和缩小的原因归结为翻译者的错误理解、错误演绎、粗心大意等几类。但British Empire——大英帝国;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Encyclope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书等等显然不属彼列。“大英帝国”一类的夸大倾向,信达雅准则已很难解释或者说很难约束,其夸大缘由仅仅翻译、修辞学已经不足解释,而英语词汇本身并未显示出翻译中的这些附加义。
  “大英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历史称呼沿用至今,这一名称只能算是对鼎盛时期英国的一个“非正式帝国”称呼,包括了英国本土加上其海外殖民地整体,并不用来单独指英王国本身。虽然英国一直没有放弃王国(Kingdom)的称号,但英国已经今非昔比。于我,“大英帝国”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鸦片战争以及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彼时英国国力强盛,殖民扩展厉害,天朝则大厦将倾,民不聊生。所以,我一定不在脱口而出之列。
  “大英博物馆”即英国国家博物馆,去了两次,每次呆足一整天,但还是未看完,未看够。英国国家博物馆建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而且是一座一直在扩建的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英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馆内中国文物总数多达23000余件,珍品如山。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例如敦煌壁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等等。看到祖国的文物成为别国的展品,很多同胞看时心里五味杂陈。不过,看到各国观者麇集、看客毕恭毕敬、展览规范有序、出处标注明确,心气略微平和,展品——不都是历史的最后结果吗?博物馆称,古代中国藏品与古代希腊、埃及收藏,一并为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好吧,“大英博物馆”,有你的!
  《大英百科全书》即《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最权威的百科全书,英语世界俗称的ABC百科全书之一,也是世界三大百科全书之一: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1941年版权归美国芝加哥大学所有,现由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出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由世界各国、各学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包括众多诺贝尔奖得主)为其撰写条目,囊括了对人类知识各重要学科的详尽介绍,和对历史及当代重要人物、事件的详实叙述,其学术性和权威性为世人所公认。《不列颠百科全书》以其全面、严谨深得中国学者崇敬和信任。国人口中的“大英百科全书”或许是学界带着敬意的一个俗称。
  汉译界最经典的夸大案例恐怕要数《圣经》了,Bible原是希腊文,即英语Book,但加上定冠词成为《The Bible》,汉语直译应为《那本书》。因为在教会传统中,《圣经》不必有名称(就如人们不必叫自己父亲的名字一样),因为《圣经》就是“那本书”,是“书中之书”,是生命之书,是最重要和最宝贵的书。而汉语中的“经”则是指“天下之大经”,是做人处世或“立身经世”的根本大道,是生活应遵从的典范。从“那本书”到“圣经”,是中外文化碰撞、俗理与教义相遇的完美结晶,译者用意用语之高妙几无与伦比。
  汉译中的不当夸大有时会误导国人。近几年国内演艺圈步入维也纳“金色大厅”者越来越多,国人心目中的金色大厅曾经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音乐殿堂。其实,金色大厅是维也纳音乐协会大楼的一个厅而已,当然是其中最为出名的音乐厅——因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按照传统都会在这里举行。每年随着新年音乐会通过电视转播将该大厅金碧辉煌的装饰和无与伦比的音响效果展现在全世界的观众面前。但“金色大厅”这个名字一旦进入国人耳中,就有了“金銮殿”般的效应。但实际上这个音乐厅与演出团体的演出水准无关。同胞乐团扎堆进入献演,争相送票,以为来此演出就是镀金,结果我使馆人员呼吁难以承受“送票”之累!更有行家指出,如此这般对中国民乐来说可能是一个伤害,容易滋长青少年乐人的虚荣心。
  金色大厅内部装饰确实是镀金的,当今同胞的拜金热忱丝毫不逊西人。英译汉中和金色毫无关系而译出金色的也有。如,“金砖四国”,BRIC 本是Brazil、Russia、India、China四国首字母的合称,乃砖头或方砖之义,不知为何被译了金砖。如果将“金砖”译为英文,应是gold bar——一个与四国毫无关系的单词。当然,无论是镀金还是贴金,只要有了金字招牌,马上金光闪闪,璀璨夺目,身价百倍。
  一位翻译家曾说:“在中西文化交融的今天,翻译已不仅仅是双语间的语言信息转换,而是一种‘文化传真’,即把原语中所蕴含的所有文化信息尽量完备地传达到译语中去。”所以,如今国际交流频繁,译者责任愈加重大,当力求信达,作雅时,切勿随意夸大,以免落下文化绑架的口实。
其他文献
我们在1953年曾在各处收集了一些水稻品种,应用苏联科学家测定小麦春化阶段与光照阶段相对长度的方法,在上海进行了这些品种春化阶段与光照阶段相对长度的分析试验。希望从
1988年6月28日,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名誉院长丁是娥,因患癌症,医治无效,永别上海广大观众和沪剧界的伙伴们,驾鹤远去。她在重病期间,撰写了题为《终生追求,矢志不渝》
互联网上各种文件共享技术的蓬勃发展让好莱坞每一部流行电影都不能幸免,文件共享占用的互联网流量从1999年不到10%扩张到今天超过60%,今天,或许限制文件共享进一步发展的唯
十年课改,十年不懈探索,蕲春教育人开创了蕲春小学课改的新局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新课改,理念先行谋发展;新举措,多管齐下促创新.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主要
以《水利工程测量》课程为例,阐述了保证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课程改革的三点做法:针对岗位能力需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作业文本,按照典型任务工作内容设计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很不适应教育与教学的需要,主要存在的问题:老师保持着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做了没有用却又不能不做的“无用功”;需要跨越
阅读教学是提高人的整体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培养现代人的奠基工程.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联系学生实际引导阅读,融思想教育于阅读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至今对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仍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尤其他在转变“差生”方面,有令人信服的理论
由于历史中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的强调统一,个性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重视.从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个性化发展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了当今世界教育
生物活动课程以学生的各种活动为中心,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对各种事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新型课程.其开设是时代的需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