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情境中的流浪身影——谈移民经历对昆德拉小说创作的影响

来源 :译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捷克裔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早已成为蜚声世界文坛的大作家。自2 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以来,昆德拉的作品一次次引发出读书界解读与评论的热潮。新世纪之初,昆德拉的作品再次以一种全新的面目整体性地走进中国人的文学视野,一批知名法语翻译家联袂重译了昆德拉现有的重要 The French Czech novelist Milan Kundera has long been a famous writer in the world literary world. Since his introduction into China in the mid-1980s, Kundera’s work has triggered a wave of reading and commenting in the field of stud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Kundera’s works once again entered the Chinese literary field with a completely new appearance. A group of well-known French translators jointly translated Kundera’s existing important
其他文献
美国文学在经历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潮流的冲击之后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人们甜蜜于大自然温情的怀抱里,流连于人与自然的沟通、融合之中,沉浸在感性的香梦里。
目的研究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肿瘤免疫标志物检测在恶性腹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0例经利普液基细胞学(LPT)诊断为恶性腹水标本(腺癌)与40例良性腹水标本的肿瘤标志物,观察
公元1755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根据有关资料,创作了著名的历史剧《中国孤儿》。同年,该剧在巴黎上演,轰动一时,至今仍是法国戏剧界的保留剧目。据考证,伏尔泰的剧本来源是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的原创者之一爱德华·赛义德 (EdwardW .Said)在其《东方主义》( 1978)一书中借鉴福柯的知识考古和话语分析方法以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对“东方主义
对中国文学翻译译坛,今年的确是不平凡的一年。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尽管多年来有不少志士仁人试图一尝这个译坛禁脔,当一接触到原文,又不免心里忐忑不安;唯恐在翻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 ,阿辽沙与伊凡在酒馆的相遇和长谈构成了全书最重大、最震撼灵魂的一次精神事件 ,因为“宗教大法官的传奇”就包含在这场谈话之中 ,在这一“传奇”中
二十世纪是西方文艺理论空前繁荣的时期,主要表现为流派繁多,更迭频繁以 及流派之间的交错重叠,呈现出两大主潮、两次转移的特点。两大主潮即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潮 流,两次转
尽管日渐被冠以小资的典型头衔,村上春树的小说仍然以其无以伦比的可读性蕴含极大的魅力,那份精彩永远不会因着它的流行而落俗。以了无头绪的心情去解读村上是一种随性,当生
本世纪二十年代勃然兴起的英语意识流小说强调真实地反映人物的精神世界,其描述的焦点是人物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外部的客观现实。它犹如多棱镜一般折射人的意识领域,使其不断
8月15日下午,卫生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调查结果,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邓海华: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大家下午好。今天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