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琅琅书声丰富中职的语文课堂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hu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中职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然而,现在,在中职课堂很少听见琅琅的读书声,朗读似乎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课堂点缀。本文结合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的现状,试图通过探索与实践,使语文课堂充满琅琅书声和课堂活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关键词:语文 朗读 课堂活力
  “书声琅琅”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但在许多中职学校平常的课堂教学中,琅琅的书声似乎早已沉寂。事实上,中职语文朗读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塑造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让琅琅书声回归课堂,就必须在朗读上下工夫,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
  一、朗读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
  中职学生文化底子薄、基础较差。课堂上容易“神游九霄云外”,对课堂教学内容自然更是“不知所云”。而朗读不仅需要动嘴,还要动眼、动脑将阅读信息转化成有声的语言。通过纵情地诵读,自然而然使学生集中精力,获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知识、技能、情感,领会文章的韵味,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增强阅读的主动性。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现行的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像《荷花淀》《琵琶行》《荷塘月色》等都是在语言上经过千锤百炼、极具美感的佳作。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朗读,如速度的快慢、语气、表情的变化等,才会使文章的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感受作者的心情和心境,助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3.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是培养语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恰如其分的语速和轻重缓急的语气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准语调、读清思路、读出情感、读顺文气、读懂句法,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的语感会渐渐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会随之提高。
  4.有效积累知识,提高记忆力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需要积累。实践表明,朗读的效果远比默记、理解要好得多。当然,反复朗读、多读多背,也能刺激大脑,加深记忆。
  二、课堂教学朗读的现状
  时下,中职学校的许多课堂已经很难听到那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了。有些学校,不仅很难在早读课堂上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或者干脆取消了早自修,在专业班课堂教学中连朗读活动几乎也难得一见。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对朗读的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中职学生的语文底子薄弱、基本功较差,课堂朗读效果不甚好。有的认为课堂朗读作为学生熟悉课文的手段还行,若要好好训练既占教学时间,效果又非常有限。课堂上,教师注重更多的是对课文的分析、讲解,而对朗读则关注的少之又少,朗读成了课堂的附庸。
  2.学生对朗读缺乏热情
  中职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低。对于专业课学习兴趣更加浓烈一些,而对文化基础课则不感兴趣,语文朗读效果往往会更差。在语文课堂上,男生班、工科专业的学生不愿开口读或不敢读,主动性不高,朗读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教师更多利用多媒体或音频录音给学生听,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听众”。
  3.缺乏朗读方法的指导
  朗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只了解一些朗读知识,只追求形式上的相似,而忽略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往往指导方法也显得单调、生硬、机械。在朗读的引导上,也只是“请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语句的停顿、字词的轻重音”等隔靴搔痒式的引导,以致学生不得要领。
  三、丰富课堂朗读教学内容的几个方法
  成功的课堂朗读是对文章艺术的再创造。怎样让朗读焕发新生,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笔者浅陋地建议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良好的朗读氛围
  课堂朗读的开展离不开良好的朗读氛围的营造。古人云:“入灵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同化矣。”首先,要强化和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主动朗读。其次,要激励中职学生的心志,在语言上不断提示如“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总有一天会给你惊喜”“朗读、吟诵是最佳的读书方法”等。再次,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如“语速读得不错”“断句很正确”等,给学生带来被肯定的赞许。最后要向学生提供准确清晰、洪亮流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示范性朗读。老师一旦参与其中,就更容易让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到朗读中。
  2.运用合理的朗读形式
  课堂上,合理多样的朗读形式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范读是最基本的手段。美的朗读是从模仿开始的,对于基础偏差的中职学生,讲授那些感情激越、读不到位的课文,范读能起到示范启发的作用,能增强学生朗读兴趣。
  小组读是最佳的形式。中职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分成4人一组,每人都有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既消除了心理负担,也能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分角色读很受欢迎。诗歌、散文是最佳的分角色读的素材,豪放、慷慨的《赤壁怀古》适合男生齐读,清新、婉约的《雨霖铃》女同学齐读效果更好。课文《荷花淀》《项链》《雷雨》等戏剧、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特别适合这种形式的朗读,容易调动学习热情,很受学生欢迎。
  3.合理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
  叶圣陶先生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之为“美读”。要让学生读得准,读得好,读得有情,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朗读上作适当的技巧指导。比如《雨巷》意境凄清而优美,节奏起伏不大,语气舒缓,可多用气声和虚声。而《沁园春·长沙》则行文流畅,气势雄伟,节奏感强,形象壮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佳作。教师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意境,训练学生在确立基调、处理顿连、掌握轻重、控制语速等技巧上,达到“ 轻重相宜,停连适当,抑扬顿挫,快慢有致”的要求。学生一旦掌握了朗读技巧,就会读得错落有致,读得有韵味、有节奏感和富有音乐美了。
  4.保障课堂朗读的时间
  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分析和讲练,占用了学生的朗读时间。学生很难在读中感知文本,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中,要紧抓课文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多读精讲,挤出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亲自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文字、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知识和情感,去获取真知,发展思维。
  总之,语文课堂朗读不但包含学生丰富的思维活动,而且蕴含丰富的情感活动。只有重视课堂朗读的作用,创造出良好的朗读氛围,采取适宜的朗读指导,确保朗读的时间,中职学生对语文朗读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也一定能读出独特的理解,个性的思想和多样的情趣。琅琅的书声重回课堂不再是美好的回忆,中职的语文课堂就会有趣、有味、有生机。
  参考文献:
  [1]林彩銮,姚金玲.浅谈中职语文朗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1(90).
  [2]王燕君.此时“有声‘胜’无声”——中职语文朗读教学浅说[J].中国科技信息,2008(1).
  [3]浦培芳.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职业, 2013(30).
  (作者单位:松阳职业中专)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试梳理政治现实主义历史渊源:亚里士多德思想孕育了政治现实主义的最初因子,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是政治现实主义的酝酿时期,中世纪后期是政治现实主义的初步形成,马基亚维利思想的出现标志着政治现实主义的正式形成。  关键词政治现实主义 亚里士多德 中世纪 马基亚维利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8-275-02    在政治现实主义的视野中,政治
2018年9月3日,陕西航空技师学院全体师生齐聚广场,参加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活动,首先举行新学期升旗仪式,学院负责人李涛参加仪式,学院副院长时斌做《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新学期致辞,要求同学们以大国工匠为楷模,努力学习,让技能生涯焕发光彩。  陕西航空技师学院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技工院校,四十多年来,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
摘要物业管理与广大居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但生活中侵犯业主权利的行为仍然屡屡发生,业主的合法权益一再遭到侵害。在西方發达国家,无物业管理的理论早已是一种成熟的法律制度,物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已为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肯定。而在我国,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起步较晚。2007年《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为维护业主的全力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从民商法的角度对如何保护业主权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业管理 业主权利 物
摘要本文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承担着道德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对其准确定位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课程定位 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314-01    一、基本概念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
一、英国政治制度及政治文化原因    (一)英国政制特点:议会至上、三权合一  英国宪法规定议会是英国最高立法机关,也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在法律上,英国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权由国王、上议院、下议院和政府共同行使。虽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英国内阁掌握越来越多的实权,议会可以说已成为内阁的“附庸”或“奴隶”,但在法律上,英国议会就地位看,它是至尊无上的。  英国行政系统以英国政府为其最高行政机关。英国政府由首
摘要近年来,教育系统贿赂犯罪案件层出不穷,既损害了教职人员的形象,又妨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系统贿赂案件的频繁发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拟从贿赂犯罪这一职务犯罪腐败现象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入手,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近三年来查办的该类案件为例,分析当前教育系统贿赂犯罪的现状、特点、发案环节,提出完善立法、加强教育、创新机制、全面监督、依法打击、检教合力共同预防等六个方面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摘要虚假诉讼,指的是诉讼参加人恶意串通,虚构民事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通过诉讼程序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从而谋取非法利益的违法行为。虚假诉讼浪费司法资源,侵害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司法权威。  关键词虚假诉讼 案件 非法利益 司法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387-02    2008年以来,我院民行科共办理申诉案件63件,其中
摘要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在十七大上又重申了这一原则,为实现法治,就必须进行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法治的主要标志,已为各国法律所确认,如何保障司法独立就成为各国司法改革的核心和关键,而司法独立的关键是法官独立。本文以民事诉讼为视角就法官独立的保障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司法独立 司法改革 司法公正 法官独立  中图分类号:D926.2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从犯罪人的角度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忽视了被害人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重要作用。被害预防是社会和个体为免遭犯罪侵害、防止被害现象产生而采取的一切阻遏、减少被害可能性的对策总和。被害预防分为被害前、被害中以及被害后预防,必须把被害预防和犯罪预防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日益增长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被害预防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要中国法治走怎样的路才是正确的,一如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制度般在摸着石头过河,但相对于社会主义理论,法治具有更加丰富的理论、思潮、制度、哲学、历史等知识来源,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参考、借鉴和引入,但是问题也随之而发。本文针对本土资源论和其对立的观点做了简要的比较和大致的分析,期望能在这两种对立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关键词本土资源 本土化法治 现代化范示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